-
公开(公告)号:CN104549076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10825939.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粉末气溶胶发生器,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干法分散仪以及分散喷头。其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使加料漏斗中的粉末样品均匀进入分散漏斗,再通过高速压缩气体产生负压带动粉末粒子运动,在分散漏斗中搅拌、剪切、碰撞等方式充分分散,最后进入分散喷头,形成均匀的粉末气溶胶。本发明通过调节超声波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压缩气体压力、喷头孔径等参数,可产生直径为0.1~100μm,质量浓度为0.01-7g/m3的粉末气溶胶。该气溶胶发生器具有准确可靠、发生速度快、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突出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54907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5939.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095 , B01F3/06 , B01F5/20 , B01F15/0201 , B01F2003/063 , B01J2219/00006 , B01J2219/00162 , B01J2219/00761 , B01J2219/192
Abstract: 一种粉末气溶胶发生器,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干法分散仪以及分散喷头。其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使加料漏斗中的粉末样品均匀进入分散漏斗,再通过高速压缩气体产生负压带动粉末粒子运动,在分散漏斗中搅拌、剪切、碰撞等方式充分分散,最后进入分散喷头,形成均匀的粉末气溶胶。本发明通过调节超声波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压缩气体压力、喷头孔径等参数,可产生直径为0.1~100μm,质量浓度为0.01-7g/m3的粉末气溶胶。该气溶胶发生器具有准确可靠、发生速度快、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突出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7913734U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21040954.0
申请日:2017-08-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研究系统,包括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暴露舱、第一排风装置、第二排风装置、第一缓冲区、第二缓冲区、进风装置、气溶胶传播装置、自动化控制装置、动物体征实时监测设备、气溶胶浓度实时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涵盖小型实验动物(鼠、貂、兔等)到大型实验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全身气溶胶暴露感染及传播评价的实验研究系统,生物安全型,耐受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熏蒸消毒,自控性强,可远程操控,安装维护方便,功能先进健全,方便科研试验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495616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086832.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全方位的空气采样装置,该空气采样装置包括采样软管、卡箍、支架、硬管、卡扣、电磁阀、竖直滑轮、竖直导轨、水平导轨、试验舱和水平滑轮,采样软管与硬管通过卡箍固接,硬管通过卡扣固定在支架上;支架的两端设置竖直滑轮,支架能够沿竖直导轨移动,从而控制支架的竖直方向运动;两条水平导轨固定于试验舱底部两侧,竖直导轨的下端设置左水平滑轮和右水平滑轮,竖直导轨通过两个水平滑轮沿两条水平导轨进行运动,实现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电磁阀设置在采样管的入口处,控制所需采样口的开合。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全方位的空气采样装置,能在科研、教学等重要单位进行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200269U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20204544.0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Inventor: 万忠海 , 黄耕 , 钱军 , 高玉伟 , 夏志平 , 李明银 , 杨松涛 , 王承宇 , 赵永坤 , 周博 , 赵思言 , 刘琳娜 , 王铁成 , 张国利 , 王化磊 , 郑学星 , 夏振强 , 常琳 , 黄靖 , 孟轲音 , 何扬 , 夏咸柱
IPC: C12M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反应器用液体、气体收集装置,桶体为密封的容器,桶体的上部设有取样管、收获管、加料口和出气口,桶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在出气口的管腔内设有过滤膜;其中,取样管和收获管下部的管口直达桶体的底部。将取样管、收获管下部的管口直接通入收集桶内的消毒液中,使喷出的蒸汽进入密封的废液收集桶,并通过筒内的消毒液灭活,废液收集桶后经高压消毒后再将废液排出。有效地防止了培养液泄漏,解决蒸汽喷出污染环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395794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20843483.7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粉末气溶胶发生器,包括空气压缩机、空气过滤器、干法分散仪以及分散喷头。其通过超声波高频振荡使加料漏斗中的粉末样品均匀进入分散漏斗,再通过高速压缩气体产生负压带动粉末粒子运动,在分散漏斗中搅拌、剪切、碰撞等方式充分分散,最后进入分散喷头,形成均匀的粉末气溶胶。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超声波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压缩气体压力、喷头孔径等参数,可产生直径为0.1~100μm,质量浓度为0.01-7g/m3的粉末气溶胶。该气溶胶发生器具有准确可靠、发生速度快、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突出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008059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502163.5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力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间紧密型的风洞试验装置,其主要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风洞动力段(风机段)、第一扩散段、第一拐角、第二扩散段、风洞稳定段、风洞收缩段、风洞试验段、第三扩散段、第二拐角。其中,收缩段采用二维收缩,只在竖直方向收缩,节省空间;动力段前后都有方圆过渡。该装置的空间利用率高、安装维护方便,且水平工作的空间紧密型风洞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3353372U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20421882.X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Inventor: 钱军 , 高玉伟 , 刘琳娜 , 黄耕 , 王铁成 , 赵思言 , 孙伟洋 , 王承宇 , 夏志平 , 郑学星 , 王化磊 , 万忠海 , 周博 , 赵永坤 , 何扬 , 孟轲音 , 杨松涛 , 夏咸柱
IPC: A01K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负压动物分层隔离笼具,包括风机、进风口、两个高效过滤器、分层独立隔离空间、出风口;第一个高效过滤器安装在进风口与分层独立隔离空间之间;第二个高效过滤器安装在出风口与分层独立隔离空间之间;风机出风口与进风口、分层独立隔离空间、出风口相连通;分层独立隔离空间上具有传递窗、带手套和袖套的操作孔。每两层分层独立隔离空间组合在一起。电机驱动轴与进气阀、排气阀相连接,气流大小调节可通过电机电压调节或通过进气、排气阀大小调节。电压、进气阀、排气阀配合调节实现笼具内所需负压的调节。解决了不同组别动物之间易交叉感染的问题,可做到四组动物试验在一组笼具内同时进行。加快试验进度;保证实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484172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20494066.6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IPC: B01L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安全柜用小型气溶胶传播评价试验装置,包括气溶胶发生器快接口、球阀、气溶胶暴露舱、软连接、互锁传递门、安全柜送风口、风机、安全柜;气溶胶暴露舱通过气溶胶发生器快接口与球阀与气溶胶发生器相连接;安全柜包括隔离网、高效过滤器、收集盘;安全柜底部为底网;隔离网安装在安全柜底网上方将安全柜分隔成感染腔、传播腔;软连接一端经互锁传递门连接气溶胶暴露舱,另一端经互锁传递门连接安全柜的感染腔;风机安装在感染腔外壁,风机与感染腔相连通;高效过滤器与传播腔后端的排风口相连通;气流从感染腔向传播腔单向定向流动,装置负压状态;收集盘安装在底网的下方;收集盘与安全柜箱体之间通过卡扣密封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4138663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02150.8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安全实验装置,涉及一种可模拟自然环境的气溶胶传播试验装置。该试验舱包括过滤器、主舱体、操作面板、长袖手套、紫外灯、自动采样装置、传递窗和传感器;过滤器设在试验舱的端部,用来过滤进入试验舱的气流;试验舱的操作面板为透明材质,可整体拆卸;操作面板上开孔,设置长袖手套与传递窗;自动采样装置设在主舱体的内部,与传感器连接,采集不同空间位置的气溶胶粒子,通过传感器再传给设在试验舱外的采集控制装置。试验舱的顶部均布9盏紫外灯,并通过控制打开的灯的数量以调节辐射强度大小。该装置能在全国科研、疾控等重要单位进行推广应用,为我国公共安全提供强大预警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