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61651.6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核壳材料包括核和至少一层壳;所述核包括钛酸锂类材料;所述壳包括含锂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其他金属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该核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能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有效抑制电极表面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具有循环性好、倍率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7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30427.1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尖晶石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该正极材料由内向外包含核芯层、过渡层和壳层。过渡层的引入即保证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又有效减少了尖晶石锰酸锂与电解液的接触,减少了Mn的溶解问题。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169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18983.1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48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含有(i)锂化合物、镍化合物和锰化合物,和任选的(ii)钛化合物、铁化合物、钴化合物或其组合的混合溶液;(b)向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用于形成预凝物的络合剂以及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从而形成预凝物;其中,所述的络合剂含有间苯二酚和甲醛;(c)将所述的预凝物煅烧后,得到富锂锰基的正极材料Li[LixNiaMnbM1-a-b-x]O2,M=Ti,Fe,Co,或其组合;0<x≤0.4,0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8778.4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G53/00 , C01B25/45 , C01G51/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包覆型多层前躯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核芯前驱体;将壳层前驱体通过干法混合、湿法球磨或者共沉淀的方法包覆核芯前驱体。本申请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56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74352.1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掺杂钴酸锂,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特别稳定的表面结构,同时其表面包覆层具有电化学活性和锂离子传输能力,在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中,既能阻隔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减少电池内部的副反应,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由于该包覆层具有锂离子传输能力,能够有限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的阻抗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4779390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018669.3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球形纳米磷酸锰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磷酸锰锂的粒径为20‑130nm,采用两种极性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分别分散在锰源、磷源化合物的混合水溶液和锂源化合物的水溶液中,通过调节两液相分散接触的速度,进而调控产物的成核与生长,得到结晶良好的纳米级磷酸锰锂,并通过与碳源烧结得到复合材料,粒径分布均匀,不团聚,反应界面面积增大,锂离子扩散和迁移距离小,电化学性能优异。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可靠性强,原料来源广泛,并且表面活性剂可以精馏回收,循环利用,减少成本,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16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418983.1
申请日:2012-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48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提供含有(i)锂化合物、镍化合物和锰化合物,和任选的(ii)钛化合物、铁化合物、钴化合物或其组合的混合溶液;(b)向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用于形成预凝物的络合剂以及催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从而形成预凝物;其中,所述的络合剂含有间苯二酚和甲醛;(c)将所述的预凝物煅烧后,得到富锂锰基的正极材料Li[LixNiaMnbM1-a-b-x]O2,M=Ti,Fe,Co,或其组合;0<x≤0.4,0
-
公开(公告)号:CN103779554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3276.3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1/50 , C01G53/04 , C01G53/40 , C01P2002/70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84 , H01M4/0416 , H01M4/047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该正极材料由内向外包含核芯、过渡层、壳层多层包覆层。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表面活性低、存储性能好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9056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2987.2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磷酸锰铁锂复合材料,具体地,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核壳结构和任选的包覆所述核壳结构的外碳层,其中,所述的核壳结构包括:(i)核芯,所述核芯的化学组成为LiMn1-(x-a)Fex-aPO4,其中0.05≤a≤x≤0.6;和(ii)核壳,所述核壳为磷酸铁锂;并且所述复合材料的粒径为10-9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复合材料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且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606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10211960.3
申请日:2012-06-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62 , H01M4/4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G51/42 , C01G53/50 , H01M4/131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主体和位于正极材料主体表面的包覆层,包覆层材料为Al2O3、ZrO2、MgO、SiO2、ZnO2、TiO2、LiAlO2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正极材料主体包括壳层和位于壳层内的核心,其中,核心材料为Li1+x[Ni1‑y‑zCoyMnz]O2;壳层材料为Li1+a[Co1‑bXb]O2;或所述正极材料主体为Li1+x[Ni1‑y‑zCoyMnz]O2和LiCoO2的混合物,其中,x、y、z、a、b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循环性好、表面活性低、耐高压、安全性好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