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1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04937.0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衬底;缓冲层形成于衬底上;外延层形成于缓冲层上;埋层基区形成于外延层内;沟槽型栅极形成于外延层内;Dummy区形成于沟槽型栅极之间,并与沟槽型栅极电连接,Dummy区为非导电区;埋层基区位于沟槽型栅极的一侧,埋层基区位于源区的下方,且在纵向分布上,所述埋层Base区的深度大于所述沟槽型栅极的深度;如此,可以降低沟槽型栅极底部拐角处的电场强度,提高栅介质层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因沟槽型栅极使得晶体管具有纵向沟道,可消除JFET区电阻,降低正向导通电压;Dummy区可提高击穿电压,增大晶体管的元胞节距和优化沟道晶向,进一步降低正向导通电压。

    RC-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4906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714068.4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C-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RC-IGBT器件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集电区以及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集电区,第一集电区具有贯穿场截止区的第一端部,用于将场截止区隔离为第一截止区和第二截止区,第一集电区中除第一端部之外的部分与第一截止区接触设置,第二集电区与第二截止区接触设置。由于上述第一集电区中第一端部对场截止区的隔离作用,电子或空穴需要爬过该第一端部,增长了载流子运动路径,从而增大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第一集电区上方电势差,使得该PN结更容易开启,器件更容易从单极导通转换为双极导通,进而抑制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所产生的Snapback效应。

    一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691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04891.2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栅双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包括:衬底;缓冲层形成于衬底上;外延层形成于缓冲层上;埋层基区形成于外延层内;沟槽型栅极形成于外延层内;浮空掺杂区形成沟槽型栅极之间,浮空掺杂区内的电位是浮空的;介质层形成外延层上;埋层基区位于沟槽型栅极的一侧,埋层基区位于源区的下方,且在纵向分布上,埋层基区的深度大于所述沟槽型栅极的深度;如此,埋层基区可降低沟槽型栅极底部拐角处的电场强度,提高栅介质层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沟槽型栅极可以消除JFET区电阻,降低晶体管的正向导通电压;浮空掺杂区可以降低沟槽型栅极底部另一拐角处的电场强度,增大晶体管的元胞节距和优化沟道晶向,提高击穿电压。

    RC-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4906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714068.4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C‑IGBT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RC‑IGBT器件包括具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集电区以及具有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集电区,第一集电区具有贯穿场截止区的第一端部,用于将场截止区隔离为第一截止区和第二截止区,第一集电区中除第一端部之外的部分与第一截止区接触设置,第二集电区与第二截止区接触设置。由于上述第一集电区中第一端部对场截止区的隔离作用,电子或空穴需要爬过该第一端部,增长了载流子运动路径,从而增大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第一集电区上方电势差,使得该PN结更容易开启,器件更容易从单极导通转换为双极导通,进而抑制了RC‑IGBT器件在导通初期所产生的Snapback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