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76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911111971.2

    申请日:2019-11-14

    Inventor: 上林拓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在车辆前部的发动机舱中配置有: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和气化气体控制阀,设置于将在燃料箱中产生的燃料气化气体导入发动机的吹扫配管,调整燃料气化气体的流动,其中,动力控制单元收容于壳体,气化气体控制阀配置在壳体的侧壁的上部。

    车辆扭矩杆和用于动力单元的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97484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80057784.0

    申请日:2012-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123 B60K1/00 B62D21/155

    Abstract: 一种车辆扭矩杆(23),包括:扭矩杆主体(24),该扭矩杆主体(24)沿其纵向方向具有一个端部和另一端部,该一个端部接合至动力单元(12),该另一端部接合至车身侧接合部(84),扭矩杆主体(24)通过车身侧接合部(84)联接和支撑动力单元(12);在扭矩杆主体(24)的沿纵向方向的中间部上设置有配重构件(200)。

    车辆前部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89827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3090.X

    申请日:2012-10-26

    Inventor: 上林拓

    Abstract: 车辆前部结构(10),包括:用于驱动前轮(56,62)的发动机单元(12),该发动机单元容纳在形成于车辆前部的发动机室(26)中,所述发动机单元具有驱动轴(34),该驱动轴设置为与连接至所述前轮(56,62)的传动轴(54,60)同轴;空气压缩机(14),其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单元(12)的后部;前侧构件(16),其在车辆横向方向上设在所述发动机单元(12)之外,并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横梁构件(18),其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设在所述发动机单元(12)的上方,并在所述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横梁构件连接至所述前侧构件(16);以及逆变器(20),其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设在所述横梁构件(18)的上方,并向所述发动机单元(12)供电。

    混合动力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76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1111971.2

    申请日:2019-11-14

    Inventor: 上林拓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在车辆前部的发动机舱中配置有: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和气化气体控制阀,设置于将在燃料箱中产生的燃料气化气体导入发动机的吹扫配管,调整燃料气化气体的流动,其中,动力控制单元收容于壳体,气化气体控制阀配置在壳体的侧壁的上部。

    车辆前部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89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80053090.X

    申请日:2012-10-26

    Inventor: 上林拓

    Abstract: 车辆前部结构(10),包括:用于驱动前轮(56,62)的发动机单元(12),该发动机单元容纳在形成于车辆前部的发动机室(26)中,所述发动机单元具有驱动轴(34),该驱动轴设置为与连接至所述前轮(56,62)的传动轴(54,60)同轴;空气压缩机(14),其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单元(12)的后部;前侧构件(16),其在车辆横向方向上设在所述发动机单元(12)之外,并在所述车辆纵向方向上延伸;横梁构件(18),其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设在所述发动机单元(12)的上方,并在所述车辆横向方向上延伸,所述横梁构件连接至所述前侧构件(16);以及逆变器(20),其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设在所述横梁构件(18)的上方,并向所述发动机单元(12)供电。

    车载设备搭载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271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590033.6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设备搭载结构,其具备:车载设备,其被设置于动力单元室内;设置设备托盘,其被设置于所述车载设备的下方,并且被构成为平板状,且以后部与前部相比位于车辆上方侧的方式而倾斜;脱离用托架,其被设置于所述车载设备的底部与所述设置设备托盘之间,并以包括底部和侧壁部的方式而构成,所述底部具备脱离单元,所述脱离单元被安装于所述设置设备托盘上并且通过来自车辆前方侧的外力的输入而从所述设置设备托盘上脱离并向车辆后方侧移动,所述侧壁部从所述底部向车辆上方侧延伸出且朝向所述车载设备而被安装。

    车辆前部结构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64201U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21694317.X

    申请日:2018-10-18

    Inventor: 上林拓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该车辆前部结构具备将动力单元弹性支撑在悬架构件上的扭矩杆,悬架构件具有在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左侧的前纵梁、右侧的前纵梁的下方沿车长方向延伸的左侧梁、右侧梁;及在车宽方向上将左侧梁的后端部与右侧梁的后端部连结的后横梁,左侧梁的前端部与左侧的前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右侧梁的前端部与右侧的前纵梁的前端部连接,后横梁具有闭合截面,在该后横梁上形成有朝车辆前方开口的开口部,扭矩杆被设置为,前端部与动力单元连接,后端部从开口部插入后横梁的内部并在该后横梁的内部与该后横梁连接。基于该结构,车辆发生碰撞时扭矩杆易于变形或折断、且构造简单、能提高正常状态下的强度方面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