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钢板部件的方法及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765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468383.5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钢板部件的方法及制造设备。具体地,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钢板部件的方法等,其能够同时保持部件的整体强度并防止发生延迟断裂。用于制造钢板部件的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加热电极对所述钢板部件进行局部加热,所述加热电极设置在所述钢板部件的一侧,且与所述钢板的冲压部间隔开且直接相对。钢板部件为抗拉强度等级为780 MPa或更高的高强度钢板。加热温度为500到830℃。钢板部件通过高频感应局部加热10秒或更短的短时间段。加热电极是大于冲压部的线圈,并且对于冲压部具有两匝或更多匝。

    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0878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297043.2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具备:淬火步骤,在将钢板构件加热至高于奥氏体相变完成温度(A3)的高温后,以比上临界冷却速度快的冷却速度对钢板构件进行冷却;以及回火步骤,在不对淬火后的钢板构件的第一区域进行再加热而将钢板构件的第二区域再加热至高于奥氏体相变开始温度(A1)的高温后,以比下临界冷却速度慢的冷却速度对钢板构件进行冷却,所述制造方法在第一区域形成有由马氏体构成的硬质区域,在第二区域形成有包含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软质区域。在回火步骤的冷却过程中,一边维持比下临界冷却速度慢的冷却速度,一边在奥氏体相变开始温度(A1)以下且向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相变完成的温度以上的温度范围内,矫正钢板构件的第二区域的形状。

    钢板构件及生产钢板构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26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28915.5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板构件及生产钢板构件的方法。生产钢板构件的方法包括:通过将钢板加热到比奥氏体化完成的第一转变温度高的温度然后使钢板以比上临界冷却速度高的冷却速度冷却来使所述钢板淬火;在不重新加热钢板的第一区域的情况下,重新加热钢板的第二区域到比奥氏体化开始的第二转变温度高并且比所述第一转变温度低的温度;以及使钢板以比下临界冷却速度低的冷却速度冷却。

    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436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11538639.X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硬质区域与软质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的裂纹的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将钢板构件加热到比奥氏体相变完成温度高的温度之后,以比上部临界冷却速度快的冷却速度对所述钢板构件进行冷却的步骤;以及在对所述钢板构件进行冷却之后,对所述钢板构件进行再加热而使其软化的步骤。

    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186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1250089.6

    申请日:2019-12-09

    Inventor: 伊原智章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构件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平板状的钢板的两表面上,在与所述钢板的长尺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带状槽;将形成有所述带状槽的所述钢板加热至高于奥氏体相变完成温度的温度;以及通过上模和下模夹住加热后的所述钢板来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在对所述钢板进行压力成型并进行冷却时,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每一个与所述带状槽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