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82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80068336.1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备使内燃机的废气从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的第一废气回流单元和第二废气回流单元。控制装置通过按照规定的控制图案增加或减少借助第二废气回流单元回流的第二回流气体量来对借助第一废气回流单元回流的第一回流气体量朝目标量变更时从变更开始的时刻起到变更结束的时刻为止的期间中的第一回流气体量的偏差进行补偿。此时,当废气中所含的成分、且其量根据回流的废气的总量变化的成分亦即回流气体量相关成分的实际量与该成分的基准量不一致的情况下,以使得实际量相对于基准量的差亦即回流气体量相关成分变小的方式修正上述控制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62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00263.7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M25/07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10)的排气再循环装置,具备: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50),其连接排气通道(40)和进气通道(30),并将从燃烧室(21)排到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第二排气再循环通道(55),其将比连接有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的排气通道部位更靠上游的排气通道和比连接有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的进气通道部位更靠下游的进气通道进行连接,从而将从燃烧室排到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经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量被控制在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经第二排气再循环通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量被控制在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当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温度处于容许上限火焰温度以下时,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对应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而被设定的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并且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对应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而被设定的第二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当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温度高于容许上限火焰温度时,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或者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并且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二基准废气再循环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453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80010697.4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Abstract: 该设备将注入时间段TAU等分成三个时间段:也就是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并且假设在燃料注入开始时刻一次性执行与“前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一注入(质量Q(1)),在第一注入已经过去了1/3TAU时的时点处一次性执行与“中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二注入(质量Q(2)),并且在第二注入已经过去了1/3TAU时一次性执行与“后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三注入(质量Q(3))。单独处理基于第一注入的第一气体混合物、基于第二注入的第二气体混合物和基于第三注入的第三气体混合物。并且对于每一个气体混合物,单独估计气体混合物的过量空气比率、气体混合物的状态(温度等)和气体混合物中的排放物生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75620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0980100263.7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燃机(10)的排气再循环装置,具备: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50),其连接排气通道(40)和进气通道(30),并将从燃烧室(21)排到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第二排气再循环通道(55),其将比连接有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的排气通道部位更靠上游的排气通道和比连接有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的进气通道部位更靠下游的进气通道进行连接,从而将从燃烧室排到排气通道中的废气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经第一排气再循环通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量被控制在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经第二排气再循环通道导入到进气通道中的废气量被控制在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当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温度处于容许上限火焰温度以下时,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对应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而被设定的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并且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对应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而被设定的第二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当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时的火焰温度高于容许上限火焰温度时,第一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或者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基准废气再循环量,并且第二目标废气再循环量被设定为高于所述第二基准废气再循环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159804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980117731.1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00 , F01N3/021 , F01N2550/04 , F01N2560/05 , F02D41/1446 , F02D41/1467 , F02D2041/0075 , F02D2041/1433 , F02D2200/0414 , G01M15/102 , G01N33/0036 , Y02A50/25 , Y02T10/20 , Y02T10/47
Abstract: 可通过向“稳定排放量”相乘“瞬态修正值”来计算炭烟排放量。稳定排放量是在稳定运转状态下的炭烟排放量,通过表检索来获取。关于影响炭烟排放量的多个因子的每一个,在针对因子值的与炭烟排放量相关的特性式中代入因子的稳定值(表检索值)和瞬态值(当前值)而分别获取稳定特性值和瞬态特性值,计算“稳定特性值与瞬态特性值之比”。可通过相乘针对各因子的所有“稳定特性值与瞬态特性值之比”来得到“瞬态修正值”,可计算将针对各因子的“瞬态值偏离稳定值”在瞬态运转状态下的影响全部考虑进去的“表示炭烟排放量偏离稳定排放量的程度的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189422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80019244.8
申请日:2006-07-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29 , F01N9/002 , F02B29/0406 , F02B37/00 , F02D35/025 , F02D41/0065 , F02D41/1455 , F02D41/1467 , F02D2041/0017 , F02D2041/1433 , F02D2041/1437 , F02D2200/602 , F02M26/05 , F02M26/23 , F02M26/46 ,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碳黑产生量估计设备在考虑到从燃料形成前体、所形成的前体的热分解和从所形成的前体形成碳黑的情况下获得碳黑的前体的产生速度(因而,前体的浓度),并在考虑到从前体形成碳黑和所形成的碳黑的氧化的情况下估计碳黑的产生速度(因而,碳黑的浓度(碳黑的产生量)),其中从前体形成碳黑取决于前体的浓度。该设备利用一种反应模型,在该反应模型中,从燃料产生碳黑的反应过程分成两个步骤;即,从燃料产生前体的反应过程和从前体产生碳黑的反应过程。因而,能精确模拟在从燃料产生碳黑的反应过程中的现象,例如“碳黑产生的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0328262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080068336.1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备使内燃机的废气从排气通路向进气通路回流的第一废气回流单元和第二废气回流单元。控制装置通过按照规定的控制图案增加或减少借助第二废气回流单元回流的第二回流气体量来对借助第一废气回流单元回流的第一回流气体量朝目标量变更时从变更开始的时刻起到变更结束的时刻为止的期间中的第一回流气体量的偏差进行补偿。此时,当废气中所含的成分、且其量根据回流的废气的总量变化的成分亦即回流气体量相关成分的实际量与该成分的基准量不一致的情况下,以使得实际量相对于基准量的差亦即回流气体量相关成分变小的方式修正上述控制图案。
-
公开(公告)号:CN101151453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80010697.4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5/00
Abstract: 该设备将注入时间段TAU等分成三个时间段:也就是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并且假设在燃料注入开始时刻一次性执行与“前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一注入(质量Q(1)),在第一注入已经过去了1/3 TAU时的时点处一次性执行与“中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二注入(质量Q(2)),并且在第二注入已经过去了1/3 TAU时一次性执行与“后时间段”相对应的第三注入(质量Q(3))。单独处理基于第一注入的第一气体混合物、基于第二注入的第二气体混合物和基于第三注入的第三气体混合物。并且对于每一个气体混合物,单独估计气体混合物的过量空气比率、气体混合物的状态(温度等)和气体混合物中的排放物生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779025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016454.0
申请日:2008-09-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45 , F01N3/0814 , F01N3/0821 , F01N3/0842 , F02B29/0406 , F02D9/04 , F02D41/0072 , F02D41/144 , F02D41/18 , F02M26/05 , F02M26/06 , F02M26/10 , F02M26/15 , F02M26/23 , F02M26/38 , F02M26/46 , F02M26/47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再循环设备,其具有高压EGR通路(20)、低压EGR通路(21)、高压EGR阀(22)和低压EGR阀(24),并且该排气再循环设备对低压EGR阀(24)执行开环控制。基于在进气通路(3)在排气从高压EGR通路(2)输送到的部分下游的部分处的气体中的氧浓度(O2s)、通过设置在高压EGR通路(20)和低压EGR通路(21)的排气进口之间的排气通路中的排气净化催化器单元(11)的气体的流量(Gdpf)、新鲜空气的流量(Gafm)和每单位时间供应至内燃机的气缸(2)的燃料的量(Q)而推定在高压EGR通路(20)中流动的EGR气体的流量(Ghpl)和在低压EGR通路(21)中流动的EGR气体的流量(Glpl)。
-
公开(公告)号:CN10168848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10951.X
申请日:2008-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4 , F02D41/0072 , F02D41/123 , F02M26/05 , F02M26/06 ,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1)的废气再循环装置,该内燃机包括低压EGR通道(20)、高压EGR通道(21)、低压EGR阀(23)和高压EGR阀(24),该废气再循环装置进一步包括布置在位于排气通道与低压EGR通道(20)的连接位置上游的排气通道(4)中的空燃比传感器(12)。在满足预定的燃料切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在经由低压EGR通道(20)和经由高压EGR通道(21)再循环到进气通道(3)中的废气分别到达空燃比传感器(12)的时刻由该空燃比传感器(12)获取的氧浓度,ECU(30)估计在低压EGR通道(20)和高压EGR通道(21)中流动的废气的流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