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2358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243647.1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 F02M35/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进气歧管的组装构造,该组装构造包括:第1下游部;包括第2下游通路的第2下游部;包括第1上游通路及第2上游通路的上游部;将所述第1下游部与所述第2下游部连结的连结部件;以及板状的支撑物。所述连结部件用螺栓固定于所述第1下游部及所述第2下游部,所述进气歧管以外的其他部件在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第1下游部之间和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第2下游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经由所述支撑物而固定于所述进气歧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2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80006871.9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0 , F01D9/026 , F02C6/12 , F05D2220/40 , F05D2230/54
Abstract: 一种涡轮机壳体(10),其包括外壳体构件和内壳体构件(40),外壳体构件具有近侧壳体部(20)和远侧壳体部(30),内壳体构件(40)设置在外壳体构件内侧,并且具有沿轴向方向C面向涡轮机叶轮(2)的护罩面(42)。内壳体构件(40)的远侧部用作能够沿轴向方向C滑动的滑动部(44)。另外,内壳体构件(40)的近侧部(43)在比近侧壳体部(20)的近侧部(23)更靠近远侧的部分处固定至近侧壳体部(20)。此外,涡旋部由内壳体构件(40)和近侧壳体部(20)的定位得比内壳体构件(40)更靠近近侧的近侧涡旋部(21)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20444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80071841.0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井裕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83 , F01N3/18 , F01N3/2006 , F01N3/2892 , F01N5/04 , F01N13/08 , F01N2260/06 , F01N2340/06 , F01N2900/0422 , F01N2900/08 , F02B37/18 , F02B37/22 , Y02A50/2322 , Y02T10/144 , Y02T10/16 , Y02T10/26
Abstract: 将在使废气旁通阀(24)的开度向打开侧变化时经由废气旁通端口(22)流动的排气的流量不再增大的该废气旁通阀(24)的开度的最小值,定义为第1规定开度。电子控制装置(50)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控制废气旁通阀(24)的开度,另一方面,在车辆为高速恒速行驶的过程中时,即,在使基于内燃机运转状态设定的废气旁通阀(24)的开度为第1规定开度以上时,使废气旁通阀(24)的开度在该第1规定开度以上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56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180016816.8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井裕树
IPC: F02B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 F01M13/021 , F01M2013/027 , F02B33/40 , F02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增压器。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形成进气通路的一部分,贯通该进气部(31)的导入路(35)将窜缸混合气从进气部(31)的外侧朝进气部(31)的内侧引导。并且,在导入路(35)与形成于进气部(31)的内侧的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分设置有节流部(47),该节流部(47)使该汇合部分处的通路截面积小于隔着该汇合部分位于进气上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以及位于进气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58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1243647.1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M35/10 , F02M35/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进气歧管的组装构造,该组装构造包括:第1下游部;包括第2下游通路的第2下游部;包括第1上游通路及第2上游通路的上游部;将所述第1下游部与所述第2下游部连结的连结部件;以及板状的支撑物。所述连结部件用螺栓固定于所述第1下游部及所述第2下游部,所述进气歧管以外的其他部件在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第1下游部之间和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第2下游部之间中的至少一方经由所述支撑物而固定于所述进气歧管。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855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80027884.4
申请日:201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023 , B22C9/24 , B22D17/00 , F04D29/4206 , F04D29/441 , F04D29/624 , F05D2220/40 , F05D2230/21 , F05D2250/52 , F05D2260/37 , Y10T29/49243
Abstract: 压缩机壳体(1)包括:涡旋部件(2),所述涡旋部件(2)具有:形成吸气口(11)的筒状的吸气口形成部(21)、形成排出涡旋室(12)中的吸气侧的壁面的涡旋壁面形成部(22)、和覆盖排出涡旋室(12)的外周侧的涡旋外周部(23);护罩部件(3),所述护罩部件(3)具有:被压入到吸气口形成部(21)内的筒状的护罩压入部(31)、以及形成排出涡旋室(21)中的内周侧的壁面且形成与叶轮(5)对向的护罩面(321)及扩压器面(322)的护罩壁面形成部(32);外周环状部件(4),所述外周环状部件(4)具有:被压入到涡旋外周部(23)内的外周环状压入部(41)、以及形成排出涡旋室(12)中的外周侧的壁面的外周环状壁面形成部(42)。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85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80027884.4
申请日:2011-0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023 , B22C9/24 , B22D17/00 , F04D29/4206 , F04D29/441 , F04D29/624 , F05D2220/40 , F05D2230/21 , F05D2250/52 , F05D2260/37 , Y10T29/49243
Abstract: 压缩机壳体(1)包括:涡旋部件(2),所述涡旋部件(2)具有:形成吸气口(11)的筒状的吸气口形成部(21)、形成排出涡旋室(12)中的吸气侧的壁面的涡旋壁面形成部(22)、和覆盖排出涡旋室(12)的外周侧的涡旋外周部(23);护罩部件(3),所述护罩部件(3)具有:被压入到吸气口形成部(21)内的筒状的护罩压入部(31)、以及形成排出涡旋室(21)中的内周侧的壁面且形成与叶轮(5)对向的护罩面(321)及扩压器面(322)的护罩壁面形成部(32);外周环状部件(4),所述外周环状部件(4)具有:被压入到涡旋外周部(23)内的外周环状压入部(41)、以及形成排出涡旋室(12)中的外周侧的壁面的外周环状壁面形成部(42)。
-
公开(公告)号:CN10529863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309511.6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井裕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8 , F01D9/026 , F01D17/105 , F01D25/145 , F02B33/40 , F02B37/02 , F02B37/025 , F05D2220/40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器,该增压器包括涡轮壳体和管。涡轮壳体的排气入口部连接至排气系统构件,并且涡轮壳体的排气入口部包括涡旋口和旁通口。管构造成以管的至少一部分与排气入口部的内周缘表面间隔开的状态覆盖排气入口部的内周缘表面,并且管包括定位在涡轮壳体的排气入口部中的插入部。管的内部通道分支成连接至涡旋口的第一分支通道和连接至旁通口的第二分支通道。管的管壁的至少一部分是第二分支通道的一部分,并且与排气入口部的内周缘表面间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22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80006871.9
申请日:2011-07-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0 , F01D9/026 , F02C6/12 , F05D2220/40 , F05D2230/54
Abstract: 一种涡轮机壳体(10),其包括外壳体构件和内壳体构件(40),外壳体构件具有近侧壳体部(20)和远侧壳体部(30),内壳体构件(40)设置在外壳体构件内侧,并且具有沿轴向方向C面向涡轮机叶轮(2)的护罩面(42)。内壳体构件(40)的远侧部用作能够沿轴向方向C滑动的滑动部(44)。另外,内壳体构件(40)的近侧部(43)在比近侧壳体部(20)的近侧部(23)更靠近远侧的部分处固定至近侧壳体部(20)。此外,涡旋部由内壳体构件(40)和近侧壳体部(20)的定位得比内壳体构件(40)更靠近近侧的近侧涡旋部(21)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567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16816.8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松井裕树
IPC: F02B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4213 , F01M13/021 , F01M2013/027 , F02B33/40 , F02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增压器。压缩机壳体(30)的进气部(31)形成进气通路的一部分,贯通该进气部(31)的导入路(35)将窜缸混合气从进气部(31)的外侧朝进气部(31)的内侧引导。并且,在导入路(35)与形成于进气部(31)的内侧的进气通路汇合的汇合部分设置有节流部(47),该节流部(47)使该汇合部分处的通路截面积小于隔着该汇合部分位于进气上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以及位于进气下游侧的部分的通路截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