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子设备单元的支承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09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154605.5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用电子设备单元的支承结构,其在电子设备单元的外壳的前壁被支承部件支承这样的支承结构中,能够在车辆前方碰撞时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支承部件影响。底部托架(20)对电子设备单元(10)的外壳(14)的底壁(16)进行支承。支承棒部件(30)的后端(39)与外壳(14)的前壁(15)抵接,并且从前壁(15)起而向车辆前方被延伸设置。前部托架(40A、40B)对支承棒部件(30)的前方部分进行支承。前部托架(40A、40B)具备凸缘(42A、42B)以及钩部(44A、44B)。凸缘(42A、42B)在支承棒部件(30)的车宽方向侧方处被固定在车身上。钩部(44A、44B)的一端被连接在凸缘(42A、42B)上,并且从支承棒部件(30)的车宽方向侧方起跨越支承棒部件(30)的上表面而被延伸设置到车宽方向侧方的对置侧方处为止且使这个端部成为自由端。

    车辆的座椅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3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38001.9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当座椅靠背支承于支承部件时,与以往相比能够缩小座椅机构的设置空间。作为隔壁的后面板(70)竖立设置,并分隔车室内外。座椅支承体(60)具备作为安装件的支承柱(62)及作为支承部件的座椅横梁(64A、64B)。支承柱(62)安装于后面板(70)。座椅横梁(64A、64B)经由支承柱(62)隔开间隙(L1)而支承于后面板(70)。座椅靠背(30)的背面支承于座椅横梁(64A、64B)。在座椅横梁(64A、64B)与后面板(70)之间的间隙(L1)形成有供织带(51)从卷收器(52)到肩部锚定器(53)通过的带路径。

    车辆底部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62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0575934.8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其包括斜坡装置、地板横梁及地板面板结构,所述斜坡装置包括斜坡板和导轨。所述地板横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具有间隔地布置。所述斜坡装置设置在成对的地板横梁之间,并且所述斜坡装置设置在站立乘车区域下方。所述地板面板结构跨过所述成对的地板横梁而设置,使得所述地板面板结构放置在所述斜坡装置上方并且用作所述站立乘车区域中的地板材料。所述地板面板结构包括面板部段,所述面板部段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便跨过所述成对的地板横梁而设置,并且所述多个面板部段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比所述站立乘车区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短。所述面板部段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在所述站立乘车区域中。

    车辆底部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62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110575934.8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底部结构,其包括斜坡装置、地板横梁及地板面板结构,所述斜坡装置包括斜坡板和导轨。所述地板横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具有间隔地布置。所述斜坡装置设置在成对的地板横梁之间,并且所述斜坡装置设置在站立乘车区域下方。所述地板面板结构跨过所述成对的地板横梁而设置,使得所述地板面板结构放置在所述斜坡装置上方并且用作所述站立乘车区域中的地板材料。所述地板面板结构包括面板部段,所述面板部段沿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便跨过所述成对的地板横梁而设置,并且所述多个面板部段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比所述站立乘车区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整个长度短。所述面板部段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并排布置在所述站立乘车区域中。

    车辆地板构造
    6.
    发明公开
    车辆地板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053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100033.2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地板构造。车辆地板构造(20)包含:左门槛(21L),配置于车辆(100)的侧端部;礼帽型截面形状的前地板横梁(30F),由上开放槽形部(31)和后上凸缘(32)、前上凸缘(33)构成;及前连接构件(40F),将左门槛(21L)和前地板横梁(30F)连接,其中,左门槛以使上端面(22)的高度比前地板横梁的后上凸缘(32)、前上凸缘(33)低的方式配置,前连接构件(40F)呈由下开放槽形部(41)和后下凸缘(42)、前下凸缘(43)构成的礼帽型截面形状,将左门槛(21L)的上端面(22)和前地板横梁(30F)的后上凸缘(32)、前上凸缘(33)连接。

    车辆侧部结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35674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880107001.9

    申请日:2008-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且能够实现使车顶侧部的重量减轻的车辆侧部结构。在该车辆侧部结构中,构成车辆侧部结构(10)的车顶纵梁(20)具有:车顶外板(38),其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朝向车辆内部开口,并具有上下一对凸缘(38A)、(38B);车顶侧部框架构件(42),其在上下一对凸缘(56)、(58)处与车顶外板(38)的上下一对凸缘(38A)、(38B)接合在一起。车顶侧部框架构件(42)在上下凸缘(56)、(58)之间,具有朝向车辆外部凸出的外侧凸部(44)和朝向车辆内部凸出的内侧凸部(46),且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外侧凸部(44)的顶壁(52)的长度(L1)长于内侧凸部(46)的顶壁(55)的长度(L2)。

    车辆侧部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3567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07001.9

    申请日:2008-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且能够实现使车顶侧部的重量减轻的车辆侧部结构。在该车辆侧部结构中,构成车辆侧部结构(10)的车顶纵梁(20)具有:车顶外板(38),其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朝向车辆内部开口,并具有上下一对凸缘(38A)、(38B);车顶侧部框架构件(42),其在上下一对凸缘(56)、(58)处与车顶外板(38)的上下一对凸缘(38A)、(38B)接合在一起。车顶侧部框架构件(42)在上下凸缘(56)、(58)之间,具有朝向车辆外部凸出的外侧凸部(44)和朝向车辆内部凸出的内侧凸部(46),且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外侧凸部(44)的顶壁(52)的长度(L1)长于内侧凸部(46)的顶壁(55)的长度(L2)。

    车室隔壁结构
    10.
    发明公开
    车室隔壁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07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66970.5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室隔壁结构,能够集中良好地设置窗框部件及座椅横梁,并且能够抑制输入到座椅横梁的载荷向窗框部件的传递。窗板具备相对地设置于上方的上部窗板和设置于比上部窗板靠下方的下部窗板。另外,窗框部件设置于上部窗板及下部窗板之间,为支承上部窗板的下端及下部窗板的上端的横木形状,并且长度方向两端固定于作为车室的纵柱的B支柱(第一支柱)及与B支柱相邻的C支柱(第二支柱)。座椅横梁的长度方向两端也固定于B支柱及C支柱。而且,窗框部件和座椅横梁的车辆高度方向位置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并且窗框部件和座椅横梁隔开小于窗框部件及座椅横梁的水平方向宽度的水平方向的间隙而在全长上延伸设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