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04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80056429.X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8G81/02 , C08F8/42 , C08F210/00 , C08L87/00 , C08L101/00 , C09D18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具有高水中拒油性而显示出湿润环境下的高防污性、并且成型时的形状转印性优良的亲水拒油聚合物。一种聚合物,其包含衍生自乙烯和/或丙烯的结构单元A、下式(1)的结构单元B和下式(2)的结构单元C。在式(1)中,L16表示‑(CH2)n‑(Rf2O)p‑(Rf3)h‑(Si(Rf4)2O)g‑Si(Rf1)3,Rf1表示氢原子或C1~15的烷基,Rf2和Rf3表示C1~15的亚烷基,Rf4表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1~15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6~20的芳基,n表示0~10的整数,p表示0~15的整数,h表示0~15的整数,g表示1~1000的整数。在式(2)中,L26表示‑(CH2)m‑(Rr2O)q‑Rr1,Rr1表示氢原子或C1~15的烷基或C1~20的芳基,Rr2表示C1~15的亚烷基,q表示1~1000000的整数,m表示0~10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434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013330.X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外壁部件以及具备该外壁部件的建筑物,在与室外的气温的变动无关地通过冷暖气设备恒定地保持室内的温度时,能够减小向室内的流入流出热量,降低冷暖气能量。在室外侧隔热层与室内侧隔热层之间具有蓄热层,通过下式(3)表示的R为0.20以下。R=2(R1-0.5)2+(R2-1)2+(R3-0.55)2 (3)在式(3)中,R1通过下式(1)表示。R1=(Tb/Kb)/(Ta/Ka+Tb/Kb) (1)Ka是室外侧隔热层的热传导率,Ta是室外侧隔热层的厚度,Kb是室内侧隔热层的热传导率,Tb是室内侧隔热层的厚度。R2是蓄热层在15℃至4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与在-10℃至6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之比。R3=L5/L20 (2)。
-
-
公开(公告)号:CN11143486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2010013330.X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外壁部件以及具备该外壁部件的建筑物,在与室外的气温的变动无关地通过冷暖气设备恒定地保持室内的温度时,能够减小向室内的流入流出热量,降低冷暖气能量。在室外侧隔热层与室内侧隔热层之间具有蓄热层,通过下式(3)表示的R为0.20以下。R=2(R1-0.5)2+(R2-1)2+(R3-0.55)2 (3);在式(3)中,R1通过下式(1)表示。R1=(Tb/Kb)/(Ta/Ka+Tb/Kb) (1);Ka是室外侧隔热层的热传导率,Ta是室外侧隔热层的厚度,Kb是室内侧隔热层的热传导率,Tb是室内侧隔热层的厚度。R2是蓄热层在15℃至4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与在-10℃至6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之比。R3=L5/L20 (2)。
-
公开(公告)号:CN115667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80037896.9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蓄热组合物,其包含物质A和聚合物2,上述蓄热组合物在10~60℃之间具有熔融峰温度,并且具有30J/g以上的10~60℃之间的熔融焓,上述蓄热组合物不具有海岛结构,或者上述蓄热组合物具有海岛结构,岛(分散相)的体积平均当量圆粒径为1.5μm以下或者岛(分散相)的面积率为1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434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010017592.3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依赖室外气温的变动,在借助制冷制热设备将室内的温度保持为恒定时,能够减少热量相对于室内的流出流入从而减少制冷制热能量的屋顶部件或者天花板部件,该屋顶部件或者天花板部件在室外侧隔热层(A)与室内侧隔热层(B)之间具有蓄热层,用下式(3)表示的R为0.10以下,R=2(R1‑0.5)2+(R2‑1)2+(R3‑0.55)2 (3);R1=(Tb/Kb)/(Ta/Ka+Tb/Kb) (1);Ka为室外侧隔热层(A)的热传导率,Ta为室外侧隔热层(A)的厚度,Kb为室内侧隔热层(B)的热传导率,Tb为室内侧隔热层(B)的厚度,R2是蓄热层的15℃至5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相对于‑10℃至6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之比,R3用下式(2)表示,R3=L5/L20 (2)。
-
公开(公告)号:CN1114348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2010017592.3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依赖室外气温的变动,在借助制冷制热设备将室内的温度保持为恒定时,能够减少热量相对于室内的流出流入从而减少制冷制热能量的屋顶部件或者天花板部件,该屋顶部件或者天花板部件在室外侧隔热层(A)与室内侧隔热层(B)之间具有蓄热层,用下式(3)表示的R为0.10以下,R=2(R1-0.5)2+(R2-1)2+(R3-0.55)2 (3)R1=(Tb/Kb)/(Ta/Ka+Tb/Kb) (1)Ka为室外侧隔热层(A)的热传导率,Ta为室外侧隔热层(A)的厚度,Kb为室内侧隔热层(B)的热传导率,Tb为室内侧隔热层(B)的厚度,R2是蓄热层的15℃至5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相对于-10℃至60℃的温度范围内的潜热量之比,R3用下式(2)表示,R3=L5/L20 (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