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02878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0265246.0

    申请日:2012-03-30

    Inventor: 福浦知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备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50)、和金属系粒子集合体层,所述金属系粒子集合体层是包含30个以上的金属系粒子相互隔开并二维配置而成的粒子集合体的层,其中,金属系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0~1600nm的范围内、平均高度为55~500nm的范围内、径高比为1~8的范围内,且按照与相邻的金属系粒子的平均距离成为1~150nm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金属系粒子。就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而言,通过借助金属系粒子集合体层来改善发光增强和光取出效率,从而显示出高发光效率。

    层叠体和其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310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60701.1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包含:由彼此分离地配置的多个金属系颗粒构成的金属系颗粒集合体层;和,含硅原子层,含硅原子层具有第1表面,根据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而测得的第1表面的碳原子的信号强度为20.0原子%以下。

    层叠物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16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80045965.5

    申请日:2022-07-20

    Inventor: 福浦知浩

    Abstract: 提供一种层叠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物具备:具有立体表面的基材;和,金属系颗粒集合体层,其为配置于该立体表面上的层、且包含彼此分离而配置的多个金属系颗粒,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包含构成金属系颗粒的金属的阳离子的镀液中浸渍有基材的状态下,将该阳离子还原,从而在立体表面上形成金属系颗粒集合体层[cm3]相对于该镀液的体积,基材的体积VL[cm3]之VS比VS/VL为0.03以下。

    感光性组合物
    4.
    发明公开
    感光性组合物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12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51917.X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为包含半导体粒子(A)、光聚合性化合物(C)和光聚合引发剂(D)的感光性组合物,其满足下述(a)~(c)中的任1者以上。(a)进一步包含稳定化剂(E),相对于感光性组合物的总量,上述稳定化剂(E)的含量为8质量%以上。(b)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C)包含分子量180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C1)。(c)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C)包含在同一分子内具有乙烯基醚基和(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C2)。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287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65246.0

    申请日:2012-03-30

    Inventor: 福浦知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62 B82Y20/00 H01L51/5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具备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层(50)、和金属系粒子集合体层,所述金属系粒子集合体层是包含30个以上的金属系粒子相互隔开并二维配置而成的粒子集合体的层,其中,金属系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0~1600nm的范围内、平均高度为55~500nm的范围内、径高比为1~8的范围内,且按照与相邻的金属系粒子的平均距离成为1~150nm的范围内的方式配置金属系粒子。就该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而言,通过借助金属系粒子集合体层来改善发光增强和光取出效率,从而显示出高发光效率。

    光学系统
    7.
    发明公开
    光学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04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80056032.0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光学系统(101)具备:芯(1A);Si波导(2A),光斑尺寸与芯(1A)不同;以及超透镜(3),将芯(1A)与Si波导(2A)之间光学连接。超透镜具有:第一面(31A),与第一波导对置;和第二面(31B),朝向与第一面相反的一侧。在超透镜形成有贯通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之间的贯通孔(31C)。贯通孔的孔径比对象波长小。超透镜由导电体构成。在超透镜的第一面形成有多个凹凸构造,该多个凹凸构造由第一面、和相对于第一面凹陷的多个环状槽(31D)构成。多个凹凸构造在俯视时以包围贯通孔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显示装置
    8.
    发明公开
    显示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626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81353.5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蓝色光源(A)、波长转换层(B)、和光吸收层(C);波长转换层(B)具有第一波长转换层(B1)和第二波长转换层(B2),该第一波长转换层(B1)含有吸收蓝色且发出红色光的化合物(Q1),该第二波长转换层(B2)含有吸收蓝色且发出绿色光的化合物(Q2);且该显示装置满足0.7≤X1和0.7≤X2。

    显示装置
    9.
    发明公开
    显示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173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49982.1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光源(A)、颜色转换层(B)和滤色器(C),颜色转换层(B)含有发出红色光的量子点(B‑r),滤色器(C)具有蓝色滤色器(C‑b)、绿色滤色器(C‑g)和红色滤色器(C‑r),α≤1.80和β≥63.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