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微碰撞感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74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04397.4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全方位微碰撞感应装置,其包括电容感应薄片、微电容传感器、装置主体导管、下防尘外壳和上防尘外壳,其中装置主体导管分为上头、下头两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塑料螺栓分别与电容感应薄片连接,配合组成一种上下头部分将电容感应薄片夹持在中间的结构。该装置旨在实现微碰撞感应器在发生来自全方位的碰撞时可自动感应的功能,该装置将装置主体导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中间夹持电容感应薄片,上下两部分均与中间电容感应薄片进行绝缘处理,同时给上下两部分一个电信号,当微碰撞装置发生碰撞时,中间电容感应薄片相应的发生形变,其感应到的电容同时发生变化,微电容传感器通过检测该变化实现启停工作。

    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204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92816.9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第二浮动活塞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该阻尼器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当正常工作时第二气腔的压力可保持不变,也即第二浮动活塞可保持初始状态不变,仅第一浮动活塞进行活动;当遇到较大冲击时,第一浮动活塞与第二浮动活塞可同时参与工作,以降低系统整体的刚度来缓解冲击,提高驾乘舒适度。

    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20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392816.9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及工作方法,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第二浮动活塞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该阻尼器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当正常工作时第二气腔的压力可保持不变,也即第二浮动活塞可保持初始状态不变,仅第一浮动活塞进行活动;当遇到较大冲击时,第一浮动活塞与第二浮动活塞可同时参与工作,以降低系统整体的刚度来缓解冲击,提高驾乘舒适度。

    一种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212225857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769710.1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双气室油气阻尼器,第一浮动活塞将第一缸体内部分隔成第一气腔和第一油腔;第一缸体外周固设有主活塞,主活塞将第二缸体内部分隔成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与第一油腔直接连通,且主活塞还设有阻尼孔;第二浮动活塞活动套置在副腔室内,且其将副腔室分隔成第二气腔和第二油腔,第二油腔与主腔室之间通过阻尼孔相连通。该阻尼器设有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当正常工作时第二气腔的压力可保持不变,也即第二浮动活塞可保持初始状态不变,仅第一浮动活塞进行活动;当遇到较大冲击时,第一浮动活塞与第二浮动活塞可同时参与工作,以降低系统整体的刚度来缓解冲击,提高驾乘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全方位微碰撞感应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2546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20188359.7

    申请日:2020-02-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新型的全方位微碰撞感应装置,其包括电容感应薄片、微电容传感器、装置主体导管、下防尘外壳和上防尘外壳,其中装置主体导管分为上头、下头两部分;上下两部分通过塑料螺栓分别与电容感应薄片连接,配合组成上下头部分将电容感应薄片夹持在中间的结构。该装置旨在实现微碰撞感应器在发生来自全方位的碰撞时可自动感应的功能,该装置将装置主体导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中间夹持电容感应薄片,上下两部分均与中间电容感应薄片进行绝缘处理,同时给上下两部分一个电信号,当微碰撞装置发生碰撞时,中间电容感应薄片相应的发生形变,其感应到的电容同时发生变化,微电容传感器通过检测该变化实现启停工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