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40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39427.7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55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忍冬藤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该提取物药材原料资源丰富,廉价易得,制得的提取物化学成分确切,无需调整比例即可表现出显著的抗炎效果。解决了传统提取物,成分复杂,杂质含量高,药物剂量用量大等问题,本发明首次证实异绿原酸富集部位和双黄酮黄酮富集部位是忍冬藤发挥抗炎活性的主要贡献部位,而绿原酸富集部位贡献相对较小;同时,基于成分敲除法进一步证实了异绿原酸A和C及金莲木黄酮是忍冬藤抗炎活性主要功效物质。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忍冬藤资源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为医药业提供了一种高抗炎活性物质,可用于解决常见炎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65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30502.2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蓝淡红链霉菌DM高效制备中药来源蒽醌类天然产物葡萄糖醛酸化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领域。天蓝淡红链霉菌DM通过全细胞对3种中药蒽醌类成分包括:大黄素,茜素,吡啉进行高效生物催化,其生物转化率最高可以高达92%。本发明通过培养基筛选,转化条件摸索,高效制备蒽醌的葡萄糖醛酸化产物,解决了蒽醌类葡萄醛酸化产物的稀缺性,并且提高了蒽醌产物的水溶性以及抗氧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757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93353.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式(1)所述的红景天苷琥珀酸酯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及其在神经保护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同时公开了红景天苷琥珀酸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红景天苷琥珀酸酯作为一种新的红景天苷衍生物具有低毒、神经细胞修复作用强等特点,为神经保护药物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0981200.2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药废弃物发酵生产灵菌红素的方法,该方法以中药废弃物中油脂类成分为唯一碳源,添加粘质沙雷氏菌L9发酵生产灵菌红素,通过发酵条件的控制,灵菌红素的产量高达26-36g/L。本发明具有的优势包括:(1)发酵原料为中药废弃物包括(中药非药用部位、中药药渣等),来源与数量广泛,价格便宜。(2)切实提高中药废弃物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延伸中药资源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3)本发明采用粘质沙雷氏菌L9将低价值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中药废弃物发酵生物转化为具有较高医疗价值的医疗品种灵菌红素,其在环境治理与医疗应用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773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47299.5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木犀草素-3’-O-琥珀酰葡糖苷与木犀草素-4’-O-琥珀酰葡糖苷)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ncheniformis),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WNJ02,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394。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菌株在非水相中制备木犀草素C环琥珀酰糖苷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中的菌株能够高效催化木犀草素制备木犀草素-3’-O-琥珀酰葡糖苷与木犀草素-4’-O-琥珀酰葡糖苷,解决了木犀草素糖苷类化合物稀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6065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53289.7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877 , A61K36/79 , A61K36/57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五味子药渣联产木脂素和蛋白饲料的方法。先从水提取后的五味子药渣中分离得到高纯度木脂素,然后再通过固态发酵五味子残渣,联产获得高蛋白含量的蛋白饲料。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度木脂素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减缓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由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以及镇静、镇痛、保护脑神经等多种功效。制备得到的蛋白饲料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点,并有利于动物防病、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五味子药渣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6336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721324.3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式(1)所述的琥珀琥珀酰芒柄花苷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及其在制备心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应用,特别涉及一种琥珀酰芒柄花苷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心肌缺血药物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琥珀酰芒柄花苷作为一种新的芒柄花苷衍生物水溶性高、毒性低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缺血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45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601666.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73/00 , A61K31/585 , A61P29/00 , A61P11/00 , A61P1/00 , A61P1/18 , C12P33/20 , C12P33/00 , C12P19/56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内酯,并提供了一种利用土曲霉菌TMZ05首次利用生物转化方法高效制备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或甘草次酸内酯;以及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内酯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炎药物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内酯可实现高效制备,甘草新苷摩尔收率最高可达70%,甘草次酸内酯摩尔收率最高可达90%,具有无毒、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尤其是在治疗炎症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炎症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甘草次酸内酯无细胞毒性仅大剂量时无毒同时对细胞具有增殖作用,甘草次酸内酯组与甘草酸组对比,(56)对比文件Chao Wang等.Isol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fungi with thepotential of transformingglycyrrhizin.World J MicrobiolBiotechnol.2013,第29卷781-788.Hala Abdel Salam Amin等.Biosynthesisof glycyrrhetinic acid 3-O-mono-β-D-glucuronide by free and immobilizedAspergillus terreus β-D-glucuronidase.Journal of MolecularCatalysis B: Enzymatic.2011,第69卷54-59.
-
公开(公告)号:CN11167573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693353.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式(1)所述的红景天苷琥珀酸酯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及其在神经保护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同时公开了红景天苷琥珀酸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红景天苷琥珀酸酯作为一种新的红景天苷衍生物具有低毒、神经细胞修复作用强等特点,为神经保护药物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50934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01666.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07J73/00 , A61K31/585 , A61P29/00 , A61P11/00 , A61P1/00 , A61P1/18 , C12P33/20 , C12P33/00 , C12P19/56 , C12R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内酯,并提供了一种利用土曲霉菌TMZ05首次利用生物转化方法高效制备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或甘草次酸内酯;以及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内酯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炎药物方面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内酯可实现高效制备,甘草新苷摩尔收率最高可达70%,甘草次酸内酯摩尔收率最高可达90%,具有无毒、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尤其是在治疗炎症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炎症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选择。甘草次酸内酯无细胞毒性仅大剂量时无毒同时对细胞具有增殖作用,甘草次酸内酯组与甘草酸组对比,甘草次酸内酯的抗炎活性明显优于甘草酸及甘草次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