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02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42455.7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金属蒸发器,包括内加热单元、外加热单元和活化单元。其中,内加热单元包括容纳被加热的金属的加热容器和第一加热部,第一加热部在高度方向上环绕加热容器设置,适用于对加热容器内的金属进行第一次加热,以得到金属蒸汽;外加热单元包括第二加热部,在加热容器的上部部分设置在第一加热部的外部,适用于对金属蒸汽进行第二次加热,以补偿金属蒸汽的热损失;活化单元,设置在加热容器的上方并与加热容器连通,适用于通过红外照射对金属蒸汽进行热活化,以提高金属蒸汽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56780.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18 , H01L31/0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太阳能晶硅电池,包括晶硅衬底、钝化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其中,晶硅衬底适用于接收光照,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钝化层形成于晶硅衬底的两侧,钝化层的材料为氧化铝,被构造成沿远离晶硅衬底的方向,氧化铝致密度梯度降低,以确保对晶硅衬底的表面缺陷进行钝化的同时,还提升载流子的传输能力;空穴传输层形成于晶硅衬底接收光照一侧的钝化层之上,适用于收集和传输光生空穴,促进电荷分离;电子传输层形成于另一侧钝化层的外侧,适用于收集并传输光生电子。本公开还提出了前述太阳能晶硅电池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127517.2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南开大学
IPC: C07K16/46 , C12N15/85 , A61K39/42 , A61K39/395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针对SFTSV‑Gn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SFTSV‑Gn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是两种scFv串联而成,不存在Fc段,组装效率高,不存在抗体轻重链错配的问题,还可以高亲和力地靶向结合有Gn蛋白表达的SFTSV感染细胞,治疗效果稳定,而且可以有效的介导T细胞对SFTSV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杀伤作用显著,并且显著延长了SFTSV感染小鼠的生存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3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225067.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18 , C23C14/06 , C23C14/08 , C23C14/14 , C23C14/24 , C23C14/30 , C23C14/34 , H01L31/0216 , H01L31/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基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金属电极层;在金属电极层上形成光吸收层,其中,光吸收层包括依次层叠形成的银碱共掺化合物预置层和铜基化合物半导体层,银碱共掺化合物预置层形成于金属电极层上;在光吸收层上形成碱金属化合物钝化层;在碱金属化合物钝化层上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形成窗口层;在窗口层上形成顶电极层。基于此方法,在低温制备中够充分完成薄膜内结晶生长,有效提升器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7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71256.7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浙江生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沉积系统,包括:真空腔室,真空腔室内设有:阴极;阳极,设置在阴极的相对面,在阴极与阳极之间形成电磁场空间,在电磁场空间内产生等离子体;靶材,设置在阴极和/或阳极上,适用于在电磁场空间内在等离子体的溅射下产生靶材粒子;配有加热器的衬底基板,设置在阴极和阳极的侧面,适用于支撑衬底,以使被等离子体激发活性的靶材粒子和被等离子体激活的第一流体扩散输运至衬底上热生长成膜;运动装置,设置在衬底基板上,适用于控制衬底基板沿阳极与阴极相对的方向运动;以及进气系统,适用于将第一流体输运至真空腔室内。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沉积系统和沉积方法,可以在避免直接轰击损伤衬底及低温条件下在衬底上生长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31617.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224 , H01L31/06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中的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晶硅衬底两侧分别形成第一钝化层和第二钝化层;将晶硅衬底上形成有第一钝化层的一面密封;将密封后的晶硅衬底置于化学浴的反应溶液中,在晶硅衬底的未密封的一面沉积与晶硅衬底能带匹配的电子传输层;以及对沉积得到的电子传输层退火处理。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电子传输层,通过形成与晶硅衬底的能带匹配的电子传输层,阻挡空穴向背电极的传输,降低空穴与电子在背电极的复合,提升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00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0907568.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P掺杂的Mo电极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制备Mo金属电极;将所述Mo金属电极在浓度级别为mmol/L的磷酸根溶液中进行浸泡,然后以550℃退火30min,获得P掺杂的Mo电极;在所述P掺杂的Mo电极上形成金属预制层;对所述金属预制层进行后硒化处理或后硫化处理形成吸收层;在所述吸收层上形成缓冲层;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本征氧化锌层和掺杂氧化锌层;以及形成顶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2654.2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基薄膜太阳电池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基薄膜太阳电池正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制备Mo金属电极;使用磷酸铵溶液处理所述Mo金属电极,获得铜基薄膜太阳电池正电极。本发明中使用磷酸铵溶液处理Mo金属电极,NH4+在Mo金属电极表面进行刻蚀,减少了界面缺陷态。正电极与光吸收层之间的接触更加匹配。同时PO43-调整金属Mo的功函数,使其与光吸收层的能带匹配。经过处理,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得到大幅提升,因此使效率获得提升。磷酸铵溶液处理Mo金属电极工艺简单,降低了太阳电池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62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15475.3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C07K14/765 , C07K14/77 , C07K16/44 , C07K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765 , C07K1/1077 , C07K14/77 , C07K16/44 , C07K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式(I)的茶碱偶联物,由茶碱半抗原和产生免疫原性的载体物质牛血清蛋白或卵清蛋白偶联构成。其中,n为与一个牛血清蛋白分子结合的茶碱的分子数,所述n为整数1~20,BSA为牛血清蛋白,分子量范围是6.6KDa~6.9KDa。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偶联物的制备方法,即将茶碱与产生免疫原性的载体物质连接起来,结合为具有诱发动物系统产生抗体的偶联物。本发明的茶碱偶联物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效价达1∶16000的抗血清,其最低检测限为99ng/mL。本发明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特异性强的特点,为制备茶碱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提供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45680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4901.9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用于聚酰亚胺衬底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用薄层Ag作为应力缓冲层并与Mo薄膜构成复合结构,由聚酰亚胺衬底、薄Mo薄膜层、Ag薄膜层和厚Mo薄膜层依次叠加构成,薄Mo薄膜层为高阻Mo层,Ag薄膜层为应力缓冲层,厚Mo薄膜层为阻挡层,阻挡层为双层Mo薄膜;该背电极用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简单、低廉的磁控溅射技术,制备薄Ag薄膜作为应力缓冲层来平衡聚酰亚胺衬底与Mo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所带来的应力,这种复合结构的背电极电阻率比较低,其反射率比较高,对于超薄CIGS电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