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01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79243.7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光学致灾生物识别方法和装置以及设备。包括:获取不同水下图片数据,标注致灾生物;构建并训练基于所述水下图片数据的教师神经网络;通过教师神经网络生成学生神经网络,通过教师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训练学生神经网络;根据所述学生神经网络来对所述水下图片数据进行对应所述图片数据的致灾生物的预测和分类。本发明利用该轻量化的学生YOLO网络实现设备运行的便携化。解决小型设备难以部署较强的硬件来满足复杂网络的性能需求的技术问题。采取多维度特征提取的方式让网络更容易识别出不同尺度下的物体。对网络结构的检测头进行修改,使得预测过程中特征图的每个像素点对应至少两个预测结果,提高当水下生物出现重叠时的识别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3087.3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声结合的滨海核电水下致灾生物监测方法。方法包括:获取不同种类的水下致灾生物的图像数据及声呐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对应水下致灾生物的统计,并输出水下致灾生物的优势种分类矩阵;基于声呐数据及水下致灾生物的优势种分类矩阵进行对应水下致灾生物的数量统计。本发明采用光学成像图像识别的监控方法,无需打捞辨认即可获取目标海域存在的致灾生物种类,时效性高且对人工依赖低。通过光学识别的方法获取目标的种类信息,为声学生物量计算提供了可靠依据。光‑声结合协同监测的方式,结合了光学手段能精确识别种类和声学手段能大面积监测生物量的优点,且对人工依赖较低,自动化水平高,有效提高了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19107523U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22555564.4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光学致灾生物监测装置,包括:一镂空立方体,该立方体由若干柱体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组成,且立方体内腔具有一横梁;一支架,该支架固设于所述横梁表面,该支架向所述立方体中心一侧延伸出一立面,该立面设有多个安装位;一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包括若干监测部件,所述多个监测部件安装于所述立面的多个安装位。采用镂空立方体及监测模块化设计,通过可拆卸方式相互连接,能够实现即拆即装、多次拆装,同时产品具备节约空间、运输便捷。镂空立方体可以保护安装于安装位的监测部件结合可拆卸的设计,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监测设备容易出现磕碰,且设备体型较大携带不便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