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帆助航雪地漫游机器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4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099469.6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帆助航雪地漫游机器人及方法,属于机器人辅助工作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雪地漫游机器人能耗较高、行驶性能较差问题。它包括底盘、电力主驱动模块、风帆助航模块、多模式操纵模块,底盘包括机架和悬架,四组悬架两两相对安装在机架的两侧,两组前悬架各连接一雪橇板,两组后悬架各连接一履带,多模式操纵模块改变雪橇方向进行转向,在转向的同时改变主销内倾角,实现压刃转弯动作,在需要减速时,实现犁式刹车;电力主驱动模块将动力输出给履带,风帆助航模块控制风帆的展开/收回和风帆的角度。该机器人主要采用电能驱动,同时利用风能进行助航,减小电量消耗,采用两块雪橇和两条履带与地面接触,保证更好的路面适应性和通过性。

    一种复合驱动雪地漫游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655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90005.X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一种复合驱动雪地漫游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辅助工作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雪地漫游机器人能耗高以及路面适应性差的问题。包括机架、转向机构、风动力驱动模块、电力驱动模块及四组悬架;四组悬架两两相对安装在机架的两侧,电力驱动模块包括履带升降机构、履带行走机构及两个履带,两个履带并排布置,通过履带行走机构控制两个履带的行走及停止动作,通过履带升降机构控制两个履带的升降。采用风能和电能复合驱动,解决了风能无法利用时的驱动问题。通过传感器自动改变风帆的角度,保证风帆角度始终处于风能利用的最优状态。采用四块雪橇与地面接触,拥有更好的路面适应性和通过性。转向机构改变前方雪橇的方向进行转向,实现犁式刹车。

    一种面向危险环境的应急接线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418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77276.1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危险环境的应急接线机器人系统,属于智能机器人领域。解决危险环境中的线缆接线对人体危害大的问题。它包括移动平台,其上设置有导线定位模块和分布在导线定位模块两侧的机械臂和导线处理模块;导线定位模块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导线单元;每个导线单元包括导线导向通道、设置在导线导向通道内的主动送线轮和被动送线轮以及驱动组件;导线处理模块包括与每个导线单元对应布置的压线单元、设置在每个压线单元远离导线定位模块一侧的剥线单元和压接单元,剥线后两个导线导向通道均旋转使得两条线缆裸露部分相对后,压接单元用于将套管挤压完成两个线缆的连接。它主要用于在危险环境中完成线缆的接线。

    一种履齿履板分离式履齿高度可调的履带行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13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72746.4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履齿履板分离式履齿高度可调的履带行走装置,属于履带行走装备领域。解决传统履齿不可调节无法平衡抓地力和履齿带来的缺陷的问题。它包括履带保持架组件、主动轮、承重轮组件、第一导向轮组件、履板、主动链、电机和活动履齿组件,主动轮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履带保持架组件左右两侧靠上位置,履带保持架组件靠下一侧设置多个等间距布置的承重轮组件,每个承重轮组件包括两个相较于履带保持架组件呈左右对称布置的承重轮,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转动连接在履带保持架组件的左右两侧且转子与主动轮相连,每个履板上设有一个开槽,活动履齿组件用于调节每个履齿在对应位置开槽的伸出长度。它主要用于重型机械的行走驱动。

    一种风动力雪地漫游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5722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188496.4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一种风动力雪地漫游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辅助工作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雪地漫游机器人能耗高以及路面适应性差的问题。它包括机架、转向机构、风动力驱动模块及四组悬架;其中四组所述悬架两两相对安装在机架的两侧,每组所述悬架均包括固装在机架上的主架体及铰接在主架体底端的雪橇板,通过传感器,自动改变风帆的角度,实现自动控制,并保证风帆角度始终处于风能利用的最优状态。采用四块雪橇与地面接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不易陷入雪中,拥有更好的路面适应性和通过性。转向机构可以改变前方雪橇的方向进行转向,还可以实现犁式刹车。机构简单,能量损坏小,易于控制。

    一种风帆和空气螺旋桨复合驱动雪地机器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07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97968.9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帆和空气螺旋桨复合驱动雪地机器人及方法,属于机器人领域。解决目前雪地设备没有合理利用风帆和动力设备进行联合驱动的问题。一种风帆和空气螺旋桨复合驱动雪地机器人包括底盘,前侧设置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用于立刃刹车和转向控制;风帆,通过第一转动驱动模块连接在底盘上部前侧,所述第一转动驱动模块用于驱动风帆转动;空气螺旋桨驱动模块,通过第二转动驱动模块连接在底盘上部后侧,所述第二转动驱动模块用于驱动空气螺旋桨驱动模块转动,所述空气螺旋桨驱动模块用于在风力充足条件下发电、风力不足条件下向机器人后部吹风。它主要用于雪地行驶。

    一种立刃转向和立刃犁式刹车的复合运动操纵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654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21818.4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立刃转向和立刃犁式刹车的复合运动操纵机构,属于机器人领域。解决传统机器人滑雪时刹车效果不好且关节多故障率高的问题。它包括机架、转向组件和悬架组件,转向组件设置在机架内,悬架组件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连接在机架的左右两侧,全部悬架组件均与转向组件相连;转向组件包括转向驱动组件、横向滑动架、刹车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直线驱动组件、上叉臂框架、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和转向连杆,转向驱动组件与机架相连,转向驱动组件与横向滑动架相连;刹车状态时,转向驱动组件自锁,刹车电机用于驱动两侧转向连杆带动两侧悬架组件内的雪橇板向内旋转刹车。它主要用于雪车的转向和刹车。

    一种风电混合驱动极地科考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6620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21817.X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混合驱动极地科考机器,属于机器人领域。解决现有极地科考机器人能耗较高、行驶性能较差、没有对极地天气进行合理利用且采集的样品容易污染的问题。它包括底盘、转向组件、风力驱动模块、履齿高度可变式履带和采样装置,底盘包括机架、前悬架组件和后悬架组件,前悬架组件设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机架的前部两侧,后悬架组件设有两个并对称布置在机架的后部两侧,转向组件用于与前悬架组件配合进行立刃刹车和转向控制,履齿高度可变式履带用于驱动机器人行进,风力驱动模块设置在底盘上端用于风动模式下驱动机器人行进,采样装置与底盘相连用于采样并存储样品。它主要用于极地科考采样。

    一种雪地自主漫游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系统及其作业与路径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9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83496.2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地自主漫游机器人的感知与控制系统及其作业与路径规划方法。所述感知系统,用于感知机器人所处的雪地极端环境与自身状态;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机器人漫游的平稳性与可靠性,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移动与避障;同时机器人借助风场环境进行能源的合理利用,最终达到风帆助航的效果;所述执行机构,用于完成控制系统下达的控制指令与作业任务,实现雪地漫步;所述远程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机器人状态信息,并下达作业任务和目标路径到控制系统,进行作业及全局路径规划。用以解决机器人在雪地环境中的长距离大范围自主漫游问题,同时解决了机器人在利用风帆助航前行时可能存在倾覆的问题。

    一种风动力雪地漫游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4572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88496.4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一种风动力雪地漫游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辅助工作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雪地漫游机器人能耗高以及路面适应性差的问题。它包括机架、转向机构、风动力驱动模块及四组悬架;其中四组所述悬架两两相对安装在机架的两侧,每组所述悬架均包括固装在机架上的主架体及铰接在主架体底端的雪橇板,通过传感器,自动改变风帆的角度,实现自动控制,并保证风帆角度始终处于风能利用的最优状态。采用四块雪橇与地面接触,阻力小,接触面积大,不易陷入雪中,拥有更好的路面适应性和通过性。转向机构可以改变前方雪橇的方向进行转向,还可以实现犁式刹车。机构简单,能量损坏小,易于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