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紊流强化模块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655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694013.4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紊流强化模块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端压极板包括阴极端压极板和阳极端压极板,端压极板内侧中央开设有用于安放流场模块的方形凹槽;流场模块包括阴极流场模块和阳极流场模块,一面光滑,另一面开设有蛇形螺纹流道;金属电极包括金属阴极、金属阳极,为多孔材质电极;隔膜位于阴极端压极板和阳极端压极板中间。本发明利用流场模块作为紊流强化模块,可以增强流道内的传质效果,电解液在流场内部冲刷电极,强化气液传质能力,提升水电解效率,便于清理流场,降低装配难度,可应对多种种类以及厚度的电极、可实现不同流场的切换、以及适应碱性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和质子交换膜两种水电解工况。

    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36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72051.7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辐射热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辐射热控膜不易切换模式,不具备温度反馈能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自适应性的分离式柔性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均具有柔性的可拆卸反射层、太阳热吸收层和温度自适应复合层;温度自适应复合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热致变色层、红外透明间隔层和金属反射层。本发明通过保留或分离最上层的可拆卸反射层实现辐射制冷和辐射加热模式的切换,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本发明智能辐射热控复合膜还具有自适应调节辐射散热强度的智能调控能力,大大提高了辐射热控系统的环境适用性和实用性。

    一种通过与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实现聚光光伏电池冷却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16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710717860.0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一种通过与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实现聚光光伏电池冷却的系统,属于太阳能聚光光伏电池散热技术领域。技术要点:包括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底部具有下开口,下开口处安装有选择性吸收‑透过‑发射薄膜,选择性吸收‑透过‑发射薄膜贴于聚光光伏电池板上,选择性吸收‑透过‑发射薄膜由基体和置于基体内的纳米粒子组成。将选择性吸收‑透过‑发射薄膜覆盖于聚光光伏电池板上方,让聚光光伏电池光谱响应波段380nm‑1200nm的光谱辐射尽可能多的穿透选择性吸收‑透过‑发射薄膜,同时让太阳能中不能转换为电能的那部分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8‑13μm的红外热辐射能量,从而达到与太空进行辐射换热实现聚光光伏电池冷却的目的。

    一种带有紊流强化模块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6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94013.4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紊流强化模块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方法,端压极板包括阴极端压极板和阳极端压极板,端压极板内侧中央开设有用于安放流场模块的方形凹槽;流场模块包括阴极流场模块和阳极流场模块,一面光滑,另一面开设有蛇形螺纹流道;金属电极包括金属阴极、金属阳极,为多孔材质电极;隔膜位于阴极端压极板和阳极端压极板中间。本发明利用流场模块作为紊流强化模块,可以增强流道内的传质效果,电解液在流场内部冲刷电极,强化气液传质能力,提升水电解效率,便于清理流场,降低装配难度,可应对多种种类以及厚度的电极、可实现不同流场的切换、以及适应碱性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和质子交换膜两种水电解工况。

    一种防水水下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4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489302.5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防水水下模型,包括被安装在3D打印外壳中的电机和传动结构,3D打印外壳包括相互分体的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的内部涂覆有密封防水胶层,电机内置于电机防水隔仓中,传动结构穿设于传动防水隔仓中并且伸入到电机防水隔仓与电机相连,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中供传动结构穿过的区域设置有油封区域,油封区域被填充有防水防锈油,电机防水隔仓和传动防水隔仓之间通过防水胶粘结固定;还公开了一种防水水下模型的制造方法,该模型和制造方法,独立的防水密封设计配合隔仓、胶封、油封的组合方案,在不影响电机和传动结构初始结构下,进一步提高了防水结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一种基于油膜荧光亮度的流场辐聚辐散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58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215085.0

    申请日:2020-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油膜荧光亮度的流场辐聚辐散测量方法,通过分别获得具有荧光颜料的硅油在水体上方的至少两个不同已知油膜厚度下经紫外光照射产生荧光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与荧光强度对应的灰度值;根据已知油膜厚度与灰度值计算得到油膜厚度-灰度值关系;以及根据水体分别在静止时和被扰动时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硅油的荧光图像和油膜厚度-灰度值关系计算出具有荧光颜料的硅油在水体表面辐聚辐散的波动情况。本发明的方法增强了检测的直观性,成本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少,后处理的步骤简单,难度大大降低。便于对表面流体辐聚辐散波动的剧烈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对总结水下或水面航行体引起流体表面辐聚辐散现象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种基于油浴自然循环与热管相耦合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6240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475789.6

    申请日:2014-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Abstract: 一种基于油浴自然循环与热管相耦合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涉及一种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组存在的叠压发热、电解液干枯失效直至膨胀起火爆炸的问题。本发明的基于油浴自然循环与热管相耦合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热管和多个循环管,单体电池采用真空密封,热管的蒸发段布置在动力电池箱内,热管的冷凝段穿出箱体顶盖置于动力电池箱外部,热管内设有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箱的剩余空间内充满变压器油,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均安装有多个循环管,循环管的一端与壳体的上部连通,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壳体的下部连通,形成变压器油的自然循环。本发明用于动力电池热管理。

    双层水冷壁加盘管结构的辐射和对流一体废热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01696792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309480.9

    申请日:2009-11-10

    Abstract: 双层水冷壁加盘管结构的辐射和对流一体废热锅炉,它涉及一种废热锅炉。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煤气化合成气全显热回收中,辐射废热锅炉和对流废热锅炉的双设备布置方案结构复杂,设备投资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每个吊杆与第一上集箱固接,内层水冷壁受热面的上端与第一上集箱连通,内层水冷壁受热面的下端与第一下集箱连通,每个第一进水管与第一下集箱连通,每个第一引出管与第一上集箱连通,每个支撑架与第二上集箱固接,外层水冷壁受热面的上端与第二上集箱连通,外层水冷壁受热面的下端与第二下集箱连通,每个第二进水管与第二下集箱连通,每个第二引出管与第二上集箱连通。本发明用于煤整体化联合循环系统中的气化岛对流废热锅炉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