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1635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110057482.0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悬臂式半主动吸振器。包括悬臂梁、方箱、直流电机、传动齿轮、由铁芯与线圈构成的电磁铁以及主动控制器,悬臂梁上带燕尾槽,悬臂梁的两个侧边带有齿条,方箱的下部带有与悬臂梁上的燕尾槽相匹配的梯形块,两部直流电机安装在方箱两侧,安装在直流电机轴上的传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由铁芯与线圈构成的电磁铁置于方箱中,主动控制器控制直流电机和电磁铁。本发明的一种悬臂梁式半主动吸振器,仅需单个安装点、无闲置梁长度、具有高抗振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492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563553.3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轴系扭振对齿面摩擦力影响规律定量分析的实验装置。电机(1)安装于底座(14)上,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组件(2)与轴(5)的一端相连,轴(5)由前后轴承组件支撑,滚盘(11)固定于轴(5)上,滚盘(11)与摩擦片(10)接触,摩擦片(10)置于摩擦片支撑组件(12)上,摩擦片支撑组件(12)通过垂向力传感器(13)与杠杆组件(15)相连,杠杆组件(15)通过载荷组件(16)与底座(14)相连,横向力传感器(9)与摩擦片支撑组件(12)相连,齿盘(7)置于轴(5)的另一端,磁电传感器(6)与齿盘(7)相配合。本发明用于从实验角度来研究轴系扭转振动对齿面摩擦力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49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63553.3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轴系扭振对齿面摩擦力影响规律定量分析的实验装置。电机(1)安装于底座(14)上,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万向节组件(2)与轴(5)的一端相连,轴(5)由前后轴承组件支撑,滚盘(11)固定于轴(5)上,滚盘(11)与摩擦片(10)接触,摩擦片(10)置于摩擦片支撑组件(12)上,摩擦片支撑组件(12)通过垂向力传感器(13)与杠杆组件(15)相连,杠杆组件(15)通过载荷组件(16)与底座(14)相连,横向力传感器(9)与摩擦片支撑组件(12)相连,齿盘(7)置于轴(5)的另一端,磁电传感器(6)与齿盘(7)相配合。本发明用于从实验角度来研究轴系扭转振动对齿面摩擦力的影响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55925.2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7 ,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压电作动的液力主动隔振器。包括主油缸、密封端盖、输入活塞、压电片、输出活塞;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位于主油缸内,两个活塞之间连接有中部牵引弹簧;密封端盖上开有防尘气孔,密封端盖安装在主油缸上、用来封闭整个工作行程空间;压电片布置在输出活塞上表面中央位置,调控液压油的脉动压力;输入活塞上有阻尼孔;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之间充满液压油,构成阻尼器的能量耗散结构。与传统的压电堆相比,本发明取消了杠杆机构,固体和液体直接耦合传递控制力和输入力。与管流脉动主动控制装置相比,本发明多设计了一个输出活塞,将液体力再次转化为固体力,控制目标和控制算法均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122322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25450.2
申请日:2011-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真实机械系统用一组自适应滤波器来表示,白噪声信号分别输入真实机械系统和自适应滤波器,采集真实机械系统和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将真实机械系统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作差。使用该误差信号对自适应滤波器进行调整,直至误差收敛至最小值,得到真实机械系统的自适应模型;未知载荷作用于真实机械系统得到真实输出,初始载荷作用于系统自适应模型得到输出信号。真实机械系统的真实输出与系统自适应模型的输出信号作差得误差信号,使用所述误差信号自适应调整初始载荷直至误差信号收敛至某一固定值,得到实际真实机械系统动载荷的最佳估计。本发明的方法识别速度快,且适用于非平稳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35002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4301.7
申请日:2013-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延迟逆系统的动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选取长度为l的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模拟机械系统的延迟逆模型,以白噪声信号fw(n)作为机械系统h(n)的输入,采集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xw(n),将xw(n)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为fo(n),对fw(n)进行延迟处理,获得延迟信号fd(n),取fd(n)与自适fo(n)的差值,作为误差信号e(n),以e(n)调整自适应滤波器权系数W(n),直至e(n)的均方值收敛,此时W(n)即为机械系统延迟逆模型时域特性的最佳估计,从而得到机械系统的自适应延迟逆模型;采集h(n)在实际载荷f(n)作用下的响应信号xa(n),xa(n)作为自适应延迟逆模型的输入,得自适应延迟逆模型的输出信号fa(n),此时的fa(n)即为f(n)的最佳延迟估计。本发明适用于任意机械系统,无论原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还是非最小相位系统,均能获得稳定的延迟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37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239179.7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L1/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机脚的动态传递力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螺栓、螺母将设备机脚固定在安装基础上,设备机脚和安装基础之间安装第一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螺母和设备机脚之间安装第二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启动设备,通过第一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获取设备机脚直接传递到安装基础上的力,通过第二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获取设备机脚通过螺栓传递到基础上的力;测量上下两个传感器所测力信号间的相位差,从而获得机脚输出的合力。本发明的测量精度远高于目前通用的单传感器测量法的测量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34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55925.2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7 ,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压电作动的液力主动隔振器。包括主油缸、密封端盖、输入活塞、压电片、输出活塞;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位于主油缸内,两个活塞之间连接有中部牵引弹簧;密封端盖上开有防尘气孔,密封端盖安装在主油缸上、用来封闭整个工作行程空间;压电片布置在输出活塞上表面中央位置,调控液压油的脉动压力;输入活塞上有阻尼孔;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之间充满液压油,构成阻尼器的能量耗散结构。与传统的压电堆相比,本发明取消了杠杆机构,固体和液体直接耦合传递控制力和输入力。与管流脉动主动控制装置相比,本发明多设计了一个输出活塞,将液体力再次转化为固体力,控制目标和控制算法均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12952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62980.4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真实机械系统逆模型用一组一定阶数的自适应滤波器来表示,白噪声激励信号输入真实机械系统,采集真实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以真实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采集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白噪声激励信号与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信号作差,为误差信号,以上述误差信号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直至误差收敛,从而得到真实机械系统的自适应逆模型;实际载荷作用于真实机械系统得到真实输出,将真实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自适应滤波器,得到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即为真实机械系统实际动载荷的最佳估计。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收敛快、对非平稳激励的识别精度也较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