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80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47260.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H01M8/04992 , H01M8/04298 , G06F17/11 , G01R31/367 , G01R31/37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分析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目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气体流量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根据等效电路模型、气体流量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构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模拟电堆启动得到目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结果和温度变化结果;根据输出电压变化结果和温度变化结果得到目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分析结果。由此,解决了基于电化学模型的建模适用场景局限,建模精度较低的问题,适用场景广泛,建模精度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5691.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00 , H02J3/38 , F03D9/00 , F03D9/17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电化学储能的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扩稳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包含耦合电化学储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电网日前运行模型,其中,包含耦合电化学储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电化学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将电网日前运行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得到混合储能电站的日前运行计划。由此,解决了在呈现“双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压缩机较窄的输入功率范围并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的新能源并网要求的灵活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15648.X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24 , G06F17/10 , H01M8/04298 , H01M8/0499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构网型氢燃料电池储能并网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构网型氢燃料电池模型及控制原理,在现有构网型氢燃料电池控制环节中引入转动惯量自适应控制策略,提出以对数函数为基础的转动惯量计算方式,消除了自适应过程中由于转子频率变化不平稳造成的转动惯量的尖刺现象,通过转动惯量自适应调节来削弱构网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超调与振荡,改善构网型氢燃料电池系统输出频率和功率的动态响应能力。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构网型氢燃料电池系统转动惯量曲线变化对输出频率与动态性能的影响,无法精确改善系统的超调与振荡,难以提升系统输出频率和功率的动态响应能力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58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15675.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扩稳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的变压比动态模型;基于变压比动态模型和模糊PID控制理论,建立包含防喘阀控制的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功率跟踪模型;建立包含防喘阀控制的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功率跟踪模型的PID数据集,以对预先构建的控制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扩稳性能神经网络模型;向扩稳性能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的实时状态变量,以获得PID控制参数对包含防喘阀控制的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侧功率跟踪模型进行参数更新。由此,解决了现有通过在储气库中设计防喘阀抑制喘振工况的方法,导致电力系统效率下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15674.2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5/01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图论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能效提升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目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冷热电三联供的综合能效指标,其中,目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多级压缩机、多级换热器、多级回热器、多级透平机、储热库和储气库;基于综合能效指标,对目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以建立基于图论的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效分析模型;根据基于图论的压缩空气储能综合能效分析模型将目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能效最大化,以获得目标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对应运行参数。由此,解决了目前压缩空气储能的能效较低,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615651.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15/00 , H02J3/38 , C25B9/65 , C25B1/04 , C25B15/02 , H01M8/0656 , G06N3/1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风电制氢的混合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集成风电机组、碱性电解槽、储氢罐、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并对其进行数学建模,以分析各组件的能流转换关系;采用VMD算法优化风电功率分配,确保并网稳定性;结合改进的NSGA‑II算法,对储能系统容量进行多目标优化,平衡经济性和可靠性;构建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实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高效运行,从而提高风电利用率,为风电制氢系统提供创新的容量配置和运行策略。由此,解决了风电输出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电网稳定性较差,且现有的风电制氢系统的系统容量配置不合理、运行策略灵活性较差、经济性分析较为片面等,极大影响风电制氢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15653.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计算目标电‑氢混合储能系统的前期准备阶段成本、项目运营中成本和末期残值;通过前期准备阶段成本、项目运营中成本和末期残值构建目标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对应的平准化成本模型,并确定目标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对应的目标函数、功率平衡约束和运行状态约束;基于目标函数、功率平衡约束和运行状态约束,构建储能容量配置模型,以根据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对目标电‑氢混合储能系统进行容量分配。由此,解决了现有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容量分配精细化程度较低,使得储能无法满足电网需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41396.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0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多级压缩机动态仿真方法,方法包括:根据多级压缩机静态热力学模型和级间换热器静态热力学模型构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侧静态热力学模型框架;将预先训练的LSTM神经网络嵌入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侧静态热力学模型框架,并在嵌入完成后进行系统动态过程中的实时变工况非线性特性仿真,其中,预先训练的LSTM神经网络由压缩机组特性数据集对预设的LSTM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由此,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级压缩机在变工况下难以准确仿真和优化动态性能的问题,通过动态仿真方法提高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变工况下的性能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85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50735.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水集团化德风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安徽佑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平侧附有换热子系统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透平子系统、换热子系统和第一换热器,透平子系统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第一透平机,换热子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一冷却器,第一压缩机用于压缩第二介质,且第一冷却器连接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侧,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连接在两个第一透平机之间,第二换热通道连接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侧和第一冷却器之间。由此,通过设置换热子系统,以使得经过第一压缩机压缩后的第二介质可以在第一换热器处与第一换热通道中的第一介质进行换热,提高第一介质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透平子系统的做功量、提高透平子系统的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1256.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用多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调控方法,包括盐穴储气室,盐穴储气室的入口端连接多级压缩装置和第一热交换器,盐穴储气室的出口端连接多级膨胀发电装置和第二热交换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的储热液体出口端经高温罐、第二热交换装置和低温罐连接至第一热交换器的储热液体入口端;盐穴储气室和高温罐分别连接基于庞压卡材料的压力势能‑热能耦合转化装置,压力势能‑热能耦合转化装置用于在压力升高时释放热能,同时在压力降低时吸收热能。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需要进行跨月甚至跨季度储能时,通过压‑热转换装置利用多余压缩空气势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改善提升势能出力,提高系统效率与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