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富岩盐相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27368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811082360.5

    申请日:2018-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富岩盐相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高镍正极材料包括高价态过渡金属M掺杂的LiNi1‑x‑yCoxNyO2基体和包覆在基体表面的NiO型岩盐层,高价态过渡金属M为+4~+6价的过渡金属,NiO型岩盐层的厚度为4‑50nm;制备方法包括:将Ni1‑x‑yCoxNy(OH)2前驱体、纳米级高价态过渡金属M化合物与锂化合物混合,在氧化气氛下高温焙烧即得。在本发明所提供的高镍正极材料中,由于体相掺杂形成较强的M‑O键,有助于提高其结构稳定性;材料表面的岩盐相能抑制电解液的侵蚀,减缓循环过程中的相转变速度,抑制材料表面阻抗的增加,两者协同对其在电池正极的应用中循环性能提升显著。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45976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65565.1

    申请日:2019-08-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锂离子电极正极材料,在高镍材料基础上进行适宜量的Mo、W共掺杂,得到Mo、W共掺杂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利用两者的协同效应,一方面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大幅度提高材料高倍率性能,同时也优化材料内部结构,形成较强的Mo-O、W-O键,稳定材料结构,有助于提高材料循环性能,使得所述正极材料在Mo、W的共掺杂量小于0.01的低含量掺杂下,相对于传统单一掺杂Mo或W的材料,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长循环性能,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