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27163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0980117413.5
申请日:2009-05-14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4 , C25D3/38 , C25D3/54 , C25D5/10 , C25D5/12 , C25D5/48 , C25D7/10 , C25D11/04 , C25D11/26 , F16C33/12 , F16C33/122 , F16C2204/10 , F16C2204/20 , F16C2204/36 , F16C2204/44 , F16C2204/52 , F16C2223/70 , F16C2360/22 , Y10T428/12569 , Y10T428/129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金属衬钢板(1)的表面结合滑动轴承合金层(3),然后通过电镀,在滑动轴承合金层(3)上被覆Bi系贴面层(10)的方法,该方法中,电镀时,Bi不会在金属衬钢板(1)上置换、析出。所述方法是在Bi系贴面层(10)电镀之前的阶段,在金属衬钢板(1)的至少背面形成比Bi系贴面层(10)电化学上高级的金属(2)、在电化学上比Bi系贴面层低级且钝化的金属(2)或者树脂被膜(4)。
-
公开(公告)号:CN105247229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80072839.X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201 , B32B15/00 , B32B15/04 , B32B27/00 , B32B27/06 , B32B2307/50 , B32B2307/746 , C08G73/14 , C08K2003/3009 , C09D159/00 , C09D161/06 , C09D179/08 , C10M125/00 , C10M2201/041 , C10M2201/061 , C10M2201/062 , C10M2201/065 , C10M2209/003 , C10M2213/062 , C10M2217/0443 , C10M2221/003 , C10N2230/06 , C10N2240/02 , C10N2250/141 , F16C9/00 , F16C9/02 , F16C17/02 , F16C17/022 , F16C33/103 , F16C33/106 , F16C33/206 , F16C33/208 , F16C2202/54 , F16C2208/02 , F16C2223/42 , F16C2240/60 , F16C2360/22 , C08K3/30 , C08K3/34
Abstract: 滑动构件具有:具有指定形状并由合金形成的衬层;以及覆盖层,该覆盖层由树脂形成在所述衬层的与配对轴滑动接触的内周面上。该覆盖层在从所述配对轴的轴向方向上的每个边缘的指定范围内具有隆起部分,该隆起部分的高度大于非指定范围的区域中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3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480020890.0
申请日:2014-02-14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95 , B32B15/00 , B32B27/00 , B32B27/06 , B32B2307/50 , B32B2307/746 , C08G73/14 , C08K3/04 , C08K3/34 , C08L63/00 , C09D159/00 , C09D161/06 , C09D179/08 , C10M125/00 , C10M2201/041 , C10M2201/061 , C10M2201/062 , C10M2201/065 , C10M2201/066 , C10M2209/003 , C10M2213/062 , C10M2217/003 , C10M2217/044 , C10M2221/003 , C10N2230/06 , C10N2240/02 , C10N2250/141 , F16C9/00 , F16C17/022 , F16C23/041 , F16C33/201 , F16C33/206 , F16C2208/02 , F16C2240/50 , F16C2360/22
Abstract: 轴承(13)包括:衬层(17),该衬层(17)由具有预定形状的合金形成并具有倒角部分(25);以及覆盖层(19),该覆盖层(19)由树脂形成在衬层(17)的内周面上并且覆盖倒角部分(25)的至少一部分,该内周面在配合轴上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97070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80103025.1
申请日:2009-01-22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 , B22F1/0003 , B22F3/1017 , C22C1/0425 , C22C9/00 , C22C9/02 , F16C2204/12 , F16C2204/18 , F16C2360/42
Abstract: 在Cu-Bi-In系铜合金滑动材料中,通过形成尽可能纯的Bi软质相,从而提高耐烧接性和耐磨耗性。使用由Cu-In系Cu基合金粉末和Cu-Bi系Cu基合金粉末构成的混合粉末。设定烧结条件,使得Bi向Cu-Bi系Cu基合金粉末的粒子外移动,形成不含In的Bi晶粒边界相,并且In由Cu-In系Cu基合金粉末向Cu-Bi系Cu基合金粉末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321202A
公开(公告)日:2001-11-07
申请号:CN00801924.X
申请日:2000-07-07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3C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2 , C23C4/04 , C23C4/08 , F16C2204/20 , Y10T428/12063 , Y10T428/12736 , Y10T428/12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发挥铜合金和铝合金的性能,并具有优良耐磨性和耐发热胶着性的复合材料。通过喷镀,可以制成一种由至少含有未熔化相的铜或第1铜合金(例如Cu-Pb合金)和至少含有熔化相的铝或第1铝合金(例如Al-Si合金)构成的铜-铝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31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80113674.X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9/00 , F16C17/022 , F16C17/246 , F16C33/046 , F16C33/1065 , F16C2240/42 , F16C2360/22
Abstract: 滑动轴承(5)由一对对开轴承(11、12)构成,在它们的对接面(11B、12B)的邻接位置设有挤压退让隙(11E、12E)。另外,在上述对接面(11B、12B)的内方的边缘部形成倒角部(11D、12D),另外,在倒角部(11D、12D)的中央侧形成集尘兜(15)。上述挤压退让隙(11E、12E)与处于它们的邻接位置的滑动面(13)构成的相对的角度(α)设定在0.69°以上。润滑油内的杂质(14)从挤压退让隙(11E、12E)的侧部开口顺利地排出到外部,难以进入到滑动面(13)。与以往相比,能够提供耐烧结性优良的滑动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01668870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880005086.X
申请日:2008-02-13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2 , B22F2998/10 , C22C1/0425 , C22C9/00 , C22C9/06 , C22C32/0089 , F16C33/121 , F16C2204/18 , B22F3/1007 , B22F2201/013 , B22F3/115 , B22F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含Pb的铜基烧结滑动材料,其按质量%计含有Bi0.5~15.0%和In 0.3~15.0%,其余部分包含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Cu、Bi、In的存在形态包括:含In的Cu基质、Bi相、和存在于Cu基质内与Bi相的边界的In浓化区域;所述不含Pb的铜基烧结滑动材料通过Bi相发挥磨合性,且通过In浓化区域发挥低凝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310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80113674.X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9/00 , F16C17/022 , F16C17/246 , F16C33/046 , F16C33/1065 , F16C2240/42 , F16C2360/22
Abstract: 滑动轴承(5)由一对对开轴承(11、12)构成,在它们的对接面(11B、12B)的邻接位置设有挤压退让隙(11E、12E)。另外,在上述对接面(11B、12B)的内方的边缘部形成倒角部(11D、12D),另外,在倒角部(11D、12D)的中央侧形成集尘兜(15)。上述挤压退让隙(11E、12E)与处于它们的邻接位置的滑动面(13)构成的相对的角度(α)设定在0.69°以上。润滑油内的杂质(14)从挤压退让隙(11E、12E)的侧部开口顺利地排出到外部,难以进入到滑动面(13)。与以往相比,能够提供耐烧结性优良的滑动轴承。
-
公开(公告)号:CN100422379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510071436.0
申请日:2000-07-07
Applicant: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3C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2 , C23C4/04 , C23C4/08 , F16C2204/20 , Y10T428/12063 , Y10T428/12736 , Y10T428/12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发挥铜合金和铝合金的性能,并具有优良耐磨性和耐发热胶着性的复合材料。通过喷镀,可以制成一种由至少含有未熔化相的铜或第1铜合金(例如Cu-Pb合金)和至少含有熔化相的铝或第1铝合金(例如Al-Si合金)构成的铜-铝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