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77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97713.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F18/2413 , G06F18/10 , G06F18/214 , H03F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维度加权K近邻算法的数字预失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对当前原始信号U’进行分类,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信号元素归为一类、共构成了N路,并为每一路信号配备了针对于该路信号的、训练好的预失真改进模型,处理得到N路当前预失真信号,并反向合成为总预失真信号X,再通过目标功率放大器处理得到当前放大信号Y。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局限性、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输出的放大信号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更强的信号质量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6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4631.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R31/392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5 , H01M10/613 , H01M10/42 , H01M10/633 , H01M10/48 , H01M10/625 ,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R31/3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况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时空融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目标动力电池的历史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分别从时间特征角度、空间特征角度由历史状态数据中提取出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进而从时间角度、空间角度预测未来的时间、空间两类状态数据;最后基于预测模型的方差,计算出两类预测状态数据的最佳加权系数,并将两类状态数据进行加权,实现时空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值;经过仿真对比,本发明的预测效果比只考虑时间角度的预测方法更贴近真实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33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56640.X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4L67/1012 , H04L67/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延迟感知和负载均衡的计算任务调度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负载均衡控制系统和控制器。该方案先获取集群内每个节点的响应时间以及各项评估指标的值。然后根据每个节点执行上一次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以及预设的极限负载延迟计算出对应节点的负载系数;并根据所有节点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值计算出各个节点的评价值进而生成一个候选节点列表。最后,根据服务请求发出的位置确定本地节点和边缘节点;并优先满足本地节点,在本地阶段超负荷时再从候选节点列表挑选最优的边缘节点分配任务。该方案解决现有调度方案对边缘计算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估计不足,调度效果不佳,对节点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5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56919.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4L67/12 , G08B21/16 , G08B17/10 , G08B21/22 , G08B21/20 , G08B21/18 , G08B13/196 , G08B5/38 , G07C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防系统,包括测控端、执行端、控制端、应用端。控制端分析测控端采集的各种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依据不同的决策控制执行端去执行相应的动作。应用端显示测控端采集的各种数据、控制端的各种控制状态,还用于对控制端下发各种指令,控制控制端对测控端、执行端做相应的动作。本发明通过将家庭内部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实现相对应的控制和监测,并采集精准度更高的数据,实时上传到网络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远程和进程监测和控制的目的。本发明能够保证数据在远程或者进程传输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完善的信息终断,能够适用于多种操作平台,无论在手机或者平板中都可以实现检测和控制的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