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77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80094275.7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受电要素的受电控制方法,在经由电力供给基站(10)向包含多个受电要素(EV)在内的负载组(11)供给电能的电力系统中,对受电要素(EV)接收的要素受电电力进行控制。在受电控制方法中,获得从能够经由电力供给基站(10)传输至整个负载组(11)的总送电电力的最大值减去总送电电力的当前值得到的差值电力,对差值电力乘以受电要素(EV)的优先级而计算出要素差值电力,对上次要素受电电力加上要素差值电力且减去基于要素受电电力的电力校正值从而更新要素受电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70142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3942.7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H01M8/04089 , H01M8/04104 , H01M8/04201 , H01M8/04231 , H01M8/0432 , H01M8/04388 , H01M8/04589 , H01M8/04604 , H01M8/04746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Y02E60/5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压力调节阀,其控制负极气体的压力;以及放气阀,其构成为能够将开口面积以至少两个梯级进行变更,控制排出负极排气的量,该燃料电池系统还具备:脉动运转控制单元,其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控制,使得负荷高时的燃料电池内的负极气体压力比负荷低时的燃料电池内的负极气体压力高,并且在规定的负荷下使燃料电池内的负极气体压力周期性地增减;以及放气阀控制单元,其使下降过渡运转时使用的放气阀的开口面积比其它运转时使用的放气阀的开口面积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98607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30959.4
申请日:2011-06-2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41 , H01M8/04201 , H01M8/0476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在以往的燃料电池系统中,正极气体的配管系统为具备从排气线分支的排气分流线的结构,因此存在难以使系统构造小型化的问题。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气体供给路径(2),其向燃料电池(1)供给反应用气体;加湿器(3),其用于加湿反应用气体;第一气体排出流路(4A),其从燃料电池(1)的第一气体排出口(1A)经由加湿器(3)通至外部;以及第二气体排出流路(4B),其从燃料电池(1)的第二气体排出口(1B)通至外部,并且,该燃料电池系统还具备流量控制单元(5),该流量控制单元(5)针对第一气体排出流路(4A)和第二气体排出流路(4B)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排出气体的流量,通过设为上述燃料电池系统,来将燃料电池(1)与加湿器(3)之间缩短,从而实现系统构造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647301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03808258.6
申请日:2003-03-1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池添圭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13 , H01M8/0221 , H01M8/0226 , H01M8/0245 , H01M8/0258 , H01M8/240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Y10T83/0586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有阳极(3)、阴极(5)和被阳极和阴极夹住的膜电解质(4),两个隔板(1、7)、第一集流体(2)和第二集流体(6)。将各具有平板状多孔体的这两个隔板(1、7)设置成夹住两个电极。这两个隔板可透过水。在阳极和一隔板之间设置第一集流体(2),该第一集流体形成允许燃料气体流动的第一气体通道。在阴极和另一隔板之间设置第二集流体(6),该第二集流体形成允许气态氧化剂流动的第二气体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35977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80094275.7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受电要素的受电控制方法,在经由电力供给基站(10)向包含多个受电要素(EV)在内的负载组(11)供给电能的电力系统中,对受电要素(EV)接收的要素受电电力进行控制。在受电控制方法中,获得从能够经由电力供给基站(10)传输至整个负载组(11)的总送电电力的最大值减去总送电电力的当前值得到的差值电力,对差值电力乘以受电要素(EV)的优先级而计算出要素差值电力,对上次要素受电电力加上要素差值电力且减去基于要素受电电力的电力校正值从而更新要素受电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986072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80030959.4
申请日:2011-06-2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41 , H01M8/04201 , H01M8/0476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在以往的燃料电池系统中,正极气体的配管系统为具备从排气线分支的排气分流线的结构,因此存在难以使系统构造小型化的问题。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1);气体供给路径(2),其向燃料电池(1)供给反应用气体;加湿器(3),其用于加湿反应用气体;第一气体排出流路(4A),其从燃料电池(1)的第一气体排出口(1A)经由加湿器(3)通至外部;以及第二气体排出流路(4B),其从燃料电池(1)的第二气体排出口(1B)通至外部,并且,该燃料电池系统还具备流量控制单元(5),该流量控制单元(5)针对第一气体排出流路(4A)和第二气体排出流路(4B)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排出气体的流量,通过设为上述燃料电池系统,来将燃料电池(1)与加湿器(3)之间缩短,从而实现系统构造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529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8442.0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04 , H01M8/04201 , H01M8/04388 , H01M8/04402 , H01M8/04447 , H01M8/04462 , H01M8/04619 , H01M8/04753 , H01M8/04798 , H01M2008/1095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包含负载和与负载连接的燃料电池堆,通过向该燃料电池堆供给阳极气体和阴极气体,从而对应于负载进行发电,该燃料电池系统包含有:压力设定部,其在该负载较高时,与该负载较低时相比,将阳极气体的压力设定得较高;滞留点判定部,其对应于燃料电池堆的发电状态,判定氮气滞留点是否残留在燃料电池堆内的反应流路中;以及运转控制部,其在氮气滞留点残留的状态下,在要求负载下降时,禁止降低阳极气体的压力而进行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25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65710.7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H01M8/04164 , H01M8/04373 , H01M8/04388 , H01M8/04738 , H01M8/0475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与含氢气体的流量的增减无关地使排出含氢气体良好地循环,并且使系统简化和小型化。本发明是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单元(11),其通过使含氢气体和含氧气体先彼此分离然后再合流来进行发电;供给通路(20a),其配置有喷射器(22),其中所述喷射器(22)使从电池单元(11)排出的排出含氢气体再循环至电池单元(11);以及旁路通路(20b),其使向着电池单元(11)流动的含氢气体绕过喷射器(22)。该燃料电池系统的特征在于:在要供给至电池单元(11)的含氢气体的流量小于预定流量的情况下,使该含氢气体流经配置有喷射器(22)的供给通路(20a),但在该含氢气体的流量大于预定流量的情况下,使该含氢气体流经旁路通路(20b)。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68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80044713.2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97 , H01M8/04388 , H01M8/04753 , Y02E60/50
Abstract: 无论含氢气体的流量增减都能够使含排氢气体良好地循环并且将系统简化来实现小型化。燃料电池系统配置有单电池部件(11)和回流单元,该单电池部件(11)通过使含氢气体与含氧气体相分离地流动接触来进行发电,该回流单元用于使从该单电池部件(11)排出的含排氢气体回流至该单电池部件(11),该燃料电池系统具有:流量判断单元(C1),其判断被输送至上述单电池部件(11)的含氢气体是否小于规定的流量;以及气体输送压力变动单元(C2),其在判断为被输送至该单电池部件的含氢气体小于规定的流量时使该含氢气体的压力增减变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09828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80043508.4
申请日:2011-09-01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8/04225 , H01M8/04231 , H01M8/04462 , H01M8/04753 , H01M8/242 , H01M8/2483 , Y02E60/50
Abstract: 负极气体非循环型的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堆,其是层叠多个燃料电池单元而构成的;缓冲罐,其用于将从燃料电池堆排出的负极排气所包含的杂质气体排出到外部;杂质气体浓度检测部,其检测缓冲罐的内部的杂质气体浓度;以及负极气体供给器,其向燃料电池堆供给负极气体。在利用负极气体供给器使供给压力脉动来将燃料电池堆内的杂质气体加压输送至缓冲罐时进行如下启动控制:根据由杂质气体浓度检测部检测出的缓冲罐内的杂质气体浓度,利用负极气体供给器使供给负极气体时的脉动压力和脉动周期中的至少一方发生变化。根据上述燃料电池系统,能够在启动时确保燃料电池堆内的氢气浓度并去除杂质气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