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结构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99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180004686.6

    申请日:2011-07-08

    Abstract: 内部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11)的、具有长度方向的平板状的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分别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设置电气串联连接的多个发电元件部(A)。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分别形成多个凹部(12)。各凹部(12)为周向封闭的四个侧壁和底壁所划分的长方体状凹陷。即,支承基板(10)中分别形成包围各凹部(12)的框体。在各凹部(12)埋设有对应的发电元件部(A)的燃料极(20),在各燃料极(20)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凹部(21b)埋设有对应的连接体(30)这样,提供一种“横条型”的燃料电池的结构体,当支承基板受到外力时支承基板不容易变形、且燃料极和电连接部之间的电子传导性较高。

    燃料电池的结构体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9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04686.6

    申请日:2011-07-08

    Abstract: 内部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11)的、具有长度方向的平板状的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分别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设置电气串联连接的多个发电元件部(A)。支承基板(10)的上下表面,在长度方向相距规定的间隔分别形成多个凹部(12)。各凹部(12)为周向封闭的四个侧壁和底壁所划分的长方体状凹陷。即,支承基板(10)中分别形成包围各凹部(12)的框体。在各凹部(12)埋设有对应的发电元件部(A)的燃料极(20),在各燃料极(20)的外侧面所形成的凹部(21b)埋设有对应的连接体(30)这样,提供一种“横条型”的燃料电池的结构体,当支承基板受到外力时支承基板不容易变形、且燃料极和电连接部之间的电子传导性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