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84275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0980126783.5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225 , C23C14/024 , C23C14/205 , G02B5/3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出高偏振光分离能力且提高了短波长范围的透射率的线栅型偏振器以及可容易地制造该线栅型偏振器的方法。该线栅型偏振器(10)包括:透光性基板(14),该透光性基板(14)的表面以相互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距的方式形成有多条凸条(12);基底层(22),该基底层(22)至少存在于该凸条(12)的顶部,由金属氧化物形成;金属细线,该金属细线由位于该基底层(22)的表面上并且至少存在于凸条(12)的顶部的金属层(24)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85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9379.9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38/06 , B32B37/12 , B32B2037/243 , B32B2038/0076 , B32B2309/105 , B32B2457/20 , C09K19/3852 , G02B5/3016 , Y10T428/24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2层以上的高分子液晶层的新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一高分子液晶层、第二透明树脂层和第二高分子液晶层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在与模具接触的状态下使固化性树脂固化的同时通过模具的转印形成具有液晶取向性的表面,从而形成第一透明树脂层,接着在第一透明树脂层的具有液晶取向性的表面上形成固化性液晶单体或交联性高分子液晶的层,在使液晶取向了的状态下使其固化或交联而形成第一高分子液晶层,再在第一高分子液晶层侧通过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形成第二透明树脂层和第二高分子液晶层,且形成第二透明树脂层时使其表面的液晶取向方向与第一透明树脂层表面的液晶取向方向不同。层叠体包括与第一高分子液晶层相接的表面具有液晶取向性的第一透明树脂层、第一高分子液晶层、与第二高分子液晶层相接的表面具有与第一透明树脂层表面不同的方向的液晶取向性的第二透明树脂层和第二高分子液晶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75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80018560.4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C23C14/08 , C23C14/14 , G02F1/1335 ,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 C23C14/0021 , C23C14/081 , C23C14/18 , C23C14/20 , C23C14/225 , C23C14/24 , G02F2001/133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制造偏振度和p偏振光透射率高、且一面的s偏振光反射率高而另一面的s偏振光反射率低的线栅型偏振器的方法,以及亮度高、对比度下降得以抑制的液晶显示装置。线栅型偏振器10的制造方法中,线栅型偏振器10具备:多根凸条12介以平坦部13相互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距形成于表面的透光性基板14、和包覆凸条12的第一侧面16的由金属层22和金属氧化物层21构成的第一包覆层20,第一包覆层20的从凸条12的一半高度位置到底部为止的包覆厚度的最大值小于从凸条12的一半高度位置到顶部19为止的包覆厚度的最大值;线栅型偏振器10的制造方法中,蒸镀铝而形成金属层22,以在金属氧化物层21上产生氧缺陷的方式于氧的存在下蒸镀铝而形成金属氧化物层21。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697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45518.7
申请日:2010-10-07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偏光度及p偏振光透过率较高、背面s偏振光反射率较低的线栅型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该线栅型偏振片(10)包括透光性基板(14)和第1金属层(20),在该透光性基板(14)上形成有多个从底部朝向顶部宽度逐渐变窄的凸条(12),该凸条(12)隔着形成在该凸条(12)之间的平坦部(13)相互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距地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4)的表面上,该第1金属层(20)由覆盖凸条(12)的侧面的金属构成,从凸条(12)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位置至底部的覆盖厚度的最大值小于从凸条(12)的二分之一高度的位置至顶部(19)的覆盖厚度的最大值;该线栅型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如下:从与第1侧面(16)一侧形成满足的角度的方向蒸镀金属,接着从形成满足的角度的方向蒸镀金属,从而形成第1金属层(20)。
-
公开(公告)号:CN102834750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80018560.4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C23C14/08 , C23C14/14 , G02F1/1335 , G02F1/133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 C23C14/0021 , C23C14/081 , C23C14/18 , C23C14/20 , C23C14/225 , C23C14/24 , G02F2001/133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制造偏振度和p偏振光透射率高、且一面的s偏振光反射率高而另一面的s偏振光反射率低的线栅型偏振器的方法,以及亮度高、对比度下降得以抑制的液晶显示装置。线栅型偏振器10的制造方法中,线栅型偏振器10具备:多根凸条12介以平坦部13相互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距形成于表面的透光性基板14、和包覆凸条12的第一侧面16的由金属层22和金属氧化物层21构成的第一包覆层20,第一包覆层20的从凸条12的一半高度位置到底部为止的包覆厚度的最大值小于从凸条12的一半高度位置到顶部19为止的包覆厚度的最大值;线栅型偏振器10的制造方法中,蒸镀铝而形成金属层22,以在金属氧化物层21上产生氧缺陷的方式于氧的存在下蒸镀铝而形成金属氧化物层21。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479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2502.0
申请日:2009-04-02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 G02F1/133536 , G02F2001/133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可见光范围内对从正面侧入射的光显示出高偏振度、高p偏振光透射率和高s偏振光反射率,并且对从背面侧入射的光显示出低s偏振光反射率的线栅型偏振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线栅型偏振器(10)具有以间距(Pp)形成于透光性基板(14)的表面的凸条(12),凸条(12)的上表面(16)、第一侧面(18)、第二侧面(20)这共计3个面被金属细线(22)被覆,满足下述条件:(a)被覆第一侧面(18)的金属细线(22)的厚度Dm1和被覆第二侧面(20)的金属细线(22)的厚度Dm2在20以下;(b)被覆上表面(16)的金属细线(22)的厚度Hm和凸条(12)的高度Hp满足40nm≤Hm≤0.5×Hp;(c)Dm1、Dm2、Pp和凸条(12)的宽度Dp满足Dm1+Dm2≤0.4×(Pp-Dp)。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478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2453.0
申请日:2009-04-06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 G02F1/133536 , G02F2001/133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容易地制造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出高偏振光分离能力且提高了短波长范围的透射率的线栅型偏振器的方法。通过满足条件(A)~(F)的蒸镀法在表面形成有多条凸条(12)的透光性基板(14)上形成基底层(22)、第一金属细线(24)和第二金属细线(30)。(A)从成角度θL的方向对凸条(12)的上表面(16)和第一侧面(18)蒸镀基底层材料;(B)从与条件(A)相反的成角度θR的方向对第一基底层(22a)的上表面和第二侧面(20)蒸镀基底层材料;(C)θL、θR为60°~90°;(D)基底层(22)的高度Hma1为1~20nm;(E)对基底层(22)的上表面和沟(26)的底面(28)蒸镀金属或金属化合物;(F)第一金属细线(24)的高度Hma2和凸条的高度Hp满足40nm≤Hma2≤0.9×Hp。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478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980112453.0
申请日:2009-04-06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 G02F1/133536 , G02F2001/1335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容易地制造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出高偏振光分离能力且提高了短波长范围的透射率的线栅型偏振器的方法。通过满足条件(A)~(F)的蒸镀法在表面形成有多条凸条(12)的透光性基板(14)上形成基底层(22)、第一金属细线(24)和第二金属细线(30)。(A)从成角度θL的方向对凸条(12)的上表面(16)和第一侧面(18)蒸镀基底层材料;(B)从与条件(A)相反的成角度θR的方向对第一基底层(22a)的上表面和第二侧面(20)蒸镀基底层材料;(C)θL、θR为60°~90°;(D)基底层(22)的高度Hma1为1~20nm;(E)对基底层(22)的上表面和沟(26)的底面(28)蒸镀金属或金属化合物;(F)第一金属细线(24)的高度Hma2和凸条的高度Hp满足40nm≤Hma2≤0.9×Hp。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23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80006885.6
申请日:2010-02-04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可见光范围显示出较高偏光度、较高p偏振光透过率和较高s偏振光折射率并且光学特性的角度依赖性较低、波长依赖性较低的线栅型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该线栅型偏振片(10)包括透光性基板(14)和金属层(20),在该透光性基板(14)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宽度从底部朝向顶部逐渐变窄的凸条(12),该多个凸条(12)以隔着形成在凸条(12)之间的平坦部(13)相互平行并且隔开规定的间距(Pp)的方式形成在该透光性基板(14)的表面上,该金属层(20)覆盖凸条(12)的第1侧面(16)的整个表面及与该侧面相邻的平坦部(13)的一部分,并且该金属层(20)覆盖上述凸条(12)的第2侧面(18)的一部分或者不覆盖上述凸条(12)的第2侧面(18);该线栅型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如下,即,从与上述凸条(12)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且相对于上述凸条(12)的高度方向朝向第1侧面(16)侧形成25°~40°的角度的方向,在蒸镀量为40nm~60nm的条件下蒸镀金属或者金属化合物,从而形成该金属层(20)。
-
公开(公告)号:CN102084275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80126783.5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225 , C23C14/024 , C23C14/205 , G02B5/3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可见光范围内显示出高偏振光分离能力且提高了短波长范围的透射率的线栅型偏振器以及可容易地制造该线栅型偏振器的方法。该线栅型偏振器(10)包括:透光性基板(14),该透光性基板(14)的表面以相互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距的方式形成有多条凸条(12);基底层(22),该基底层(22)至少存在于该凸条(12)的顶部,由金属氧化物形成;金属细线,该金属细线由位于该基底层(22)的表面上并且至少存在于凸条(12)的顶部的金属层(24)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