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2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140688.8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619 , H01M4/0442 , H01M4/926 , H01M8/04753 , H01M8/0488 , H01M8/0491 , H01M8/1004 , H01M8/045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输出检测方法。在燃料电池(16)的输出检测方法中,在进行了氧化工序之后进行测定工序。在氧化工序中,对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所含有的电极催化剂实施氧化处理。在测定工序中,以测定电流向电极催化剂被实施了氧化处理的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通电且测定燃料电池(16)的输出,其中,所述测定电流比燃料电池(16)的额定电流小。据此,能够高精度地获得燃料电池的输出的测定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1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670428.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使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增加的同时抑制碳酸气体的产生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具有正极集电体及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锂离子电池的正极的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包含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所述正极合剂相对于全重量而以9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的范围含有碳酸锂。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290712.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恢复的效果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充放电装置及存储介质。实施方式的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是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恢复的处理方法。该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具有将锂离子电池的SOC保持为处于10%~70%的范围的恒定值的工序。优选的是,所述工序中的SOC为SOC‑电压曲线的斜率成为极小值的值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57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1132296.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输出检测方法。在燃料电池(16)的输出检测方法中,在进行了还原工序之后进行测定工序。在还原工序中,对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中含有的电极催化剂实施还原处理。在测定工序中,以比燃料电池(16)的额定电流小的测定电流向对电极催化剂实施了还原处理的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通电来测定燃料电池(16)的输出。据此,能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测定燃料电池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133362.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619 , H01M4/926 , H01M8/04753 , H01M8/0488 , H01M8/0491 , H01M8/1004 , H01M8/045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输出检测方法。在燃料电池(16)的输出检测方法中具有电位差形成工序、保持工序和测定工序。在电位差形成工序中,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作为阳极侧气体,并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作为阴极侧气体,据此使两电极产生电位差。在保持工序中,以比燃料电池(16)的额定电流小的测定电流向产生电位差的两电极通电且将两电极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低于电极催化剂的还原电位。在测定工序中,在以测定电流进行通电且将两电极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低于电极催化剂的还原电位的状态下,将阴极侧气体切换为惰性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混合气体之后测定燃料电池(16)的输出。据此,能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测定燃料电池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5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132296.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输出检测方法。在燃料电池(16)的输出检测方法中,在进行了还原工序之后进行测定工序。在还原工序中,对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中含有的电极催化剂实施还原处理。在测定工序中,以比燃料电池(16)的额定电流小的测定电流向对电极催化剂实施了还原处理的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通电来测定燃料电池(16)的输出。据此,能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测定燃料电池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7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698494.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119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和活化装置。燃料电池(16)的活化方法在进行电压施加工序之后进行加湿工序。在电压施加工序中,一边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并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一边对燃料电池(16)施加在规定范围内上升和下降的循环电压。在加湿工序中,在使电压的施加停止的状态下,对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中的至少任一方供给含有水蒸气的加湿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0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290810.6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恢复的效果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充放电装置及存储介质。锂离子电池具有正极及负极,且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因负极处的锂离子残留而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反复进行多次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在内的循环。在第一工序中,通过充电而使锂离子电池的SOC为第一值(S1),该第一值(S1)是SOC‑电压曲线的斜率成为极小值时的SOC的值以下、且SOC‑电压曲线的斜率成为极小值的2倍时的SOC的值以上。在第二工序中,通过放电而使锂离子电池的SOC为比第一值小的第二值(S2)。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0698494.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119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和活化装置。燃料电池(16)的活化方法在进行电压施加工序之后进行加湿工序。在电压施加工序中,一边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并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一边对燃料电池(16)施加在规定范围内上升和下降的循环电压。在加湿工序中,在使电压的施加停止的状态下,对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中的至少任一方供给含有水蒸气的加湿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133362.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输出检测方法。在燃料电池(16)的输出检测方法中具有电位差形成工序、保持工序和测定工序。在电位差形成工序中,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作为阳极侧气体,并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作为阴极侧气体,据此使两电极产生电位差。在保持工序中,以比燃料电池(16)的额定电流小的测定电流向产生电位差的两电极通电且将两电极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低于电极催化剂的还原电位。在测定工序中,在以测定电流进行通电且将两电极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低于电极催化剂的还原电位的状态下,将阴极侧气体切换为惰性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混合气体之后测定燃料电池(16)的输出。据此,能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测定燃料电池的输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