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19196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52289.0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作为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通过简化的构成,降低在车辆受到冲击时施加于就座者的荷重的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连结侧边框架(15)的连结线(21),连结线(21)的中央部分以面向车用座椅(S)的前方延伸的方式弯曲,在车辆后面冲击,就座者面向车用座椅(S)的后方移动时,该面向前方延伸的部分按压在就座者的背部中胸椎所处位置的部分,减少该部分的后方移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27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49561.2
申请日:2008-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N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47 , B60N2/3065 , B60R7/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外形美观,并可有效地利用车身地板上方的空间。在后座(1A)上设置有座椅坐垫(11),该座椅坐垫能以设置在座椅靠背(12)侧的支轴(14c)为中心,朝立起状态的座椅靠背转动。该后座具有:收纳凹部(20),其形成于座椅坐垫的下护罩(19)上;盖体(30),其被安装成能以收纳凹部的后端部为支点进行转动,并将收纳凹部打开或关闭。收纳凹部以朝座椅坐垫的后方其深度逐渐变浅的方式被形成。支腿(15)以可相对于下护罩转动的方式设置在其上,该支腿呈“U”字状或大致呈“U”字状并沿车宽方向跨越盖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2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80019357.1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可变位的扶手中,能够防止由于扶手(特别是变位中心附近)与被安装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导致内部混入异物的车用座椅。涉及具备扶手(T)的车用座椅。第一轴(6c)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持于在多个引导部件(G、G)上形成的第一孔(71、81),同时,第二轴(6d)的两端部以沿第二孔(72、82)可移动的方式被插通。在扶手(T)的侧面侧与引导部件(G、G)之间具备至少覆盖第二孔(72、82)的一部分的板部件(9)。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841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80047873.6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N2/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28 , B60N2/4207 , B60N2/4221 , B60N2/4256 , B60N2/427 , B60N2/42745 , B60N2/68 , B60N2/80
Abstract: 提供一种作为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通过简化的构成,降低在车辆受到冲击时施加于就座者的荷重的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连结侧边框架(15)的连结线(21),连结线(21)的中央部分以面向车用座椅(S)的前方延伸的方式弯曲,在车辆后面冲击,就座者面向车用座椅(S)的后方移动时,该面向前方延伸的部分按压在就座者的背部中胸椎所处位置的部分,减少该部分的后方移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333672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080009770.2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1 , B60N2/06 , B60N2/3065 , B60N2/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确保搭载大件行李的空间。座椅装置(10)具有沿车宽方向并列设置的左后座椅(15)以及右后座椅(16),并具有使左后座椅向位于该左后座椅的前方的左脚部空间(17)移动的左前方移动机构(22)。移动到左脚部空间的左后座椅经由横向滑轨(28)移动到位于右后座椅的前方的右脚部空间(18)。
-
公开(公告)号:CN102333672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80009770.2
申请日:2010-02-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11 , B60N2/06 , B60N2/3065 , B60N2/3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能够确保搭载大件行李的空间。座椅装置(10)具有沿车宽方向并列设置的左后座椅(15)以及右后座椅(16),并具有使左后座椅向位于该左后座椅的前方的左脚部空间(17)移动的左前方移动机构(22)。移动到左脚部空间的左后座椅经由横向滑轨(28)移动到位于右后座椅的前方的右脚部空间(18)。
-
公开(公告)号:CN10771919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952289.0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作为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框架,通过简化的构成,降低在车辆受到冲击时施加于就座者的荷重的框架。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连结侧边框架(15)的连结线(21),连结线(21)的中央部分以面向车用座椅(S)的前方延伸的方式弯曲,在车辆后面冲击,就座者面向车用座椅(S)的后方移动时,该面向前方延伸的部分按压在就座者的背部中胸椎所处位置的部分,减少该部分的后方移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42827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680019357.1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可变位的扶手中,能够防止由于扶手(特别是变位中心附近)与被安装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导致内部混入异物的车用座椅。涉及具备扶手(T)的车用座椅。第一轴(6c)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持于在多个引导部件(G、G)上形成的第一孔(71、81),同时,第二轴(6d)的两端部以沿第二孔(72、82)可移动的方式被插通。在扶手(T)的侧面侧与引导部件(G、G)之间具备至少覆盖第二孔(72、82)的一部分的板部件(9)。
-
公开(公告)号:CN101952138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0880116269.9
申请日:2008-09-13
Applicant: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3065 , B60N2/3013 , B60N2/3072 , B60N2/3075 , B60N2/309 , B60N2002/948 , B60N2002/957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座椅具有在立起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变位的座椅靠背;在与上述座椅靠背正交的使用位置和与上述座椅靠背平行的收纳位置之间变位的座椅底部;当上述座椅底部变位到上述收纳位置时将上述座椅底部保持在上述收纳位置的锁定机构。当使上述座椅靠背移动至上述水平位置时,车辆座椅能够变形为上述座椅靠背和上述座椅底部重叠的下潜状态。在上述座椅底部上设置有当上述座椅底部变为下潜状态时与上述底板抵接并变位的检测杆,当上述检测杆变位时,上述锁定机构将上述座椅底部保持在上述收纳位置的功能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01386289B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0810149562.7
申请日:2008-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2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02 , B60R2022/021 , B60R2022/2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美观,而且可以使带扣座切实地返回到座椅坐垫上的带扣座保持结构。带扣座保持结构将带扣座部件保持在座椅坐垫(11)上,所述带扣座部件具有一端被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带和设置在固定带另一端上的带扣座,将在纵长方向上具有伸缩性、且具有规定宽度的束带(34)在其纵长方向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部处折返形成折返部(37),将束带(34)的纵长方向的两端部(35、36)在同一平面上沿束带宽度方向并列配置,并在该状态下将两端部(35、36)固定在座椅坐垫(11)的后端部,将固定带穿过形成于折返了的束带(34)之间的间隙(38),利用折返部卡止带扣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