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刚度高强度薄板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4346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780.4

    申请日:200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抗拉强度不低于590MPa且杨氏模量不低于225GPa的高刚度高强度薄板钢,该薄板钢以质量%计包括C:0.02~0.15%,Si:不超过1.5%,Mn:1.5~4.0%、P:不超过0.05%,S:不超过0.01%,Al:不超过1.5%,N:不超过0.01%以及Nb:0.02~0.40%,条件是C、N和Nb的含量满足0.01≤C+(12/14)×N-(12/92.9)×Nb≤0.06以及N≤C-(14/92.9)×(Nb-0.01),且余量基本上为铁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薄钢板的组织包含作为主相的铁素体相并具有面积比不低于1%的马氏体相。

    深冲性优良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3042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80022331.X

    申请日:2004-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冲性优良的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具有对于汽车用钢板等的使用有效的拉伸强度(TS)为440MPa以上的高强度和高r值(平均r值≥1.2)。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10~0.050%、Si:1.0%以下、Mn:1.0~3.0%、P:0.005~0.1%、S:0.01%以下、Al:0.005~0.5%、N:0.01%以下、Nb:0.01~0.3%,并且,钢中的Nb和C的含量满足以下关系:(Nb/93)/(C/12)=0.2~0.7,余量实质上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还具有包含面积率为50%以上的铁素体相和面积率为1%以上的马氏体相的钢组织,且平均r值为1.2以上。

    高刚度高强度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9805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80003779.1

    申请日:2005-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抗拉强度不小于590MPa,且杨氏模量不小于230GPa的高刚度高强度薄钢板,其以质量%计包含C:0.02~0.15%,Si:不超过1.5%,Mn:1.0~3.5%,P:不超过0.05%,S:不超过0.01%,Al:不超过1.5%,N:不超过0.01%,Ti:0.02~0.50%,条件是C、N、S和Ti的含量满足下述关系:Ti*=Ti-(47.9/14)×N-(47.9/32.1)×S≥0.01%以及0.01%≤C-(12/47.9)×Ti*≤0.05%。其余基本上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钢板的组织包含作为主相的铁素体相并具有面积比不小于1%的马氏体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