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12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2699.0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6 , C02F3/34 , H01M8/04858 ,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100),其具备:给排室(1),用于供给和排出电解液(4);负极(6),其浸渍于电解液中,在表面保持着电流生成菌;以及正极(5),其浸渍于电解液中,至少一部分在气相(10)中露出,在除露出于气相中的部分以外的表面保持着硝化菌。而且正极的除露出于气相中的部分以外的表面以及电解液的至少一方保持着脱氮菌。根据这样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不受处理液中的氮量的限制而可以同时进行处理液的有机物处理和硝化、脱氮。另外,也可以伴随着有机物处理、硝化以及脱氮而进行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06574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1577.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C08L101/00 , B01J31/22 , C08G73/06 , H01B1/12 , H01M4/8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6 , B01J31/22 , C08G73/06 , C08G73/0644 , C08L101/00 , H01B1/12 , H01M4/8605 , H01M4/8673 , H01M4/9008 , H01M4/9041 , H01M4/9083 , H01M4/926 , H01M2008/1095
Abstract: 导电性杂化材料含有具有细孔的共价性有机结构体和导体材料、且共价性有机结构体载持在导体材料上。通过使不具有导电性的共价性有机结构体载持在碳材料等导体材料上,能够赋予导电性,从而使其作为燃料电池的电极催化剂材料或其他伴随着电子移动的催化剂材料或电极材料使用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7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5628.5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微生物燃料电池(1)具有负极(10)、和与负极相对置的正极(20),其中,负极(10)由层叠有多层石墨烯(12)的碳材料(11)构成,碳材料的沿石墨烯层叠方向(X)的露出表面的面积相对于碳材料的体积为1.0×10-5~20cm2/cm3;而且负极和正极浸渍于电解液(70)中,正极的至少一部分在气相(2)中露出。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29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80002406.2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25 , B01J20/20 , B01J20/205 , B01J20/262 , B01J20/3441 , C01B32/60 , C08G73/0266 , C08G73/0627 , C08L79/02 , C08L79/04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吸附能力、并且吸附脱附时的能量消耗少的二氧化碳吸附解吸设备。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吸附解吸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相面对地设置的一对电极(电极1及电极2)、填充于上述一对电极的各电极(1)与电极(2)之间的电解液(3)、设于上述一对电极的电极(1)上的多孔体(4),其中电解液(3)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溶解于该电解液中来形成碳酸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通过多孔体(4)的作用,在对上述一对电极施加正方向电压时,上述碳酸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静电吸附在多孔体(4)的表面,而在对上述一对电极施加反方向电压时,上述碳酸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从多孔体(4)的表面静电解吸。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735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3148.8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90 , B01J27/24 , B01J37/08 , C01B32/05 , C01B32/205 , H01M4/92 , H01M8/10 , H01M8/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6 , B01J27/24 , B01J37/08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90 , H01M4/92 , H01M8/10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碳系材料(32),其含有石墨或者无定形碳粒子。碳系材料进一步含有:非金属原子,其掺杂于石墨或者无定形碳粒子中,且为选自氮原子、硼原子、硫原子以及磷原子之中的至少1种;以及金属原子,其掺杂于石墨或者无定形碳粒子中。而且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原子间距为 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097290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80002406.2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25 , B01J20/20 , B01J20/205 , B01J20/262 , B01J20/3441 , C01B32/60 , C08G73/0266 , C08G73/0627 , C08L79/02 , C08L79/04 , Y02C10/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吸附能力、并且吸附脱附时的能量消耗少的二氧化碳吸附解吸设备。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吸附解吸设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相面对地设置的一对电极(电极1及电极2)、填充于上述一对电极的各电极(1)与电极(2)之间的电解液(3)、设于上述一对电极的电极(1)上的多孔体(4),其中电解液(3)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溶解于该电解液中来形成碳酸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通过多孔体(4)的作用,在对上述一对电极施加正方向电压时,上述碳酸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静电吸附在多孔体(4)的表面,而在对上述一对电极施加反方向电压时,上述碳酸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从多孔体(4)的表面静电解吸。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80089721.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系材料(10),其含有由膨胀石墨粒子(2)构成的膨胀石墨片材(1)。另外,碳系材料含有掺杂于膨胀石墨粒子表面的、选自氮和硫之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原子或者非金属离子。再者,碳系材料含有掺杂于膨胀石墨粒子表面的、选自周期表的8~11族元素之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的金属原子或者金属离子。另外,电极具有上述的碳系材料,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上述的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65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4979.3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C02F3/28 , H01M4/86 ,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复合体(100)具备中空部件(10),该中空部件(10)具有中空部(1)、向中空部供给氧的氧供给部(4)和透过被供给至中空部的氧的氧透过部(5)。进而,电极复合体具备电极(30)和缓冲部件(20),该电极(30)在氧透过部设置于中空部件的外侧,并且是从氧透过部侧层叠具有氧透过性的疏水层(31)和导电层(32)而成的,该缓冲部件(20)设置于中空部,并且具有耐压性。而且,从氧供给部至氧透过部具有透气性。微生物燃料电池具备电极复合体和担载微生物的负极(40)。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56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5843.8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100)包括具有电解液(2)的供给口(61)以及排出口(62)的给排室(6)。另外,还具备一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发电盒(10),其具有微生物燃料电池(1),而且设置于给排室的内部,其中,所述微生物燃料电池(1)具有:正极(4),其包括与气相接触的第一憎水层(41)和重叠在第一憎水层上的气体扩散层(42);以及负极(3),其保持着厌氧性微生物。再者,还具备一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净化盒(20),其具有与气相接触的第二憎水层(11),而且设置于给排室的内部。而且在给排室中,发电盒设置于电解液从供给口向排出口流动时的上游侧,净化盒设置于比发电盒更靠下游侧。
-
公开(公告)号:CN10647165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80032798.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86 , C25B9/00 , C25B11/03 , H01M8/0245 , H01M8/1007 ,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C25B9/00 , C25B11/03 , H01M4/86 , H01M4/8657 , H01M4/8807 , H01M4/926 , H01M8/02 , H01M8/086 , H01M8/10 , H01M8/16 , H01M2008/1095 , Y02E60/527
Abstract: 气体扩散电极具有:憎水层(31),其由织布或者无纺布形成,且具有憎水性;气体扩散层(34),其夹着气体扩散层(33)而设置在与憎水层(31)相反的一侧上。(33),其层叠于憎水层(31)上;以及催化剂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