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冷却系统及汽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6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16225.1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冷却系统及汽车,双冷却系统,包括:空调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空调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水冷却系统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以及对车挡风玻璃进行降温。通过设置空调冷却系统和水冷却系统,水冷却系统与空调冷却系统的散热组件进行热交换提高空调冷却系统的效率,同时水冷却系统对车挡风玻璃进行降温,达到快速降低车舱内温度的效果。

    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压缩机以及车载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277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6863.3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顶置式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降噪装置、压缩机以及车载空调器。该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隔音罩和底座,所述隔音罩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钣金件、尼龙片以及吸音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降低压缩机振动的单层双减振结构;本方案采用单层双减振结构的设计,使用时是将两个单层双减振结构安装于压缩机的底端,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低频振动以及所产生的噪声,同时利用隔音罩即可有效降低高频噪声,本方案通过减振和降噪相互结合,从而有效降低卧式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全频段内的振动噪声,最终有效避免对压缩机周边的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一种空调器用接水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872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122025.8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用接水装置,包括换热器、导水板、接水盘和排水接头,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接水盘上方或设于所述接水盘内,所述导水板设于所述接水盘的敞口边缘上,所述导水板与所述接水盘形成倾斜角度,使所述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导水板只进不出所述接水盘,所述排水接头设于所述接水盘的排水管口内,用于将接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本发明导水板与接水盘形成倾斜角度,使得空调器无论是在静止情况下运行还是在运动的情况下运行,甚至发生倾斜时,均能防止冷凝水从接水盘中溅起或溢出,提高了接水可靠性。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1343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15752.2

    申请日:2018-05-03

    Inventor: 王伟 黄传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换热装置包括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包括多个换热管路,多个换热管路相邻地设置,各换热管路独立地设置,各换热管路可用于通入不同或相同类型的冷媒。通过在一个换热装置内设置管路组件,管路组件具有多个管路且各管路互不连通,各管路内可用于通入相同或不同的冷媒,各管路中的冷媒可以单独或同时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使得在一个换热装置内可以实现多种换热方式,节省了换热装置的安装空间,降低了该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空调器的生产成本。

    顶置一体式空调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56173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110963078.3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置一体式空调器、车辆,其中的顶置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底盘、顶盖,所述底盘与所述顶盖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外风机支撑蜗壳、内风机罩体,所述外风机支撑蜗壳具有导流底壳,所述导流底壳与所述底盘之间具有容纳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内风机罩体处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根据本发明,将所述内风机罩体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形成在高度方向上的重叠,从而能够使所述顶置一体式空调器的尺寸设计的更小,从而使所述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重量得到降低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材料成本。

    车辆空调用风道结构、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6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44797.0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用风道结构、车辆,其中的车辆空调用风道结构,包括与车外空间连通的外循环进风风道、与车内空间连通的内循环进风风道以及车内送风风道,所述外循环进风风道的风道壁体上具有通流面积调节部件,在车辆空调运行内外循环模式时,所述通流面积调节部件能够减小所述外循环进风风道的通流面积。根据本发明,所述通流面积调节部件能够在所述车辆空调运行内外循环模式时减小所述外循环进风风道的通流面积,从而在保证车外空气进入车内的前提下,车外空气进入车内的量过大对车内空气可能带来的污染以及对车内温湿度带来的不利波动,提升车用空调的调温效果。

    一种汽车空调弱电负载的供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099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1234753.8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弱电负载的供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监测车载蓄电池的电量和弱电负载中风机的压损;当所述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时,启动低电量控制模式,和/或当所述电量介于满电和所述预设电量值之间且所述风机的压损超过预设压损值时,启动所述低电量控制模式;其中所述低电量控制模式包括以下控制步骤:S1、确定各个风机是否已开启,若已开启,则已开启的风机按当前状态正常运行;若未开启,则将未开启的风机的启动档位设定为中档;S2、未开启的风机若收到启动指令,判断未开启的风机的压损是否满足启动压损要求,若满足,启动风机:若不满足,不启动风机,且执行步骤S3;S3、将风机的启动档位设定为低档。

    一种一体式车载空调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551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02878.2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车载空调器,包括外机和内机,所述内机设于外机的一侧,内机与外机连通,内侧风流从内机进入然后经过外机从内机流出形成内侧风循环流路,外侧风流从外机进入并从外机流出形成外侧风循环流路。所述外机包括外罩、外风机、冷凝器、底盘、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隔热罩,所述底盘设有位于隔热罩内的回风口和出风口,回风口和出风口与内机连通,所述蒸发器设于出风口与回风口之间,所述隔热罩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所述隔热罩的外侧套有与底盘连接的外罩,所述外罩的一端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隔热罩之间设有外风机,外侧风流从冷凝器进入外罩经过外风机然后排出外罩。

    两位八通阀及电车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4002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1121097.1

    申请日:2017-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位八通阀及电车空调系统,两位八通阀,包括阀体、滑柱、控制机构;阀体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控制机构连接在开口上;在容纳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将容纳空间与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滑柱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并连接在控制机构上,控制机构能够驱动滑柱在远离开口的第一位置和靠近开口的第二位置转换运动,以控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之间的通断。本发明具有能够实现多个电磁阀功能的集成,不仅成本低廉、易于控制,而且安装方便,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的优点。

    一种汽车空调上的格栅装置、换热器组件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908040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22640.6

    申请日:2018-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上的格栅装置、换热器组件及汽车,格栅装置设置于换热器组件迎风面一侧,用于当换热器组件需要降低换热效率时对换热器组件迎风面一侧进行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控制换热器组件上的进风量,从而有效提高汽车空调的的制冷或制热能效;同时能够有效实现汽车空调的除霜功能、减少除霜时间;具有结构紧凑、实用,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空调能效、降低汽车能耗,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