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67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0933788.5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参数监测方法及平台,涉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中DC‑AC变流器领域,解决现有ANPC逆变器状态监测策略主要通过添加硬件与使用智能算法来实现,对设备造成伤害、增加监测成本与数据处理负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建立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学模型并进行离散处理;基于离散处理后的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学模型搭建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字孪生体;设计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多参数监测序列;采用优化算法更新内部关键参数获得准确的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数字孪生模型;本发明建立详细的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物理三电平ANPC逆变器输入和输出特性的模拟与逆变器关键部件的参数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7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6066.9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准平原地区软弱地基土高路堤装配式修筑方法,包括:(1)预制挡土板和挡土桩;(2)确定拉结索尺寸和锚具型号;(3)确定路堤修筑的占地范围;(4)清理植被和耕植土层,确定路堤两侧挡土桩的坐标位置;(5)打或压入挡土桩;(6)装配拉结索和锚具;(7)自地面向上逐块装配挡土板,两侧挡土板对称装配,同时填筑路堤填料并碾压密实,直至路堤顶面;(8)实时调节锚具螺栓;(9)重复步骤(5)至(8);(10)对锚具螺栓进行终调;(11)高路堤修筑成后,适当静置。本发明占用土地少,环境影响不大,工厂式生产,现场快速装配,施工迅速,沉降变形可控,易于更新及修复,投资低廉。本发明还提供了准平原地区软弱地基土高路堤装配式修筑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7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33788.5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参数监测方法及平台,涉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中DC‑AC变流器领域,解决现有ANPC逆变器状态监测策略主要通过添加硬件与使用智能算法来实现,对设备造成伤害、增加监测成本与数据处理负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建立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学模型并进行离散处理;基于离散处理后的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学模型搭建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字孪生体;设计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多参数监测序列;采用优化算法更新内部关键参数获得准确的三相三电平ANPC逆变器的数字孪生模型;本发明建立详细的三电平ANPC逆变器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对物理三电平ANPC逆变器输入和输出特性的模拟与逆变器关键部件的参数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4662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104269.2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5J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9/16 , B25J9/1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板点云数据采集的机器人最优路径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采用三维成像仪的拍照扫描方式,通过多次测量的方式获取轨道板表面的大量点云数据和特征区域的点云,所述特征区域选择轨道板中间灌注孔及周边部分区域、轨道板四个侧面的中间部位;步骤2)在Windows系统上进行编程开发,以控制库卡机器人按照规定轨迹和流程完成自动运动;根据轨道板外形尺寸偏差要求,对机器人运动路径进行规划,经多次测试、计算与优化,由此得到机器人的最优运动路径。该方法快速高效,设备运行安全平稳,符合生产流程,安装工序简单,检测成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7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76066.9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准平原地区软弱地基土高路堤装配式修筑方法,包括(1)预制挡土板和挡土桩;(2)确定拉结索尺寸和锚具型号;(3)确定路堤修筑的占地范围;(4)清理植被和耕植土层,确定路堤两侧挡土桩的坐标位置;(5)打或压入挡土桩;(6)装配拉结索和锚具;(7)自地面向上逐块装配挡土板,两侧挡土板对称装配,同时填筑路堤填料并碾压密实,直至路堤顶面;(8)实时调节锚具螺栓;(9)重复步骤(5)至(8);(10)对锚具螺栓进行终调;(11)高路堤修筑成后,适当静置。本发明占用土地少,环境影响不大,工厂式生产,现场快速装配,施工迅速,沉降变形可控,易于更新及修复,投资低廉。本发明还提供了准平原地区软弱地基土高路堤装配式修筑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8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752861.5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7/16
Abstract: 本发明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包括确定群桩根数及直径,桩顶及承台底高程;确定群桩长度;确定锚索根数;确定单根锚索的钢绞线束数和锚孔直径;确定锚索俯倾角;边列锚索在水平面上与承台沿斜坡倾向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承台的所有基桩施工完成;搭设承台及其与锚、桩的连接钢筋砼支架及底模,支设侧模;在斜坡岩体中钻孔;制作锚索;对锚索施加初期预应力;锁定锚头;浇筑封锚混凝土;继续施工桥梁墩柱和梁体上部结构,直至修建完毕。本发明既能避免在斜坡上进行大开挖,充分利用桥梁群桩及承台系统结构工程性能,提高桥梁基础工程投资效益,保护桥址区斜坡地质环境,降低桥梁基础工程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86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52861.5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16
Abstract: 本发明高陡变形斜坡区桥梁锚拉式高承台群桩基础修建方法,包括确定群桩根数及直径,桩顶及承台底高程;确定群桩长度;确定锚索根数;确定单根锚索的钢绞线束数和锚孔直径;确定锚索俯倾角;边列锚索在水平面上与承台沿斜坡倾向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2°;承台的所有基桩施工完成;搭设承台及其与锚、桩的连接钢筋砼支架及底模,支设侧模;在斜坡岩体中钻孔;制作锚索;对锚索施加初期预应力;锁定锚头;浇筑封锚混凝土;继续施工桥梁墩柱和梁体上部结构,直至修建完毕。本发明既能避免在斜坡上进行大开挖,充分利用桥梁群桩及承台系统结构工程性能,提高桥梁基础工程投资效益,保护桥址区斜坡地质环境,降低桥梁基础工程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4662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810104269.2
申请日:2018-02-02
Applicant: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板点云数据采集的机器人最优路径形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采用三维成像仪的拍照扫描方式,通过多次测量的方式获取轨道板表面的大量点云数据和特征区域的点云,所述特征区域选择轨道板中间灌注孔及周边部分区域、轨道板四个侧面的中间部位;步骤2)在Windows系统上进行编程开发,以控制库卡机器人按照规定轨迹和流程完成自动运动;根据轨道板外形尺寸偏差要求,对机器人运动路径进行规划,经多次测试、计算与优化,由此得到机器人的最优运动路径。该方法快速高效,设备运行安全平稳,符合生产流程,安装工序简单,检测成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1669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58624.3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铁科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F18/10 , G01C9/00 , G06F18/243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倾角传感器自适应采集实时降噪方法,包括:S1,基于对无线倾角传感器采集的倾角监测数据的分析判断无线倾角传感器自身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无线倾角传感器处于列车经过造成的临时性扰动状态、无线倾角传感器自身损坏及其他偶然因素导致的数据不稳定或无线倾角传感器处于正常非振动工作状态;S2,根据S1中倾角传感器处于非振动正常工作状态的判定结果,进行基于标准差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降噪,基于标准差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降噪基于数据降噪模型实现,数据降噪模型基于标准差比较法构建。还公开了对应的评估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方面能够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分析判断传感器本身工作(振动)状态,实现设备在振动工作状态期间摒弃振动干扰异常数据,并自适应调整采集频率;第二方面能够基于标准差比较法构建数据降噪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04343306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775047.0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滑坡隧道一体化加固治理装置,包括加固隧道衬砌、与隧道加固衬砌底部连接的隧道仰拱、位于隧道仰拱下方的多组抗滑支撑桩,每组抗滑支撑桩顶部铰接有与隧道仰拱成一体的连系梁,隧道加固衬砌上有带预应力锚索的锚具。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特别适用于滑面上部附近有横穿隧道的深厚滑坡病害及隧道位移开裂的治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