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256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033943.9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月球原位资源的月基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碳工质及其跨临界循环在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小一体化而降低地月发射重量方面的优势,结合月球原位资源的月壤与深层月壤恒温层,可高效实现电能的储存与释放。另外,该月基储能系统属机械储能领域,具备高循环次数、高使用寿命和易维护等优势。本发明技术对于推动空间能源技术的发展、加快月球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051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720278.0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15/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14 , F28D21/00 , C25B1/04 , C25B9/65 , C25B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电耦合的异质跨时间尺度复合储能系统及方法,主要由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电转气制氢子系统和相关能量/物质接口组成,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含有低压压缩机、中冷器、高压压缩机、后冷器、储气容积、预热器、高压燃烧器、高压透平、低压燃烧器、低压透平、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电机等部件,电转气制氢子系统包括水电解槽、氧气压缩机、氢气压缩机、氧气储罐和氢气储罐。本发明将超长时储能技术电转气制氢与长时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相结合,共用压缩空气储能的释能装置,以实现多尺度电能不平衡量的时空管理,增强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777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515842.5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蒸与引射器的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主要由闪蒸模块、压缩模块、膨胀模块、自冷凝模块组成,基于闪蒸原理实现二氧化碳储能工质在低压液态条件下无热源蒸发,利用引射器实现低压液态二氧化碳的无冷源自冷凝,同时也可为用户提供热能与冷能。采用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来平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功率波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对于提高新能源电力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103041.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01K13/00 , F01K13/02 , F01K17/02 , F03D9/25 , F04B37/12 , F04B39/10 , F01D15/08 , F01D15/10 , F01D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热电机组抽汽蓄热的热电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在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基础上,引入电加热模块和蒸汽加热模块而形成的。该系统与热电联供机组和风力机组耦合,可实现热电联供机组热电解耦,也可以实现风电波动的有效平抑,还可以在宏观层面进行能量品位匹配以提升效率。本发明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双碳”目标实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3065.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管的自冷凝式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目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存在的低压二氧化碳液化依赖低温冷源,难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液化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二氧化碳储能循环回路,蓄热循环回路组成。利用涡流管实现低压二氧化碳储能工质在常温条件下液化。所提出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功率波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容量等级,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降低峰谷差。对于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89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7239.5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压超临界态存储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包括二氧化碳储能及释能循环回路,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循环回路、蓄热循环回路和蓄冷回路。其中,基于液压原理设计的高压二氧化碳储罐可实现恒压超临界态存储,可以改善高压工质存储过程的能量损失;将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技术融入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中,系统具备冷热电联供的能力,也可实现系统冷热电解耦;采用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来平抑太阳能、风能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功率波动,实现稳定可控的电能输出。综上,本发明可以改善高压工质存储过程的能量损失,实现系统冷热电解耦,提升储能系统运行灵活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58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033952.8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月球原位资源与热泵储电的月球基地能源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为系统供能,利用月球原位资源,采用热泵储电装置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来满足月球基地对于储能装置的长时大容量需求,实现月球基地的能量持续稳定供应。首先,该热泵储电系统将多余电能转换为热能存储于月壤蓄热器内,分别采用热泵循环和热机循环实现储能与释能。其次,该月球基地能源系统在利用月球原生能源资源太阳能的基础上,还在月壤蓄热器使用导热系数和密度增大的加工月壤压制球体作为蓄能介质,利用深层月壤中的恒温层作为储能过程的热源,而且还利用月夜期间的浅层月壤或深空低温环境作为释能过程的冷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8777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15842.5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蒸与引射器的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主要由闪蒸模块、压缩模块、膨胀模块、自冷凝模块组成,基于闪蒸原理实现二氧化碳储能工质在低压液态条件下无热源蒸发,利用引射器实现低压液态二氧化碳的无冷源自冷凝,同时也可为用户提供热能与冷能。采用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来平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功率波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本发明对于提高新能源电力的利用率,减少碳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2359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123065.5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涡流管的自冷凝式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目前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存在的低压二氧化碳液化依赖低温冷源,难以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液化的问题。本发明主要由二氧化碳储能循环回路,蓄热循环回路组成。利用涡流管实现低压二氧化碳储能工质在常温条件下液化。所提出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抑可再生能源的功率波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容量等级,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削峰填谷,降低峰谷差。对于减少碳排放、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920089.3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S10/20 , H02S40/40 , H02S40/44 , H02J15/00 , F01D15/10 , F04B37/12 , F04B37/18 , F04B41/02 , F25B9/00 , F25B27/00 , F25B41/20 , F24S6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月球基地能源供给系统及方法,利用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实现月昼强光照时将光伏系统多余电能的大容量高密度存储和月夜、日食及光照不足时期的大功率稳定可控释放,同时该储能系统所需部件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引入太阳能光热装置可进一步提高蓄热子系统的温度等级,进而提高系统存储容量,并延长能源供给系统的运行周期,保证月球基地的供能稳定。同时,鉴于该系统中存在蓄热子系统,可在后期开发月球基地热管理系统,实现热电联供。对于推动空间能源技术的发展、加快月球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