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642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546978.1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H6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F02D41/0225 , F02D41/023 , F02D2041/1412 , F02D2041/1431 , F02D2200/0602 , F02D2200/1004 , F02D2200/501 , F16H63/40 , G06Q10/04
Abstract: 提供了方法和系统,用于在车辆转速表上生成预测转速表简档。当确定变速器换档事件的惯性阶段正在进行时,可以基于以下计算预测转速表简档:计算出的换档完成百分比;当前获得档位速度与命令档位速度之间的差值;以及基于加速器踏板位置和车辆速度确定的命令发动机扭矩。然后预测转速表简档可以在转速表上显示。预测转速表简档考虑了发动机速度传感器与转速表之间的信号路径中的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05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380080839.4
申请日:2013-09-20
Applicant: 施耐德电气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约翰·C·范戈普 , 皮奥特尔·博莱斯拉夫·普尔奇达泰克 , 利亚姆·萨默斯
IPC: G06F9/4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629 , G06F9/455 , G06F9/542 , G06F17/5009 , H04L67/3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验证实时执行(RTE)设备的应用的系统。系统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耦合至存储器的处理器以及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模拟组件。模拟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关于RTE设备的包括设备配置信息,应用信息和目标性能信息的设备模拟信息,配置虚拟设备模拟器以模拟RTE设备的性能,运行虚拟设备模拟器以处理一个或多个模拟事件,以及输出模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192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482411.8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 G06F16/29 , G01M17/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5 , G06F22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场景的构建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定的场景属性;分别确定出与所述场景属性相匹配的地图和智能体;按照确定出的地图和智能体生成测试场景。应用本发明方案,能够提高测试场景的构建效率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2387.0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6F17/5009 , H02J3/24 , H02J3/32 , H02J3/382 , H02J2003/007 , H02J2003/38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电网电源多目标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建立微电网分布式发电与混合储能系统模型;建立包括微电网投资运维等年值成本、微电网负荷缺电概率、微电网弃风弃光率、系统净负荷功率波动率的综合优化配置多目标指标体系;建立多目标双层优化配置模型,包括上层优化配置模型和下层优化配置模型;分别对上层优化配置模型和下层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微电网电源配置方案。本申请在考虑含混合储能的微电网配置时,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的统一,并在基于多时间尺度下对模型进行解耦简化,简化了计算难度,弥补了当前混合微电网优化配置方面的不足,解决了传统的优化方法未能综合考虑混合储能系统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5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96175.X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5 , G06F17/5009 , G06F2217/8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公共楼宇需求响应资源的配电网能量管理方法,分别计及日前预测电价不确定性和人流量不确定性因素,考虑不确定性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采用对偶方法处理,建立鲁棒优化等价模型。本发明提出的计及公共楼宇需求响应资源的配电网能量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光伏出力的利用率,减少公共楼宇用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8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42220.0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局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浆流变特性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包括建立混凝土扩展度SF预测模型,按一定配合比配置纯砂浆并测试纯砂浆的屈服应力与塑性粘度,将实测的纯砂浆屈服应力与砂浆膜厚度代入到混凝土扩展度预测模型中预测出混凝土的扩展度;将预测的混凝土扩展度、纯砂浆塑性粘度与设定的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阈值范围、混凝土抗离析所需纯砂浆最小塑性粘度进行比较;在设定的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阈值范围内且纯砂浆塑性粘度满足要求,根据粗骨料级配计算单位体积粗骨料用量下砂浆的总用量Vm1;设计精准度高,能在在材料选择过程中较好地完成了对组分的优化和性能控制,减少了因反复试配调整带来时间、人力、材料和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03053.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构件内箍筋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包括:获取构件模型中的受力筋的各项信息,包括受力筋的钢筋落脚点信息、受力筋尺寸信息和铺设方向,利用其中的钢筋落脚点信息,确定主箍筋的周长,再利用受力筋尺寸信息确定铺设长度,利用受力筋的铺设方向确定主箍筋的铺设方向,利用预设的主箍筋布设间距,设定间隔,得到构件内的主箍筋,将主箍筋内的受力筋分为多组箍筋组,利用次箍筋布置规则、多组箍筋组、受力筋尺寸信息和铺设方向,生成构件内的次箍筋,将未分组的受力筋分为拉筋组,利用拉筋布置规则、拉筋组、受力筋尺寸信息和铺设方向,生成构件内的拉筋,实现构件内箍筋的自动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2735.2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益森风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11 , G06F2217/80 , H05B3/145
Abstract: 一种石墨电感应加热器用高温曲线实现装置及实现方法,涉及惰性气体加热领域;包括n个石墨蓄热块、底部支撑板、周向保温层、壳体、感应线圈和顶部保温层;其中,壳体为竖直放置的中空柱状结构;底部支撑板水平放置在壳体内底部;n个石墨蓄热块依次竖直相邻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表面的轴心处;周向保温层套装在n个石墨蓄热块的外壁;感应线圈套装在周向保温层顶端的侧壁;顶部保温层固定设置在周向保温层的顶端;且顶部保温层伸出壳体;n为正整数,且n大于等于5;本发明解决了石墨材料轴向导热系数过高导致无法实现轴向高温度梯度曲线的问题,使石墨电感应加热器预热完成后能够实现轴向特定高温曲线,突破石墨电感应加热器预热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1295.9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华润电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孪生体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孪生体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目标火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行过程建立目标火电系统的机理模型;采集目标火电系统在预设输入下目标观测点产生的观测状态量数据;根据预设输入运行机理模型,获得机理模型运算时与目标观测点对应观测点产生的模型预估值数据;判断观测状态量数据与模型预估值数据之间的偏差是否达到预设精度值;利用观测状态量数据对机理模型进行数据同化处理,修正机理偏差,获得同化模型;根据机理建模造成的模型偏差建立数据补偿模型,利用数据补偿模型对同化模型进行补偿,获得目标火电系统的孪生体模型。本发明的孪生体模型构建方法,可提升火电系统建模的精度及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8472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0208.8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G06F17/50 , G06F16/2458 ,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认知理论的产品形态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目标样本图片选取及设计要素提取、利用眼动追踪实验获取与设计要素更为显著相关的眼动指标、建立设计要素与眼动指标关系模型和关系模型验证;本发明通过利用视觉认知理论建立产品形态设计要素与眼动指标关系模型可以获取视知觉的选择性注意的直接数据,通过该模型分析不同设计要素对用户视觉反应的影响程度,形成产品形态优化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基于用户认知的客观数据驱动产品形态优化设计,能够帮助设计师从用户认知的客观数据中寻求到优化产品形态的可靠依据,从而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