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1431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051503.6
申请日:2008-11-2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处理风电场静态功率等值分散性问题的等效风速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风电场各风电机组出力分散性分析,对各风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各台风电机组的位置不同及相互影响的风电场内部风能的分散性,用最小误差循环搜索选取风电场整体运行行为及风电场内部分散性的风电机组;等效风速的确定,各风电机组规则排列时,对风电场4个顶角处的风速做统计学处理求出等效风速,并以此等效风速驱动下的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N倍作为风电场总输出功率的算法;基于等效风速描述风电场静态行为等值的误差分析,采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对风电场等值模型的输出与风电场的实际输出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评价该方法的精度及相对传统方法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901338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610017005.0
申请日:2006-07-0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背靠背结构电压型变流装置的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器,其特点是:它包括由两套结构相同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同步单元电路,模数A/D转换调理电路,过压、过流调理电路,串口通信电路,故障、状态指示电路和控制电源电路组成。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用来模数转换、上层控制算法、底层控制中脉冲宽度调制脉冲生成及串口通信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两个输入输出I/O口相连接,用来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路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之间工作状态通信;具有通用性强,硬件电路无需更改的前提下,只须通过编程即可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具有控制精度高,电路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5294.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氢复合储能系统实时反馈优化方法。本发明的电‑氢复合储能系统实时反馈优化方法包括:构建电‑氢复合储能系统能量自适应调整的实时反馈优化模型;构建电‑氢复合储能系统运行约束,包括电化学储能运行约束和氢储能运行约束;并计算电化学储能和氢储能充放电功率;借助氢储能和电化学电池单元能量状态的在线量测,设计基于量测反馈的电‑氢复合储能系统实时反馈优化策略。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风电功率波动平抑需求和电化学储能系统和氢储能系数的物理运行特性,得到电‑氢复合储能系统的较佳控制结果,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4867.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日最大放电能量需求的变时段火‑储月度调度方法,其包括获取连续的多个时段的净负荷功率预测均值;对所述净负荷功率预测均值进行聚类处理;将所述净负荷功率预测均值属于同一类别的相邻时段合并为同一机组启停决策时段;根据预先获取的所述储能系统的最大放电功率和最小可充电功率,构建储能系统的储能充放电约束;基于所述储能充放电约束,根据调度模型确定所述机组启停决策时段内的启停方案。本发明通过对净负荷预测均值进行聚类分析以缩减了机组启停决策时段数,减小了月度调度模型,同时构建了最极端条件下的储能充放电约束,从而达到优化调度模型规模,同时满足极端净负荷场景下储能的充电需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3445.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碳捕集‑储能协同多区域互联系统分布式求解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调度优化领域;包括的内容有:碳捕集电厂电碳解耦、含碳捕集‑储能协同多区域互联系统分布式经济调度模型搭建、信息网络拓扑结构搭建、分布式迭代优化求解框架设计和建立评估指标,并对碳捕集装置的捕碳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具有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3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1506.4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哈密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军徽 , 赵振卓 , 刘浩军 , 朱星旭 , 赵志强 , 李翠萍 , 李智 , 宋新甫 , 买买提·努尔 , 王华春 , 李志鹏 , 夏永平 , 孙建明 , 陈伟伟 , 李忠政 , 曹茜 , 荆世博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主从博弈定价的共享储能多模式优化配置方法,属于共享储能跟踪新能源出力下的配置技术领域,首先,构建了含共享储能的区域电网系统,并设计了电量共享和容量共享两种共享模式;其次,为降低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对配置模型的影响,采用随机优化方法生成大量场景并削减得到所需场景;然后,基于主从博弈定价策略建立以共享储能运营商为主导者、新能源场站为跟从者,并以各主体净利润最大化的随机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双方博弈求解最优储能服务价格和最优配置。本发明可以增大双方收益,降低储能配置量,并很好应对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两种共享模式,电量共享更具经济性,容量共享投资回报周期更短。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0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82411.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电机组和储能系统协同调频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AGC指令以及电池储能的SOC状态和决策变量的映射关系,通过AGC指令、映射关系和火电机组二次调频模型对火电机组出力和储能系统出力进行预分配;按照预设规则将储能系统出力分配为电池储能出力和飞轮储能出力,在分配过程中根据电池储能和飞轮储能的SOC状态,对电池储能出力和飞轮储能出力的输出功率进行约束;基于火电机组出力、电池储能出力和飞轮储能出力确定投资成本和储能系统调频收益,从而构建经济模型,以经济模型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求解目标决策变量;根据目标决策变量和AGC指令确定火电机组调频指令,以供火电机组根据火电机组调频指令进行调频。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049996.5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对火电机组跟踪AGC指令响应时间长、调节速率慢、调节精度低等问题,提出提升二次调频响应性能的火‑混合储能系统协调控制策略。首先对调频性能考核指标进行介绍,然后基于调频性能考核指标确定混合储能的动作时机和动作深度;其次,为了降低电池储能寿命损耗和延长混合储能系统连续调节能力,提出基于储能SOC分区思想的混合储能系统调频责任分配策略,完成调频功率在电池储能和飞轮储能之间的分配,能够混合储能辅助机组调频可以有效提升调频性能,降低电池储能寿命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54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61117.0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系统的双层优化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结合并网导则对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性能的要求,基于历史AGC调频指令需求特性及机组自身响应特性,设计了调节性能导向的调频需求确定方法;引入功率型飞轮储能(FESS)组成能量型BESS和功率型FESS特性互补的混合储能系统(HESS);并构建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AGC调频HESS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优化火电机组与HESS的配置以提升调节性能和经济性,下层优化具体AGC指令下的联合调节策略,确保满足调节性能要求并最小化运行成本,可以在以调节性能为导向的前提下,获得兼顾经济性和调节性能的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0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27083.2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调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节点频率分布混合储能选址定容双层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混合储能优化选址定容双层模型;S2、求解混合储能选址定容双层模型;S3、分析不同方案的有效性,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建立混合储能选址层模型;S1.2、建立混合储能定容层模型,所述S1.1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1、建立网络节点频率波动计算模型12、确定选址层目标函数。通过建立混合储能选址定容双层模型;在定容层面上构建混合储能双层配置模型,解决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导致系统频率不稳定和波动分布不均衡和大规模集中式混合储能并网对系统潮流的影响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