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振动电动机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0841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27533.3

    申请日:2017-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4 H02K3/12

    Abstract: 一种低振动电动机,包括电动机、控制绕组组件和绕组相位控制模块;所述控制绕组组件包括第一控制绕组和第二控制绕组;所述第一控制绕组、第二控制绕组和电动机原绕组等间隔均匀布置在电动机的定子铁芯与阻尼套筒之间;第一控制绕组、第二控制绕组分别与绕组相位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控制绕组、第二控制绕组的下线方式分别与电动机原绕组的下线方式,在相位上错开90和180°的机械角度。电动机的定子铁芯的外表面上有凹槽,凹槽中安装第一控制绕组和第二控制绕组。电动机的接线盒内安装延时装置。本发明通过控制电动机绕组的电磁力波抑制电动机内部振动,可大幅降低电动机减振,适用于各种电磁激励的电动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一种带有隔振套结构的低振动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737028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27464.6

    申请日:2017-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4 H02K5/02 H02K5/04 H02K7/083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隔振套结构的低振动电机,包括:电机、定子隔震套和转子隔震套;电机机座内壁上固定定子隔振套,在定子隔振套上安装定子铁芯;电机端盖轴承室内安装转子隔振套,转子隔振套内壁嵌入轴承。所述定子隔振套为阻尼合金材料,呈圆筒状,在电机轴向上比定子铁芯的长度长;所述转子隔振套为阻尼合金材料,边缘带有外凸缘,凸缘表面上有螺孔;在转子隔振套里面还有轴承挡。本发明在电机振动传递路径上加入隔振套结构来降低振动的传递,有效减小振动噪声。装置结构安装牢固可靠,不影响电机机械性能;未改变电机定转子结构,不影响电机电气性能;安装方便,可替代性即通用性强,易于实施。

    一种电机振动特征频率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694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61273.7

    申请日:2017-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电机振动特征频率的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基座、飞轮盘、配重质量块、气浮轴承、弹性联轴器、承载轴、加速度传感器、振动测试分析仪、隔振器;电机通过隔振器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电机轴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承载轴相连;承载轴由气浮轴承支撑;承载轴上安装飞轮盘,飞轮盘上沿径向均匀分布有惯量调孔,惯量调孔安装配重质量块;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电机外表面,经由导线与振动测试分析仪相连。本发明装置安装调整方便、测试成本低,外界振动对电机测试振动影响小,可采样时间长、分离快速,负载惯量可调节,重复性好,只进行一次信号连续采集即可检测分离出电磁激励频率、固有频率。

    一种基于膜片式减振蓄能结构的三螺杆泵

    公开(公告)号:CN1072463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05753.1

    申请日:2017-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65 F04C15/0003 F04C15/0049

    Abstract: 一种基于膜片式减振蓄能结构的三螺杆泵,包括三螺杆泵;三螺杆泵入口腔体下方的泵体处有一圈凸起,在凸起处安装减振蓄能器结构;所述的减振蓄能器结构包括限位网、膜片、进气阀、压力传感器、压盖仓;压盖仓与三螺杆泵入口腔体下方的泵体连接;限位网和膜片均安装于三螺杆泵入口腔体下方泵体的凸起与压盖仓之间,其中限位网位于靠近入口腔体一侧;压盖仓上开有进气口,进气口上安装进气阀,压盖仓内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能降低流体脉冲引起的三螺杆泵振动,同时利用膜片的形变与气体的可压缩性来储存流体激励所携带的能量。

    一种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89488.3

    申请日:2016-0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7/10 C22C3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及制备方法。配置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3.1~3.2%、Si:0.9%、Mn:0.6%、Cu:1.0~1.5%、P:0.2~0.4%、B:0.02~0.04%、S:0.0005%及Fe的混合物;在熔炼炉中,将配置的原料在1500~1550℃熔炼,得到铁水;浇包之前加入La:0.01~0.4%、Ce:0.01~0.7%,之后倒入浇包中进行包内孕育,孕育时间为10±2分钟,铁水的出炉温度为1400~1450℃;浇铸得到双稀土掺杂改性耐磨合金铸铁。本发明成本低、耐磨性高,适用于制造汽车、船舶等缸套或者活塞环等摩擦件,并且工艺简单。

    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2322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025450.2

    申请日:201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真实机械系统用一组自适应滤波器来表示,白噪声信号分别输入真实机械系统和自适应滤波器,采集真实机械系统和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将真实机械系统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作差。使用该误差信号对自适应滤波器进行调整,直至误差收敛至最小值,得到真实机械系统的自适应模型;未知载荷作用于真实机械系统得到真实输出,初始载荷作用于系统自适应模型得到输出信号。真实机械系统的真实输出与系统自适应模型的输出信号作差得误差信号,使用所述误差信号自适应调整初始载荷直至误差信号收敛至某一固定值,得到实际真实机械系统动载荷的最佳估计。本发明的方法识别速度快,且适用于非平稳载荷。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消耗值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41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66773.5

    申请日:2015-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油消耗值的测量方法本发明包括供气模块,油雾主发生模块,油雾收集模块以及油雾分析测量模块。供气模块为该方法中涉及的动力输出模块,经过供气模块输出的气体接下来进入油雾发生模块,将输油管输送的润滑油从连续的液态转化为颗粒状,在进入油雾收集模块,经油雾收集模块的出口设置有载玻片,对载玻片上的体积小或流动速度小的颗粒状油雾进行分析测量。本发明可以根据最终的实验结果判断润滑油消耗特性,对某一工况的润滑油消耗值进行计算,此外还可根据润滑油的消耗特性,对未知工况的润滑油消耗值进行预测,实现对发动机润滑油供给量的预设定。

    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复杂隔振系统的主动抗冲击模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345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55808.2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复杂隔振系统的主动抗冲击模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动力设备基座处的加速度信号,判断系统是否受到冲击:当基座加速度的大小超出设定的阈值后即进入冲击主动控制模块;对输入的加速度信号及加速度变化率信号进行模糊化,将得出的结果通过查询模糊控制规则表,得到控制信号的模糊输出值,由控制信号的三角型隶属函数完成清晰化接口,得出冲击控制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入主动吸振器,当基座加速度值及加速度变化率均小于设定阀值时则冲击响应结束。本发明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且反应时间短,满足冲击控制的瞬时性的要求,使用本发明之后,复杂隔振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9520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110062980.4

    申请日:2011-03-16

    Abstract: 一种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真实机械系统逆模型用一组一定阶数的自适应滤波器来表示,白噪声激励信号输入真实机械系统,采集真实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以真实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入,采集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白噪声激励信号与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信号作差,为误差信号,以上述误差信号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直至误差收敛,从而得到真实机械系统的自适应逆模型;实际载荷作用于真实机械系统得到真实输出,将真实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自适应滤波器,得到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即为真实机械系统实际动载荷的最佳估计。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收敛快、对非平稳激励的识别精度也较高的特点。

    一种小质量比减振结构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1635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057599.9

    申请日:201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小质量比减振结构及实现方法。质量与隔振器组成母体隔振系统,隔振器与基础相连接,还包括由弹簧和吸振器质量组成的吸振器,所述吸振器安装在紧靠隔振器的位置。在积极隔振系统或消极隔振系统中,将动力吸振器紧靠隔振器安装,动力吸振器与通过隔振器中的特定频率的振动形成共振,该频率的能量将转移至动力吸振器进而减小了隔振器中传递的振动能量。这种将动力吸振器安装在振动传递途径上的方法,对通过隔振器的振动能量进行了有效分流。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动力吸振器的质量与母体质量比很小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减振效果,减小了吸振器的重量、体积和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