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18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98909.5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江苏常铝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21/00 , C22C21/04 , C22C21/18 , C22F1/04 , C22F1/043 , C22F1/057 , C22C1/02 , C22C1/06 , B22D11/06 , B22D11/114 , B2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板用铝合金复合板带,涉及铝合金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铝100‑120份、硅2.00份‑4.00份、镁0.20‑0.60份、铜1.50‑2.50份、锌0.20‑0.80份、锶2.10‑4.50份、钛0.10‑0.40份和稀土元素0.25‑0.35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冷板用铝合金复合板带合理的控制硅、铁和锰的含量,保证铝合金复合板带的铸轧性能,使得其在轧制时工艺受限较小,严格约束轧制的压下率,使得铝合金复合板带的良品率达到90%以上,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8474.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宏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主结构梁用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S01:分别制备汽车扭力梁中的横梁和拖曳梁;S02:将横梁的两个端部、以及拖曳梁中与横梁连接的位置采用激光热熔处理,热熔温度控制在350‑400℃;S03:将步骤S02中的横梁与拖曳梁置于定向磁场和定向水幕中,使其在外磁场以及定向水幕移动冷却的作用下实现横梁与拖曳梁热熔连接0.2‑0.5h;S04:移除步骤S03中的定向水幕,控制温度在80‑100℃,并在横梁与拖曳梁的连接位置处定向旋喷铬酸溶液以形成钝化层。通过该制备方法获得汽车扭力梁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防腐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29613.2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铝合金镀层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得到第一铝合金镀层钢板,所述第一铝合金镀层钢板包括钢基体以及附着于所述钢基体至少部分表面的铝合金镀层,所述铝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包括:Si、Fe、Ti以及Al;其中,以质量分数计,Si的含量为5%~11%,Fe的含量为2%~10%,Ti的含量为0.1%~2%;将所述第一铝合金镀层钢板进行合金化加热,并根据所述第一铝合金镀层钢板的厚度设定所述合金化加热的工艺参数,得到第二铝合金镀层钢板;将所述第二铝合金镀层钢板进行拉矫和光整,得到目标铝合金镀层钢板。本申请通过合理设计铝合金镀层的化学成分以及镀层的合金化加热处理,提高了铝合金镀层的吸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2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63272.3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环晟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IPC: C22C21/00 , C22C21/06 , B22F10/28 , B22F5/00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B33Y40/20 , H02S3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Mg‑Mn‑Er‑Zr合金粉末及其在制备用于光伏组件的铝合金边框中的应用,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所述合金粉末由Mg1.5~4.6%、Mn4.2~6.7%、Er0.4~2.8%、Zr0.3~1.6%和余量的Al组成,合金粉末中Mn、Mg、Zr固溶在Al基体,具有固溶强化作用;同时Mn、Er与Al基体形成Al6Mn相的单独析出或Al6Mn和Al3Er相的协同析出,也可产生第二相强化作用;此外Al3Er相能够细化合金晶粒以提高强度。因此,利用上述合金粉末制备得到的铝合金边框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技术效果,可有效缓解现有传统铝合金边框光伏组件进行载荷时边框断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2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36463.6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陕西兴华业三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选区熔化用铝合金粉末及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方法,属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激光选区熔化用铝合金粉末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Fe1.3~1.7%,Cr1.0~1.3%,Cu0.8~1.2%,Mn0.4~0.9%,Mg0.1~0.3%,Ti0.3~0.6%,Zr0.3~0.6%,O≤0.05%,Si≤0.1%和余量Al。本发明通过在Al基体中加入多种合金元素能够形成多种强化相以提高铝合金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铝合金粉末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后得到的铝合金构件的致密度可达99.9%,室温抗拉强度大于400MPa,屈服强度大于300MPa,延伸率大于4%。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2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71390.8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纳米TiB2增强铝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纳米TiB2/Al复合粒子的预制铸锭;S2、将铝锂基复合材料原材料放置于低真空搅拌熔化炉内进行熔炼;S3、向熔化的铝锂基复合材料原材料中先加入纯Li粒和铝锂合金专用商用覆盖剂;S4、然后向熔化的铝锂基复合材料原材料中加入纳米TiB2/Al复合粒子的预制铸锭,搅拌熔化的铝锂基复合材料原材料;S5、将含纳米颗粒的铝锂合金熔体浇入模具后进行超声振动,并对模具型腔进行抽真空,获得纳米颗粒增强铸造铝锂合金。该方法可操作性更高,能有效抑制铝锂合金因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所导致吸氢、氧化严重问题,纳米颗粒在合金中均匀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2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58034.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塑性含钆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粉末预处理使氧化钆粉末晶型转变、通过球磨使粉末颗粒细化、再结合热等静压成型以及轧制热变形等工艺,在保证热中子屏蔽能力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延伸率等综合力学性能。通过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高塑性含钆铝基复合材料(Gd2O3/6063Al)的致密度大于99.5%,室温抗拉强度大于200MPa,屈服强度大于140MPa,延伸率10%‑17%,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44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585032.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钛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高钛钢金属钛收得率的冶炼方法。其钢水中Ti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5%~2.0%,该冶炼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转炉出钢终点控制,步骤2)脱氧合金化,向钢包内加入合金,步骤3)LF炉精炼时,渣量增加至9.5~12.5kg/吨钢,步骤4)精炼结束后,上机浇铸,浇铸完成后,测定钢中Ti的含量并检测铸坯中的夹杂物。既使得金属钛的收得率达到90%以上,又不产生夹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7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8204.X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河南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氧化5系铝合金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配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0~0.04%的Si,0~0.06%的Fe,1.8%~3.5%的Mn,0.01%~0.04%的Ti,且不含有Cu,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熔铸;5次热轧制,且每次热轧制的压下量各自独立地为40mm~70mm;冷轧;成品热处理以及表面处理。本发明针对5xxx铝合金材料阳极氧化后白亮度低、同时晶粒粗大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通过重点调控铝合金成分和热轧工艺,得到表面无异色条纹缺陷且白亮度高、晶粒细小且分布均匀的阳极氧化5系铝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58648.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轻质高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所述复合材料中玻璃粉添加量为5‑30 wt%,其余为铝或铝合金成分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方法包括:将铝合金基体粉末与一定量玻璃粉均匀混合,经冷等静压成形、烧结致密化及变形加工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添加低成本、低密度玻璃粉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经热处理调控后基于多尺度第二相强化机制,使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技术能够实现轻质高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低成本、高效制造,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