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44790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101199.9
申请日:2010-01-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化稳定维生素A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在氮气保护下,将维生素A晶体与抗氧剂按比例连续加到结晶熔化器中,配成含抗氧剂的维生素A熔油;然后用泵将上述熔油送入带有液体分布器的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乳化器中,同时将含有可凝胶化改性淀粉的水溶液经脱氧处理后用泵送入上述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乳化器,在出口得到维生素A乳化液;将该乳化液连续雾化喷入冷却的淀粉床中进行造粒,然后在氮气作干燥介质的流化床中进行流态化干燥、凝胶化处理,即得到稳定维生素A微胶囊。本发明的优点是可连续生产,并且由于采用可凝胶化改性淀粉和造粒、凝胶化处理,其包埋效果好,因而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549273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097063.2
申请日:2009-03-30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13/04 , A23L1/275 , A61K9/50 , A61K31/015 , C07C403/24 , C07C11/21 , C09B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43 , A23K20/179 , A23L5/44 , A23L33/10 , A23L33/105 , A23P10/30 , A23V2002/00 , A61K8/0241 , A61K8/11 , A61K8/31 , A61K8/35 , A61K31/01 , A61K31/122 , A61K2800/412 , A61Q19/00 , C09B61/00 , C09B67/0097 , A23V2250/211 , A23V2200/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分散的高全反式类胡萝卜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将高全反式类胡萝卜素结晶与二氯甲烷一起研磨至结晶粒径2~5μm,制成10~20%类胡萝卜素悬浮液,将该悬浮液与另一路经预热的二氯甲烷一起打入溶解釜溶解后成为0.5~2%的溶液;将上述溶液与乙醇或异丙醇同时连续送至超重力旋转填充床析晶装置中,然后进刮膜式蒸发器脱溶至固含率10~20%,得到透明的类胡萝卜素醇分散液;将该醇分散液与含有抗氧化剂、保护胶体的水溶液一起打浆,再喷雾干燥,得到纳米分散的高全反式类胡萝卜素微胶囊。由于本发明所得类胡萝卜素微胶囊中其晶体是纳米级分散的,且反式异构体含量可达90%以上,因而生物利用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77388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164490.9
申请日:2007-12-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603 , B01J31/06 , B01J31/28 , B01J3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一种氧代异佛尔酮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有机碱存在下,以嵌段共聚物高分子支载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β-异佛尔酮与催化剂的摩尔比在10000∶1到50∶1之间;β-异佛尔酮与有机碱的质量比在50∶1到1∶50之间;在0℃~150℃的反应温度下使用分子氧或富氧气体氧化β-异佛尔酮,生成氧代异佛尔酮。反应完成后,可以通过升高温度使催化剂聚集,从而达到分离回用催化剂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865210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77615.X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5/32 , C07C49/603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氧代异佛尔酮的方法。该方法是原料β-异佛尔酮在有机碱和助溶剂等存在下,使用以精氨酸为主体结构的席夫碱及其衍生物和过渡金属卤化物组成的过渡金属-有机配体为催化剂,原料β-异佛尔酮与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在2000∶1到20∶1之间,原料β-异佛尔酮与有机碱的比例在50∶1到2∶1之间,应温度在-30℃~150℃间,使用分子氧或富氧气体氧化生成氧代异佛尔酮。
-
公开(公告)号:CN1233611C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310108255.1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甲基庚烯酮合成工艺,是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以甲基丁烯醇和甲氧基丙烯为原料,于塔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其中,甲氧基丙烯与甲基丁烯醇的摩尔比为1.0~1.2,催化剂用量为甲基丁烯醇重量的0.1%~2.0%,反应在常压或在1.5~3.0大气压下进行,反应时间为1~8小时。在塔顶得到甲醇,塔釜得到甲基庚烯酮。本发明采用反应精馏技术来合成甲基庚烯酮,收率和含量高,生产成本低,为一种绿色的合成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660752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200410073429.X
申请日:2004-12-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5/61
Abstract: 一种3,5,5-三甲基-3-烯-1-酮的合成工艺,其特征在于:以3,5,5-三甲基-3-烯-1-酮(α-异佛尔酮)为原料,在反应的催化剂和分离剂是酸性陶瓷材料的情况下,在多段反应器中进行异构化反应,采用反应精馏技术来进行反应,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0.1~0.5MPa,反应温度180~280℃,收集得到β-异佛尔酮。具有转化率高、选择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绿色的合成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22014C
公开(公告)日:2003-09-24
申请号:CN00133038.1
申请日:2000-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9/203 , C07C49/17 , C07C4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提高丁烯酮合成收率和纯度的工艺方法,是将用常规的工艺方法制得粗丁酮醇后,再加共沸剂水混合后进入共沸蒸馏塔,蒸出双丙酮醇与水的共沸物,经浓盐水盐析后,上层为回收双丙酮醇,下层为稀盐水,蒸出部分水后成为浓盐水再返回分层器,脱完双丙酮醇的丁酮醇加催化剂脱水,馏出物为含水的粗丁烯酮,粗丁烯酮干燥再蒸馏即得成品丁烯酮。本发明通过去除反应液中的双丙酮醇和在丁酮醇合成过程中加入回收的双丙酮醇抑制双丙酮醇的形成来提高丁烯酮合成收率和纯度,减少“三废”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9038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756509.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新昌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
IPC: A61K9/50 , A23K20/105 , A23K20/158 , A23K20/147 , A23K20/163 , A23K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高生物利用度的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类胡萝卜素结晶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得到类胡萝卜素溶液;b)将类胡萝卜素溶液与热油脂通入分散系统,使类胡萝卜素充分分散至热油脂,并使有机溶剂汽化,得到类胡萝卜素混合分散液;c)将类胡萝卜素混合分散液与保护性胶体水溶液混合乳化得到乳状液;d)喷雾造粒并干燥得到类胡萝卜素微胶囊。本发明微胶囊中的类胡萝卜素颗粒以纳米分散的形式被包裹在油脂中,形成致密保护,隔绝氧气、胃酸,提高产品加工、化学稳定性,且微胶囊中的类胡萝卜素颗粒粒径小,被油脂包裹更易与饲料中的脂类物质一起经胆汁乳化,形成微团被动物吸收,产品生物利用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2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51183.5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213/67 , A61K9/16 , A23P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流散性的维生素B6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维生素B6粗品溶于水中,配置维生素B6的饱和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维生素B6的饱和溶液进行冷却得到过饱和溶液,在冷却前或者冷却后加入维生素B6晶种并进行保温,随后在快速搅拌条件下进行降温结晶,最后通过过滤干燥得到维生素B6晶体颗粒;步骤(2)中,所述的维生素B6晶种尺寸小于150μm,所述维生素B6晶种为晶习规整的晶种,所述维生素B6晶种与所述维生素B6粗品的质量比为1~10:100。该方法可以制备出流散性更高、粒度分布更加集中的产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1412213.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19/28 , C07C323/58 , C07C31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甲硫氨酸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及甲硫氨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为包含A、B和C组分的混合物,A组分具有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结构式;B组分具有以下通式(2)表示的结构式:C组分为硅油;RCON(CH3)CH2CH2SO3Na(1)本发明提供的甲硫氨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在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的存在下进行甲硫氨酸的结晶和/或重结晶。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乳化均匀,稳定性好,可长期稳定使用,适用于连续结晶过程。所制备的甲硫氨酸结晶晶型好、堆密度大、流动性好。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甲硫氨酸的制备方法,可以使结晶系统长期连续稳定地运行,没有明显的发泡现象,甲硫氨酸产品的结晶过程平稳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