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绒面多层膜透明导电玻璃

    公开(公告)号:CN107611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95754.4

    申请日:2017-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绒面多层膜透明导电玻璃,包括玻璃基底,玻璃基底顶面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ZnO基薄膜与上ZnO基薄膜,上ZnO基薄膜表面设有一组离散分布的球坑,使上ZnO基薄膜表面呈凹凸的织构化结构;上ZnO基薄膜的厚度小于球坑的直径;通过离散分布的球坑,在上ZnO基薄膜表面形成凹凸的织构化结构,从而得到高透过率、低电阻率的多层膜透明导电玻璃;制作时,可以先在下ZnO基薄膜表面制备单层离散的聚苯乙烯小球层,然后利用聚苯乙烯小球层作为掩膜,溅射生长上ZnO基薄膜,之后去除聚苯乙烯小球,即在上ZnO基薄膜表面形成凹凸的织构化结构;由于聚苯乙烯小球层的直径与浓度可控,因而使得上ZnO基薄膜表面的微结构可控,调节ZnO基薄膜的雾度。

    一种乳液悬挂制备胶体晶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44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96449.7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乳液悬挂制备胶体晶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胶体粒子悬浮乳液;S2、将胶体粒子悬浮乳液注射到待镀膜基底下表面,在待镀膜基底对悬浮乳液的吸引作用力下,悬浮乳液悬挂在待镀膜基底下表面;S3、将悬挂有悬浮乳液的待镀膜基底移入40~150℃的温度氛围,使悬浮乳液内的分散液蒸发,制得胶体晶体;胶体粒子在分散液蒸发产生的毛细管力、自身重力等力的作用下发生规律排布从而制得胶体晶体,当悬浮液向下悬挂时,在分散液重力的作用下,会增大液面与基底之间形成的界面张力,即趋使小球排列的毛细管力,从而改善成膜胶体晶体表面均匀度;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效率高,无需采用复杂的设备。

    一种柔性多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63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796080.X

    申请日:2017-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多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柔性基底;S2、通过磁控溅射在柔性基底表面沉积下SiO2膜层,下SiO2膜层厚度为15~60nm;S3、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下SiO2膜层表面蒸发Ag膜层,Ag膜层厚度6~20nm;S4、在真空腔内对Ag膜层进行Ar等离子辐照;S5、通过磁控溅射在Ag膜层表面沉积上SiO2膜层,得到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上SiO2膜层厚度为15~60nm;本发明得到的透明导电SiO2/Ag/SiO2的复合薄膜,具有更好的透过率和导电性能;对Ag膜层采用等离子体辐照,使Ag膜层成膜质量更好,整个复合膜系具有更好的透过率和导电性;SiO2膜层与Ag膜层之间浸润性良好,不需要金属过渡层,且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微纳粒子乳液滴加制备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204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96186.X

    申请日:2017-0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纳粒子乳液滴加制备层数可控胶体晶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所需制备胶体晶体的成膜面积S;S2、根据胶体晶体的成膜面积以及制备采用胶粒的直径,计算胶体晶体所需的胶粒小球数量及质量;S3、根据胶体晶体所需的胶粒小球数量及质量,配制胶体粒子悬浮液;S4、将乳胶粒子悬浮液滴在镀膜基底上表面,再使乳胶粒子悬浮液内的分散液蒸发,从而制得胶体晶体;相比较传统的胶体晶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微纳粒子乳液滴加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原料,并且大幅提升了胶体晶体的制备效率;且通过对制备胶体晶体相应层数进行自主设计,并计算所需纳米粒子的数量与质量,从而达到了控制其成膜层数的目的。

    一种玻璃长效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77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99396.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长效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在玻璃基底的上表面由下到上依次为:SiO2层、多孔磷酸铝层、低表面能有机硅层;其中所述多孔磷酸铝层由以下摩尔份数比的原料制成:1份乳酸铝,1~8份磷酸,0.5~3份柠檬酸,100~500份水,0.01~0.05份聚乙二醇,其中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4000~2000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制备多孔磷酸铝层,实现形貌阵列的精准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粗糙结构制备方法,不需要制备纳米SiO2颗粒,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设备要求低,可工业化镀膜;采用全液相原料,没有固体颗粒加入,降低分散难度,均匀性好,膜层均匀、透明,通过热处理过程得到结构强度高的涂层,耐候性好;可应用于建筑玻璃、光伏电池组件、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