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375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066016.9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F33/453 , B01F35/30 , B01F35/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永磁搅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套筒、永磁体、永磁体驱动机构、托盘、伸缩杆和伸缩杆驱动机构,所述套筒与永磁体嵌套装配,所述永磁体通过永磁体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托盘通过伸缩杆支撑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伸缩杆通过伸缩杆驱动机构驱动升降。采用本申请的永磁搅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维护简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磁场模式多元化的优点,提高了铸坯质量的可调控性,改善了铸坯质量。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熔体永磁搅拌领域,也可用于实验研究领域,满足了实验室多元化研究永磁搅拌对熔体凝固、组织及性能等的影响,为之后的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1419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85285.1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韧低Si含量的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铝硅系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成分组成如下:Si:4.5~7%,Mg:0.4~0.7%,Cu:0.2~0.5%,RE:0.1~0.4%,Cr:0.15~0.35%,Fe≤0.15%,Ti:0.01~0.05%,Sr:0.001~0.004%,B:0.001~0.004%,所述稀土元素选自Ce和/或La,余者是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通过将原料熔炼所得熔体置于永磁搅拌装置上,对熔体进行永磁搅拌处理后浇铸得到铸造铝合金。本发明通过调节合金中元素配比,采用多元素变质耦合独特的磁场搅拌技术,调控合金的凝固组织,解决铝硅合金中析出相粗大的问题,进而得到一种高强韧Si含量的铸造铝合金。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1137312.6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111 , B22D11/10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避免包晶钢在高拉速连铸时,铸坯表面出现横向、纵向裂纹等缺陷现象的保护渣应用工艺。所述保护渣用于包晶钢高拉速连铸;所述保护渣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下述组分组成:CaO 37%~40%,SiO228%~32%;Al2O30.5%~2%,MgO 1%~4%且按质量比计MgO/Al2O3=1‑2:1;MnO+Fe2O31.0%~8%;Na2O 3%~18%,Li2O 2.0%~4.0%;F‑3%~15%;所述保护渣中,二元碱度CaO/SiO2为1.2~1.3。本发明所设计的保护渣析出的结晶相的平均晶体尺寸小于8μm,其结晶相为单一的枪晶石;且析出相均匀分布于保护渣结晶层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73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343537.4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轧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微合金钢热裂纹加热制度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少微合金钢热裂纹加热制度方法,该方法针对微合金钢铸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产生表面热裂纹的技术问题,提出在保持总加热时长不变的工艺基础上,通过调节环形加热炉各加热区段的加热保温时间,有效地避开了诸如Mn、Si元素的偏聚及碳氮化钛析出物析出的温度区间。本发明产生的效果是: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不打乱原热轧工艺生产节奏的条件下,减少了微合金铸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热裂纹,使得所制备的微合金钢质量明显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热炉能耗,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89375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66016.9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F33/453 , B01F35/30 , B01F35/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永磁搅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套筒、永磁体、永磁体驱动机构、托盘、伸缩杆和伸缩杆驱动机构,所述套筒与永磁体嵌套装配,所述永磁体通过永磁体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托盘通过伸缩杆支撑设置在套筒内部,所述伸缩杆通过伸缩杆驱动机构驱动升降。采用本申请的永磁搅拌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维护简便,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磁场模式多元化的优点,提高了铸坯质量的可调控性,改善了铸坯质量。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熔体永磁搅拌领域,也可用于实验研究领域,满足了实验室多元化研究永磁搅拌对熔体凝固、组织及性能等的影响,为之后的工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5267.7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马氏体时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首先将冶炼得到的钢水通过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1.2‑5.0mm的铸态薄带,出辊温度高于1000℃;出结晶辊后立即进行在线热轧,热轧温度为900‑1000℃,热轧压下率不低于15%;热轧后的薄带经过冷却、卷取为成品钢卷;成品钢卷加工成型后经过时效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加热、轧制的工序;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7057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544168.1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直型热电偶准确测量熔渣与不同涂层界面润湿角的方法,本发明用于研究高温熔渣的界面润湿特性。冶金反应大多数是多相在相界面上进行的反应,反应速度与相界面的大小和性质密切相关,研究计算熔渣与界面的润湿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基于实验室高温熔化实验,结合单丝热电偶技术,解决了如何在高温下简单方便快速且准确测量熔渣与不同涂层界面润湿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143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98673.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提高高碳钢小方坯角部强度与塑性的冷却制度方法,属于连铸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在高碳钢方坯连铸生产的二冷区段,采用非均匀冷却工艺对方坯进行冷却;在二冷区出口处,方坯的角部的温度为A℃、方坯铸坯面部除角部外,其他部位的温度为B1~B2℃,B1大于等于A,A的取值为195~205,B2的取值为790‑810,B1小于B2;S2:方坯经二冷区冷却后进入空冷区,坯件角部的温度回升至495‑505℃,之后坯件整体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实现、能够实现高碳钢方坯角部强度与塑性的同时提升,性能提升效果显著;便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53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371040.X
申请日:2019-05-06
IPC: B22D11/04 , B22D11/051 , B22D11/07 , B22D11/14 , B22D11/055 , B22D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坯结晶器,包括结晶器本体,所述结晶器本体的内壁上位于钢水液面处设有发热元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板坯结晶器的连铸设备及连铸板坯振痕抑制方法。本发明在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液面附近的板坯结晶器热面上安装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以脉冲的形式发热,来抑制靠近板坯结晶器一侧、弯曲的钢水液面的凝固,可以有效减小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甚至完全消灭连铸坯表面振痕;有望彻底消灭那些伴随着铸坯表面振痕生成而发生的铸坯表面缺陷、如皮下夹杂、皮下气孔、皮下偏析和表面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1011619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371276.3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坯结晶器,包括结晶器本体,所述结晶器本体的内壁上位于钢水液面处设有发热元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圆坯结晶器的连铸设备及连铸圆坯振痕抑制方法。本发明在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液面附近的圆坯结晶器热面上安装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以脉冲的形式发热,来抑制靠近板坯结晶器一侧、弯曲的钢水液面的凝固,可以有效减小连铸坯表面振痕深度、甚至完全消灭连铸坯表面振痕;有望彻底消灭那些伴随着铸坯表面振痕生成而发生的铸坯表面缺陷、如皮下夹杂、皮下气孔、皮下偏析和表面裂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