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银杏叶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845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734672.9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银杏叶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杏叶粉碎得到银杏叶粉末置于容器中;(2)继续加入辅料,再加入缓冲液混匀,灭菌,得银杏叶固态发酵培养基;(3)向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银杏叶。该方法使银杏叶通过冠突散囊菌发酵后,各营养、功能成分增加,有害成分含量减少;同时使发酵银杏叶富含冠突散囊菌孢子和各种消化酶类;此外果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使得发酵银杏叶的口感细腻,作为饲料或者添加到饲料中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有利于动物对饲料的吸收,提高饲喂效果。因此,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银杏叶有望成为新型生物发酵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双黄酮‑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9294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97723.1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镍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镍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在测定Cu2+中的应用及其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988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74056.5

    申请日:201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测定Cu2+的应用及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Cu2+的测定方法,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利用槲皮素荧光探针与待测物Cu2+发生作用后荧光强度发生变化,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对铜离子进行灵敏的定量分析测定。本发明的步骤是其步骤如下:(1)制作标准曲线:将槲皮素加入到含有不同浓度Cu2+的甲醇-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确定荧光强度与Cu2+的浓度的定量关系;(2)将槲皮素加入到含有Cu2+的待测甲醇-磷酸缓冲盐溶液中,配置成与步骤(1)槲皮素浓度相同的溶液,记录溶液的荧光强度;(3)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溶液Cu2+的浓度。本发明的测定过程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特点。

    一种快速判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37191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528099.2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判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的方法,此方法主要基于离体叶片经不同温度和及光强的处理,随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暗恢复,期间动态监测叶片Fv/Fm荧光参数值,通过绘制处理条件下的Fv/Fm荧光动力学曲线及分析样本处理后Fv/Fm的下降比值与恢复后Fv/Fm的上升比值确定植株植株不可逆光损伤的温度范围。本发明不破坏植物生长,便于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平行的检测植株叶片光损伤及恢复的状况,进而确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并判断不同植株抗性差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快速判定植株光强和温度适应范围的方法的装置,通过改变光源与样品间距离实现光照强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光照强度的连续的控制且在光强改变的同时保证光质恒定不变。

    一种植物基因启动子克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803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95718.8

    申请日:2014-06-26

    Inventor: 李广平 曹福亮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基因启动子克隆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基因启动子克隆方法,主要包括基因和接头引物的设计,植物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接头的制备,接头的连接及产物的PCR扩增。与目前常用的启动子克隆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方便、高效,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所述植物基因启动子克隆方法适用于所有植物。

    一种林木分根区灌溉试验体系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2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1724.X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木分根区灌溉试验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实生苗作为砧木,将砧木距地面10~12cm以上的部分剪掉,并在相邻两株砧木上相对的一面斜削至髓心,采用待研究树种母树上的枝条作为接穗,将接穗两面斜削后嫁接在两砧木的削面中,使嫁接苗具有两个完整的根系,一个共用的接穗,组装包括两个塑料盆的分根培养装置,将营养土或基质等量装入两个独立的塑料盆中,并将嫁接苗的两个完整根系分别移栽到两个塑料盆中,对嫁接苗进行培养,并适时进行分根区灌溉试验。本发明不仅能够模拟林木根系不均匀供水条件,还能够模拟分根区交替灌溉进行有关研究,适于开展分根区交替灌溉、干旱胁迫、盐胁迫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应用价值。

    烷基二醇二苯醚脱氢枞胺双希夫碱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2961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1775.7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二醇二苯醚脱氢枞胺基化合物,也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种烷基二醇二苯醚脱氢枞胺双希夫碱化合物,所述的烷基二醇二苯醚脱氢枞胺双希夫碱化合物结构如式(V)所示其中,n=1~4;R=CH3O-,C2H5O-,C3H7O-,CH3-,C2H5-,NO2-,Cl,Br。合成方法:(1)在氮气保护下,取代的对羟基苯甲醛和二溴烷烃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CH3CN溶剂中反应,得到二醛化合物;(2)将二醛化合物的CH2Cl2溶液滴加到脱氢枞胺CH2Cl2溶液中,回流反应1~2h,蒸出溶剂后得到烷基二醇二苯醚脱氢枞胺双希夫碱化合物。该化合物拥有多个氮、氧活性配位中心,说明这类化合物本身就是潜在的良好配体,合成方法简单,产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