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507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16142.0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755 , C01B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水汽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为Ni-Fe超薄二维纳米片状结构,Ni与Fe的摩尔比为2:1~4:1。该催化剂应用于水汽变换反应中,在温度为400~600℃区间内表现出很高的水汽变换活性,CO转化率接近热力学平衡转化率。此外,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85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1352455.4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包覆型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具有贵金属粒子粒径均匀、耐高温水汽气氛烧结、耐氧化烧结的特点,应用于纯甲烷或稀释甲烷蒸汽重整反应过程中,具有反应活性高、积炭量少、稳定性好、反应前无需还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可控性好、重复性高、步骤简单、成本低。本应用方法可灵活方便地实现中小规模甲烷重整制氢,是一种高效的在线制氢技术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090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510932968.2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4‑甲基‑3‑环己烯甲醛选择性制备对二甲苯方法。具体地说就是4‑甲基‑3‑环己烯甲醛在固体酸催化剂作用下,于300℃‑500℃发生脱氢芳化和原位加氢脱氧反应,生成对二甲苯的方法。本发明可分别在釜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或移动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原料直接注射进入反应管,或在载气的吹扫下经过催化剂床层而获得对二甲苯。该过程反应工序简单,目标产物选择性高,廉价的固体酸,底物可由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异戊二烯和丙烯醛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提供了由生物质制备对二甲苯的新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09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510934364.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4‑甲基‑3‑环己烯甲醛选择性制备对二甲苯方法。具体地说就是4‑甲基‑3‑环己烯甲醛在钨基催化剂作用下,于250℃‑450℃发生脱氢芳化和原位加氢脱氧反应,生成对二甲苯的方法。本发明可分别在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或移动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原料由注射泵直接注射至反应器,或在载气的吹扫下经过催化剂床层而获得对二甲苯。该过程反应工序简单,目标产物选择性高,底物可由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异戊二烯和丙烯醛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得到,对二甲苯的摩尔收率高达90%。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廉价且来源广泛,还有采用钨基催化剂,催化剂廉价,反应碳原子的经济性等优势,提供了一种生物质制备对二甲苯的新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01172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810116087.7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5-己二酮合成液体环烷烃的方法,以2,5-己二酮为原料,在固定床连续式反应器第一床层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羟醛缩合和加氢反应,获得碳数为6、12和18的含氧有机化合物,这些含氧有机化合物进一步在固定床连续式反应器第二床层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脱氧反应,即制得碳数为6、12和18的液体环烷烃目标产物。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对环境友好,为2,5-己二酮制备液体环烷烃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9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0039181.7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为原料合成液态高密度航空煤油或柴油范围内多环烷烃的新路线;本发明方法共分为两部分:1)使用质子化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木质纤维素基醛类化合物和纤维素基酮类化合物的羟醛缩合反应制备航空煤油或柴油前驱体;2)通过采用金属加氢催化剂对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的前驱体进行加氢脱氧,从而获得液态高密度航空煤油或柴油范围内的多环烷烃。
-
公开(公告)号:CN10762981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574505.8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烃加氢饱和的新方法。主要步骤为:在温和的操作条件下(压力低于3MPa、温度低于80℃),将含有芳烃的油品与M/Al2O3混合,通入氢气至一定压力,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待芳烃完全加氢饱和后,将反应温度将为室温,回收分离出的催化剂。催化剂M/Al2O3中的M是指Ru、Rh、Pd、Pt、Ir等贵金属的一种或其两两组合,Al2O3为有序介孔结构。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芳烃加氢活性以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74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237837.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745 , B01J23/83 , C01B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汽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的新方法。该催化剂组成为Fe-M-Al复合金属氧化物,其中M为Cu、Ce、Zr、La等金属。Fe与M的摩尔比为18~22,Fe与Al的摩尔比为8~12。该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蒸发自组装的方法一步合成。应用于水汽变换反应中,表现出优于传统Fe-Cr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且有效避免Cr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531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341806.6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木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平台化合物为原料合成液态链烃燃料的新路线;本发明方法共分为三部分:1)使用两性金属氧化物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催化当归内酯与生物质醛/酮类化合物制备A‑R系列内酯型航空煤油前驱体;2)通过对内酯型航空煤油前驱体的低温加氢,有效除去其中的碳‑碳双键,制备得到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液态饱和含氧化合物;3)通过采用金属/固体酸催化剂对预加氢后的产物加氢脱氧,从而获得碳链长度在6至11之间的生物质航空煤油或高质量柴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