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84396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80044621.3
申请日:2013-12-25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 H02K3/28 , H02K3/50 , H02K5/15 , H02K5/16 , H02K5/1732 , H02K2203/09
Abstract: 该马达包括由金属制成的汇流条和由树脂制成且保持汇流条的汇流条保持架。汇流条包括板状部和多个端子。板状部沿与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平面扩展。多个端子从板状部向上方延伸,并与构成线圈的导线的端部电连接。并且,由汇流条以及汇流条保持架构成的汇流条单元与转子在轴向重叠。因此,和汇流条单元与转子在轴向不重叠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径向扩大汇流条单元,且能够抑制马达整体的径向尺寸。并且,只要在径向扩大汇流条单元,就能够减少汇流条的轴向层叠数。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马达的轴向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1989777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10243516.0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8 , H02K3/522 , H02K15/0457 , Y10T29/49009 , Y10T29/49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及电机的制造方法。一种电机包括轴、转子、定子和壳体。所述定子包括:包括多个齿的芯、多个线圈和电绝缘管。所述芯由多个单位芯的联合体所限定,各单位芯具有所述多个齿中的单个齿;所述多个线圈包括由单根导线限定的两个或更多个连续线圈。各管被设置为包覆导线的从一个连续线圈过渡到另一个连续线圈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989777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10243516.0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8 , H02K3/522 , H02K15/0457 , Y10T29/49009 , Y10T29/49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及电机的制造方法。一种电机包括轴、转子、定子和壳体。所述定子包括:包括多个齿的芯、多个线圈和电绝缘管。所述芯由多个单位芯的联合体所限定,各单位芯具有所述多个齿中的单个齿;所述多个线圈包括由单根导线限定的两个或更多个连续线圈。各管被设置为至少包覆导线的在连续线圈之间经过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211930404U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20449255.7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减速装置、差动装置、壳体、通气部。壳体具有顶壁部。通气部具有设于顶壁部并连接壳体内外的通气孔部。通气孔部具有:铅垂延伸部,其从顶壁部的铅垂方向上侧面向铅垂方向下侧延伸;第1倾斜部,其从顶壁部内侧面按随着朝向规定方向一侧而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向延伸,与铅垂延伸部的铅垂方向下侧端部相连;第2倾斜部,其从顶壁部内侧面按随着朝向规定方向另一侧而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向延伸,与铅垂延伸部的铅垂方向下侧端部相连。第1倾斜部内侧面中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部分设有向铅垂方向上侧凹陷的第1凹部。第2倾斜部内侧面中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部分设有向铅垂方向上侧凹陷的第2凹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544761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10162.5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永庆介
IPC: H02K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5/2204 , F16C19/166 , F16C33/723 , F16C35/067 , F16C35/07 , F16C35/073 , F16H25/22 , F16H3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所述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包括壳体(1)、定子(7)、中空轴(2)、多个磁体(8)、杆构件(3)、滚珠螺母(9)和环形的传感器轭(82)。壳体(1)具有保持至少一个轴承(4)的轴承表面(11)。定子(7)具有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线圈(71)。中空轴(2)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多个磁体从定子(7)沿径向方向向内地布置在中空轴(2)的外周表面(23)上。杆构件(3)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滚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位于杆构件(3)的外周缘上的多个螺旋形槽(33)上。
-
公开(公告)号:CN205544763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10357.X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永庆介
IPC: H02K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5/2204 , F16C19/166 , F16C33/723 , F16C35/067 , F16C35/07 , F16C35/073 , F16H25/22 , F16H3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传递组件。该旋转传递组件包括壳体(1)、中空轴(2)和圆形轴承保持构件(6)。壳体(1)具有保持至少一个轴承(4)的轴承表面(11)。中空轴(2)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所述至少一个轴承(4)包括至少一个圆形内支撑部(41A,41B)以及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42),所述圆形内支撑部和所述圆形外支撑部以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中空轴(2)。圆形轴承保持构件(6)被固定至所述壳体(1)的开口部(12)的内表面(12A),并且被构造成沿所述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圆形外支撑部(42)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205544762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10181.8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nventor: 福永庆介
IPC: H02K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5/2204 , F16C19/166 , F16C33/723 , F16C35/067 , F16C35/07 , F16C35/073 , F16H25/22 , F16H3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传递组件、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的装置和马达。该旋转传递组件包括壳体(1)、中空轴(2)、杆构件(3)、至少一个轴承(4)和止动构件(5)。中空轴(2)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中空轴(2)具有至少一个外周台阶状轴部(21A,21B)和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22)。杆构件(3)以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1)旋转的方式联接至壳体(1),杆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接触部(31)和至少一个突出部(32)。所述至少一个接触部(31)沿径向方向接触中空轴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32)沿轴向方向抵靠所述至少一个内周台阶状轴部(22)。
-
公开(公告)号:CN213817494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90000666.3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IPC: H02K9/19
Abstract: 提供马达单元,本实用新型的马达单元的一个方式具有马达、收纳马达的外壳以及收纳在外壳内的油。在外壳设置有使油循环并且将油从马达的上侧向马达供给的油路。在油路设置有位于马达的上侧并且贮存油的贮存器。贮存器具有:主流槽,其沿轴向延伸,接受从油路的上游侧供给的油;以及一对侧流槽,它们从主流槽的轴向两侧的端部分别朝向周向一侧延伸。一对侧流槽分别设置有将贮存器内的油向马达的线圈端供给的流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11958915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538245.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驱动装置以及车辆,其一个方式是使车辆的车轴进行旋转的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减速装置,其与马达连接;差动装置,其与减速装置连接,使车轴绕差动轴线进行旋转;壳体,其收纳马达、减速装置以及差动装置;以及铭牌,其配置在壳体的外表面。铭牌位于壳体的外表面中的下表面部。
-
公开(公告)号:CN211456844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339279.7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马达和驱动装置,该马达具有:转子,其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该马达轴线沿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延伸;定子,其与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马达收纳部,其在内部收纳转子和定子,并且在内部收纳油;以及阻挡部,其位于定子的轴向一侧。定子具有:定子铁芯;以及线圈组件,其安装于定子铁芯,具有沿周向配置的多个线圈。线圈组件具有从定子铁芯向轴向一侧突出的线圈端。在马达中设置有向定子提供油的油路。油路具有位于线圈端的铅垂方向上侧的线圈端提供口。阻挡部从轴向一侧覆盖线圈端中的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部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