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58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0405164.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C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CPU插件,两片SOC芯片;第一片SOC芯片内部集成1个管理CPU核和1个FPGA;第二片SOC芯片内部集成1个保护CPU核、1个启动CPU核和1个FPGA;两片SOC的FPGA之间通过数据传输通道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CPU插件的继电保护装置,本发明降低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插件数量,节约了继电保护装置成本,提高了CPU核之间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434399.0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滑动窗滤波和容量自适应分配的冲击功率检测方法,包括:采样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利用锁相环测取配电网的电源电压相位,并以此为参考相位,对负载电流和负载电压作dq变换;计算并实时更新负载有功功率及负载无功功率;求得有功功率实时变化值和无功功率实时变化值;设定有功功率阈值、无功功率阈值,将有功功率实时变化值、无功功率实时变化值与设定阈值以及平抑冲击功率装置的额定视在功率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决定输送给平抑冲击功率装置的信号;将采用上述检测策略的平抑冲击功率的装置并联在配电网上,实现对电网中冲击功率的实时监测。该方法有利于实时检测冲击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76297.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故障测距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故障测距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测量点的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在发生故障后测量点的正序、负序、零序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基于输电线路中故障点的故障边界条件,构建目标复合序网;基于目标复合序网,构建目标基尔霍夫电压KVL方程组;将目标数据代入目标KVL方程组,求解得到故障点在输电线路中的位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消除故障过渡电阻对单端测距精度的影响,解决了高阻接地故障下单端法故障测距信息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故障测距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36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610353870.6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通用逻辑的调度主站二次设备信号建模方法,包括:建立通用间隔类型、建立每个通用间隔类型的通用二次设备信号集、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建立通用二次设备信号与实际二次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二次设备信号种类名称多样、数据量大、缺乏统一标准而引起的建模难的问题,调度主站系统对所采集到的调控信号的分析,对故障的预警有着积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4192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67078.1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芯可鉴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瞬态热阻的模拟系统与方法。所述模拟系统包括:信号生成装置,用于生成一组激励信号,其中该组激励信号中的不同激励信号具有相同的占空比与不同的周期;测量电路,用于将所述不同激励信号分别施加在IGBT模块的等效热阻模型的两端,以测量所述不同激励信号下的所述等效热阻模型的最大瞬态热阻;以及转换装置,用于将所述不同激励信号下的所述等效热阻模型的最大瞬态热阻转换成所述占空比下的IGBT模块的瞬态热阻曲线。由此,本发明可搭建出一套针对IGBT模块的等效热阻仿真电路,通过改变仿真电路中的脉冲方波激励信号来快速获取IGBT模块的瞬态热阻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31388.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瑞联研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L23/492 , H01L29/417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的一种压接式半导体功率模块,包括发射极导体和M个发射极凸台,N个所述发射极凸台通过焊料焊接于发射极导体表面,且N≤M,所述焊料于焊接后形成焊层,所述焊层于发射极凸台和发射极导体间压力达到指定值时发生塑形变形,且发射极凸台和发射极导体中的杨氏模量均大于焊层的杨氏模量。本发明通过将发射极凸台通过焊料焊接于发射极导体表面,减小压接式IGBT模块工作状态下各芯片间应力不均衡现象,提升各芯片间的受力一致性及压接式模块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42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696563.3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的处理方法和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输电线路故障行波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的三个故障暂态行波相量,并获取所述三个故障暂态行波相量的三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对所述三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中的每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进行处理以确定所述每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的模极大值;将所述每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的模极大值在所述每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的时间轴上进行延拓,得到所述每个故障暂态行波模量的等效行波。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故障暂态行波的波过程的特征更加简洁和直观,从而能更有效地展现出故障暂态行波丰富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9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981043.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F17/10 , G06F30/20 , F28D20/0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卡诺电池变工况运行的多元混合储能系统及调度优化方法,通过搭建一种含卡诺电池变工况运行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用于满足用户电、热负荷;采用分段处理的方法搭建卡诺电池变工况运行模型;以单日运行成本为目标,构建多元混合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确定系统调度运行方案。本申请能解决现有分布式能源系统不包含卡诺电池变工况运行的调度优化问题,能使系统运行更经济、环保,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电‑热之间的灵活转换,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对电网的支撑作用,最大达额定容量的31.61%。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8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414135.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考虑退化成本的电池储能参与调峰双层滚动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调峰目标和经济成本属于不同维度,引入经济折算系数,将调峰目标映射到经济维度。而后,由于电池储能参与调峰过程中会频繁充放电,加速电池储能退化过程,因此,建立了考虑放电深度和循环寿命的电池储能退化成本模型。最后,为了进一步应对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双层滚动优化控制方法,上层长时间尺度滚动优化层以最小化系统综合运行成本为目标,通过多步滚动优化制定调度计划,下层短时间尺度实时滚动调整层则基于短时间尺度的风电和负荷预测数据,跟踪和修正上层的调度计划。本发明增强了电网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实现了经济有效调峰。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7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01729.0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止距离保护误动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过负荷闭锁保护启动时,将过负荷识别判据设置为第一判据;根据预设判别规则判断待保护线路以外是否发生线路故障跳闸;在发生线路故障跳闸时,将过负荷识别判据修改为第二判据;第一判据的稳定性大于第二判据的稳定性;根据过负荷识别判据和相间余弦电压进行过负荷识别,得到过负荷识别结果;根据过负荷识别结果对距离保护Ⅲ段进行调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对待保护线路以外是否发生线路故障跳闸进行识别,自适应地采用不同判据执行过负荷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对距离保护Ⅲ段进行调整,避免本线路外故障时距离保护误动,避免故障规模增大,提升系统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