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9297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96147.X
申请日:2015-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共组装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双模式荧光探针的方法,属于纳米荧光探针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对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除去多余配体,并对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进行补加巯基羧酸镉络合物处理;将油相上转换纳米粒子和水相下转换纳米粒子水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通过连续的避光搅拌处理,利用水溶性下转换纳米粒子对油溶性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吸附,实现两种纳米粒子的共组装。组装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上转换纳米粒子从油相转移到水相,二是形成双模式荧光探针。本发明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危险性小、双模式荧光探针产率高、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5598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98808.9
申请日:2014-1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1/02 , C07C69/157 , C09K11/06 , A61K49/00 , A61K31/616 , A61P29/00
Abstract: 基于阿司匹林的碳量子点及细胞成像及抗炎治疗方面的应用,属于纳米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水合肼溶液促进阿司匹林溶解的情形下,利用微波加热法将其制备成具有强荧光性质的碳量子点。该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在高盐浓度和生理pH条件下非常稳定,保持了蓝色荧光,并可进入细胞核,对细胞进行有效示踪;同时还保留了阿司匹林原有的抗炎功效,在利用角叉菜胶构建的急性炎症模型中,可有效抑制炎细胞产生;此外,所制备的阿司匹林碳量子点毒性较小,在体内应用不会对肝功、肾功以及心、肝、脾、肾等脏器产生影响,可实现纳米材料具有诊治双重功效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341638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288514.7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两种高沸点溶剂中组装金属纳米簇成为片层结构或类双锥体结构的方法,属于金属纳米簇组装技术领域。即将事先制备好的烷基硫醇配体稳定的金属纳米簇放置在两种高沸点溶剂中,通过简单的加热处理实现对于二维片层结构或类双锥体结构的组装。这种组装方法,在微观领域中,对于组装技术的发展和小尺寸纳米簇界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本发明在组装的过程中操作简便,危险性小,并且具有良好的实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04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38973.9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12/14 , C08F220/54 , C08F220/06 , C08F220/14 , C08F2/44 , C08F2/22 , C09K11/02 , C09K11/06 , C09K11/88 , G01N33/52
Abstract: 一种pH响应的双荧光功能聚合物纳米微球及其在肿瘤组织检测中的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合成一种复合荧光分子A的乳液微球,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将具有pH响应功能的聚合物引入到微球的壳层,制备出核壳结构的乳液微球。进一步将荧光分子B复合到微球的壳层中,得到具有pH响应的双荧光发射的功能聚合物纳米微球。该微球在从酸性到碱性的不同pH值条件下呈现不同的荧光强度和荧光颜色。基于纳米微球荧光性质的pH响应功能,应用在组织检测中,正常组织(pH~7.4)呈现紫色荧光,肿瘤组织(pH
-
公开(公告)号:CN102874767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390128.4
申请日:2012-10-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纳米粒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相前驱体热解的方法,通过调节配体间的比例,制备出具有不同粒径、可溶性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其是采用向体系中一次性加入反应物、加热使前驱体热分解的“一锅法”,制备出粒径可控且均一、溶解性好、电容性质高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安全,有利于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粒子的工业化生产。且所值备粒子粒径较小、粒子比表面积大,能显著提高其电容性质,该材料在锂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可推动电池工艺的进一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718248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194731.5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荧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步水相法制备近红外荧光性质的Ag2S纳米晶的方法。具体是将水溶性的硫源加入银离子水溶液中,使用水溶性巯基化合物作为稳定剂,在室温下一步制备出水溶性Ag2S纳米晶。制备的纳米晶具有以下特点:尺寸可以在0.5nm至10nm可控合成、粒径均匀、具有很好的可调荧光发射且其发射峰位在红色到近红外区(650nm到900nm)可调。制备过程使用水溶性巯基化合物作为稳定剂,因此环境污染小,产物纯度高,表现出良好的光学性质和水溶性。另外,此种近红外荧光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容易操作,重复性好,适合大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8836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25885.0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具有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该方法首先合成一种温度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进而将共轭结构的有机荧光分子复合进分子刷中,环境温度改变,荧光分子的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荧光分子刷薄膜的荧光性质的智能响应,从而获得荧光/温度智能响应性聚合物分子刷薄膜,可以在较大温度范围内(4~70℃)实现智能化检测,其检测区间覆盖了从水的冰点到沸点的大部分温度范围。这种具有荧光智能响应性的材料在光学器件、生物纳米材料、微型纳米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0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75824.8
申请日:2013-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CaO/ZnO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学技术领域。其是将CaCO3纳米球分散到H2O和DMF的混合液中;H2O和DMF的体积比为7:3~8:2;将Zn(AcO)2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使Zn/Ca的摩尔比为5:1~7:1,连续搅拌后室温陈化;离心收集沉淀后真空干燥;煅烧后得到CaO/ZnO核-壳结构纳米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产物形态和结构可以调控;产率较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27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32597.3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溶性噻吩乙炔和苯乙炔共聚物前驱体、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相杂化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是将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通入含有一定量的多聚甲醛和氯化锌的盐酸溶液中至饱和,加入一定量的3,4-二溴噻吩,即可得到氯甲基化的产物,将其加入对氯苄的甲醇溶液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碱液,聚合,再用酸终止反应即可得到所需的聚合物前驱体。这种聚合物可以应用在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并获得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且这种水溶性的聚合物与CdTe纳米晶杂化,可以制备水溶性的杂化太阳能电池,没有用到高毒性的有机溶剂。并获得可观的光电转化效率,其吸收光谱可以拓宽到600nm至1000nm。
-
公开(公告)号:CN10260412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115127.9
申请日:2012-04-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明胶球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级、形态规则、尺寸均一、分散度好的明胶纳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是通过调整溶液pH值、明胶溶液反向滴加、低温超声乳化等方法,控制明胶球的尺寸,减少明胶球之间的粘连和融合,使制备出的明胶纳米球球形良好,球与球之间更趋分散。该方法操作简单,所制备的明胶纳米球为微黄色粉末,直径在50~350nm范围内。作为药物载体,该方法制备出的明胶纳米球可更稳定的缓释药物。作为基因载体,该方法制备出的明胶纳米球更有利于细胞吞噬和向细胞内转染基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