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75277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011653.X
申请日:2007-06-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1/70 , C02F1/30 , B01J23/745 , B01J21/06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深度处理和光催化材料领域,目的是利用铁掺杂催化剂提高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氮的脱氮效率,尤其是地下水和饮用水源,使脱氮更彻底,解决以往零价铁还原氨氮产率高、不掺杂贵金属光催化剂还原效率较低、掺杂贵金属光催化剂价格较高的问题。其特征是利用化学还原制备纳米零价铁掺杂二氧化钛,在去除溶解氧和补充甲酸为电子供体的情况下,光催化反应高效还原硝酸氮和降低水中总氮含量,避免高比例形成氨氮和亚硝酸氮有害产物。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比较高效光催化还原水中硝酸氮和降低总氮的方法,催化剂价格低廉而高效。可广泛用于光催化复合材料和地下水饮用水等水的净化,去除硝酸氮、氯代烃脱氯和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443420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10047605.1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3/08 , C02F3/30 , C02F3/10 , C02F1/58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同时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无纺布生物转盘反应器,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由盘片、反应容器、曝气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组成,反应容器是密闭装置,顶端设有溶解氧控制孔,盘片采用无纺布,并由不锈钢盘片架固定。本发明的效果是微生物的附着良好,基质以及气液固三相混合均匀,溶解氧的控制简便,容易达到工艺运行所需的操作参数,盘片无纺布有较大的孔隙度(孔径为3微米),表面粗糙,适合于生长缓慢的厌氧氨氧化菌的附着,同时其造价低、质量轻的特性节省了工艺的成本和运行费用。无纺布生物转盘反应器适用于同时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293701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11624.8
申请日:2008-05-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增强膜生物反应器中曝气抗污染作用的梯型平板膜组件,属于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设置平板膜的两侧膜面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剖面为梯形的平板膜组件,梯型平板膜组件固定于框架上,置于生物反应器中,在抽吸泵作用下出水。平板膜组件的梯形剖面设置能够促进气泡与倾斜平板发生多次碰撞,气泡和尾流漩涡在膜面产生更大的瞬时剪切力,在提高曝气冲刷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减缓膜污染速率,从而增强系统稳定性、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化学清洗剂的使用量,大幅度降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运行成本,促进膜生物反应器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0410184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610046172.8
申请日:2006-03-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2F1/58 , C02F1/30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到高效光催化水体脱氮方法。其特征是利用金属负载或氮掺杂二氧化钛等催化剂,在有去除/降低溶解氧作用的搅拌气体存在条件下,将光催化氧化氨氮和光催化还原氧化态氮耦合起来,以氮气为目的产物,从水中去除含氮成分。加亚铁离子提高脱氮效率40%~100%。调节水体pH可在时间顺序上耦合氨氮和氧化态氮的去除。光催化脱氮所用光源范围包括紫外光、可见光、日光。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脱氮效率高、脱氮较为彻底,低污染、低能耗。结合杀菌净化功能、可与膜分离等技术结合。该方法可用于微污染型含氮水质净化、含氮中水处理、或者是含较低浓度微量有机污染物、氨氮或混合价态无机氮的各种水体的脱氮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033082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11055.2
申请日:2007-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到制备纤维状二氧化钛、二氧化锡及其掺杂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纤维材料为模板,以钛酸四丁酯、四氯化钛、四氯化锡或者混合物为前驱物,在低温5~280℃下,通过氮气或氩气等惰性气体携带前驱物和含氨水气进入反应器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控制气体流量、沉积温度以及烧结气氛和温度条件。惰性气氛热处理获得负载型纤维材料;氧化性和反应性气氛下烧结处理,去除纤维模板,形成氧化物纤维材料。利用活性炭纤维模板及烧失处理形成多孔纤维或管状纤维材料。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材料制备易于控制、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935694A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610047605.1
申请日:2006-08-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同时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无纺布生物转盘反应器,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由盘片、反应容器、曝气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驱动及传动装置组成,反应容器是密闭装置,顶端设有溶解氧控制孔,盘片采用无纺布,并由不锈钢盘片架固定。本发明的效果是微生物的附着良好,基质以及气液固三相混合均匀,溶解氧的控制简便,容易达到工艺运行所需的操作参数,盘片无纺布有较大的孔隙度(孔径为3微米),表面粗糙,适合于生长缓慢的厌氧氨氧化菌的附着,同时其造价低、质量轻的特性节省了工艺的成本和运行费用。无纺布生物转盘反应器适用于同时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种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脱氮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202904C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03128410.8
申请日:2003-04-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废气治理领域中的含亲水和疏水性混合挥发有机物的废气生物过滤处理方法,包括,含混合挥发性有机物的废气[1]、装有填料[3]的生物过滤床[2]、停留时间和排放[6],其特征:生物过滤床采用二段或三段的结构,并加有脱水单元[4],废气从加有脱水单元前面的生物过滤床,按序从其上方进入,下方排除,在脱水单元之后,则废气改变方向,从底部向上进入其内,由上方排放[6],停留时间为1~1.5分钟;填料[3]是由堆肥、土壤、火山灰经与活性污泥或其上清液组成的混合物,并且肥-土-灰混合物与活性污泥或上清液以20∶1~40∶1的体积比混合而成。优点: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可以同时处理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一次去除率可达100%,时间节省3倍。
-
公开(公告)号:CN1265934A
公开(公告)日:2000-09-13
申请号:CN00101556.7
申请日:2000-01-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 Y02A50/2349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廉价工业加工废弃物铁屑或铝屑作为脱硫剂,实现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脱除并反应生成水处理药剂的工艺过程,除了补充水和脱硫剂外,无任何三废产生。该技术和设备可应用于常规锅炉、热电厂锅炉和金属冶炼尾气的脱硫脱硝。该技术和设备使烟气脱硫过程与水处理药剂生产过程相结合,是典型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回收工艺,使环境污染控制过程具有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205241A
公开(公告)日:1999-01-20
申请号:CN97105169.0
申请日:1997-07-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垂直电泳荷电粒子的分离设备包括层析支撑材料、电泳电极、进料器、收集器等,应用电泳电场与流体流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基本过程,使荷电粒子运动轨迹发生弯曲而最终通过样品收集器将物质分离。它可于任何荷电粒子从任一流体中的连续分离,既可用于分析目的,又可用于制备目的,也可用于流体电解目的(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
-
公开(公告)号:CN21747926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0992161.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碳氮比生化尾水同步脱氮除磷的装置,包括酸碱加药箱、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硫铁矿干粉加药箱、二沉池,所述酸碱加药箱通过酸碱加药泵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一进药口相连,所述硫铁矿干粉加药箱通过硫铁矿干粉加药泵与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二进药口相连,所述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出水口与二沉池进口相连,所述二沉池底部通过污泥回流泵连接至硫铁矿自养反硝化反应器的污泥回流口。本实用新型将来源广泛的硫铁矿应用于污水处理,使得废弃的硫铁矿资源重新得到利用,优化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无需外加碳源,高效节能,降低了污水的处理费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