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68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651917.4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多能互补和低碳化的多区域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多区域VPP架构组织;步骤2、基于步骤1所构建的多区域VPP架构组织,制定天然气产消系统运行策略,并计算其电能消耗量、天然气产量和碳减排量;步骤3、基于步骤2所制定天然气产消系统运行策略,通过区域间能量交互实现多区域VPP的电能互补,以VPP运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多区域VPP优化调度模型;步骤4、采用复合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步骤3所构建的多区域VPP优化调度模型,进而实现面向多能互补和低碳化的多区域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本发明够促进电能、热能和天然气能源的互补利用,推动电力能源低碳化转型,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缓解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供需不匹配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9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1380381.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的风电场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风电场输出功率;步骤2、根据步骤1得出的风电场输出功率计算储能系统的能量变化量存在最大值,并以不同时间间隔统计功率变化值的概率密度数据;步骤3、在储能系统的能量变化量的计算过程中,引入维纳随机过程;步骤4、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确定储能系统功率配置;步骤5、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确定储能系统能量配置。本发明统一了储能功率和能量的选择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26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30276.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本发明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多区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架构,采用遵循FIPA‑ACL标准的JADE平台实现多代理系统的运行,包括一个上层代理和多个下层代理,所述上层代理为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管理中心总代理;所述下层代理包括学习中心代理、求解中心代理和区域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子代理。本发明的系统架构能实现协调优化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制定最优运行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能源浪费,实现节能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76965.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多阶滤波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造多阶滤波传递函数;步骤2、基于步骤1构造的多阶滤波传递函数,计算多阶高频滤波环节响应混合储能功率指令,进而分析多阶高通滤波的容量恢复特性;步骤3、基于步骤2的对多阶高通滤波的容量恢复特性分析,制定对交接频率选择原则。本发明能够克服一阶巴特沃思滤波响应高频功率指令时的积分作用,提高了功率型储能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87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95500.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采集风电场的有功功率和光伏电站的有功功率,获得总有功功率实际值Preal;得到滤波后的总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将滤波后的总有功功率参考值,与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发出的总有功功率实际值相减,根据差值绝对值,对应获得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修正值ΔUcref;将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修正值,与初始电容电压参考值Ucref相加并限幅,得到修正后的电容电压参考值Ucref*;计算得到每桥臂需投入的半子模块个数。本发明调整MMC中半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参考值的取值方式,使之与新能源出力情况相关联,从而平抑新能源出力变化对受端交流电网的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91717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21877.8
申请日:2015-05-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配电站内0.4kV侧故障的智能分布式自愈控制方法,其技术特点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母线停电时,进入故障类型判断,当故障类型为低压母线故障时,则闭锁自愈功能由人工介入处理故障;当故障类型为低压出线保护拒动故障,则进行出线开关分闸处理和受总开关重合闸处理;当故障类型为低压线路故障,则进行受总开关重合闸处理;故障类型为其他故障时,进行母联自愈处理。本发明实现了配电站内0.4kV侧的故障自动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等功能,消除0.4kV电压等级设备监控盲区,进一步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整体提高配电自动化综合运营水平,提升设备利用率,减少损失电量,降低供电企业的售电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08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1911376920.2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多模式混合储能电路,包括:能量型储能元件BAT、功率型储能元件C、开关组K1、K2、K3、K4、电感L、双向DC/DC变换器D和负载R;所述能量型储能元件正极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K1与双向DC/DC变换器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电感L、第四开关K4与双向DC/DC变换器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功率型储能元件正极的一端通过第二开关K2与双向DC/DC变换器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K3与双向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能量型和功率型储能元件负极共同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负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功率型储能元件的充分利用,延长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35103.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12 , G06F30/27 , G06F111/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工程三维设计方法。本发明第一步:首先对电气模型的XY轴中心线做出明确标识;接着,对每个工程创建标准系统树;最后按照电力行业设备编码规则;第二步:首先,建立系统树、模型、模型属性信息、设备编码的知识库;其次,知识库中的每条信息进行唯一编码设置;最后,通过搜集不同使用者的信息要求,对该信息进行学习训练;第三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力工程三维设计布置方法;第四步:首先,把工程相关因素的算法植入;其次,在人机交互界面输入自定义因素排序,确定其为最终方案;第五步‑三维设计成果的自动导出。本发明既简化了三维设计模型与数据绑定的工作步骤,又为人工智能设计提供了数据接口与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20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046658.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主体博弈的虚拟电厂容量优化配置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多投资商虚拟电厂架构及其调节能力分析;步骤二、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及成本效益分析指标构成;步骤三、多投资商虚拟电厂的容量配置模型;步骤四、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合作收益分配修正模型四个步骤;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合作收益分配修正模型提升虚拟电厂容量配置模型的鲁棒性。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成功应对分布式电源投资商多种博弈模式,有效提升投资商个体收益,实现投资商群体收益最大化,稳固多投资商最优合作模式,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价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提高了投资风险抵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41310.4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7 , G06F18/2433 , G06F18/2415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资源利用率的评估方法。本发明所提出评估方法包含资源利用率评估指标体系、样本选取和处理、特征指标提取、非线性回归模型引入、计算高利用率样本决策边界等步骤。资源利用率评估指标体系步骤形成一级特征指标和二级特征指标;样本选取和处理步骤将样本分为高效和低效样本;特征指标提取步骤计算特征指标与利用率间的相关性系数,按相关度指标排序;非线性回归模型引入步骤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得到模型参数;计算高利用率样本决策边界步骤得到最终的高/低利用率决策边界。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方案在电动汽车充电站评价中仅考虑充电需求和路网分布等直接相关因素而导致的评价结果与周边用户关联程度较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