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80379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278450.3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66 , C02F1/3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ZnO-AC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是以活性碳为骨架,负载有Ag/ZnO纳米颗粒而形成的复合型光催化剂;其中活性碳与Ag/ZnO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00~10∶100;所述的Ag/ZnO纳米颗粒中Ag与ZnO的质量比为:0.6∶1~0.75∶1。一方面是因为在复合物中,由于活性炭的表面积比较大吸附能力很强,使得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染料增多。另一方面,Ag作为电子接受者,能有效的分离电子-空穴抑制其复合从而促进了染料的降解。因此本发明的Ag/ZnO-AC复合光催化剂与纯的ZnO,Ag/ZnO和ZnO-AC相比,其光催化活性有很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35216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910199557.1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7D471/04 , C07F5/00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铕配合物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DPPDA-Eu3+/SiO2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上述的铕稀土荧光配合物为核,表面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包裹在该配合物外形成的一种核壳型的荧光纳米颗粒,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稳定性,不易发生荧光分子从二氧化硅壳层中泄露,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芯片及生物传感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29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85659.0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荧光纳米粒子为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以三联吡啶钌为内核,在三联吡啶钌的表面覆盖网状结构的二氧化硅,在二氧化桂表面带有活性氨基基团,其中三联吡啶钌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8,且每毫克纳米粒子含有约385nmol氨基。本发明的硅荧光纳米粒子Ru(bpy)3/SiO2大小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70±6nm;且具有很好的光稳定性,在水溶液中不易发生染料泄露。该荧光探针标记链酶亲和素后应用于蛋白质微阵列芯片检测HIV p24抗原,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夹心式荧光免疫分析法,结果显示荧光强度与p24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分析灵敏度为3.1ng/mL。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可应用于高灵敏检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及荧光免疫分析等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735216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199557.1
申请日:2009-11-2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07D471/04 , C07F5/00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铕配合物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粒子DPPDA-Eu3+/SiO2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纳米粒子以上述的铕稀土荧光配合物为核,表面带氨基的二氧化硅包裹在该配合物外形成的一种核壳型的荧光纳米颗粒,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光稳定性,不易发生荧光分子从二氧化硅壳层中泄露,纳米粒子表面带有氨基,可不需要进行表面修饰而直接与生物分子反应。该纳米粒子可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稀土荧光探针应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生物芯片及生物传感器等。
-
公开(公告)号:CN101281202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36375.8
申请日:2008-04-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447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过氧草酸酯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氨基酸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0-30kV高压电源用作电泳驱动电源,两根化学发光试剂引入毛细管一端连接微泵注射器,另一端由下往上插入化学发光反应管。电泳毛细管一端插入电泳缓冲液,另一端由上往下插入一不锈钢金属注射针头中,其末端置于注射针头的尖觜末端部分并使其出口刚好露置于PMT下面。承载电泳毛细管的金属注射针头由上往下插入反应玻管中,一端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的铂丝连接金属注射针头作为接地电极(阴极)。插入反应玻管中的电泳毛细管末端与化学发光试剂引入毛细管末端相距2mm,PMT固定在反应管的正上方,使发光信号尽可能被接收。本发明的装置能有效地保持电泳过程中电流稳定,分离效率与检测灵敏度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25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0394275.3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01M4/60 , H01M4/04 , H01M10/36 , C07D47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材料、正极极片、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1,4,5,8‑萘四甲酸酐与氨水进行缩合反应,获得固体悬浮物;2)将所述固体悬浮物分离、洗涤并干燥,获得所述正极材料。该正极材料为1,4,5,8‑萘四甲酰二亚胺,表面形貌为颗粒堆叠成交织连续多孔网状。本发明使用富含羰基活性位点的1,4,5,8‑萘四甲酰二亚胺作为正极材料,可以通过锌离子与羰基的烯醇化反应实现高度可逆的锌离子存储,与过渡金属无机正极材料相比,酰亚胺来源广泛,易于制备,活性位点多,理论比容量大,减少对不可再生过渡金属的使用,更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1604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84362.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磷共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锌磷共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包括MCM-22分子筛,其中,MCM-22分子筛用元素锌和元素磷改性,所述催化剂中,元素锌的质量百分比为1%~5%,元素磷的质量百分比为1%~5%,MCM-22分子筛的质量百分比为94%-98%。本发明锌磷共改性分子筛催化剂高效得催化轻烃转化为芳香烃,具有高转化率,高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2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06950.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石墨烯包覆二氧化硅复合上转换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得到的银/石墨烯@SiO2-NaLuF4:Yb,Gd,Er复合荧光纳米粒子,该纳米晶的结构为以银负载在石墨烯上为内核,再用二氧化硅包覆,在二氧化硅表面连接上转换纳米晶。本发明通过贵金属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提高上转换纳米晶的发光强度。同时,将银负载在石墨烯上,能很好防止银颗粒团聚,被分散固定在石墨烯上的银纳米粒子由于距离近发生场效应叠加,彼此的极性和表面等离子共振相互增强;同时由于石墨烯是一种优良的电子受体和传导体,银纳米粒子的电荷向石墨烯转移后其电子密度降低,有效介电常数增加,使纳米银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增强,导致纳米银的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更强。该方法使稀土上转换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提高约50倍。
-
公开(公告)号:CN103846097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610151.4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7/13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aLuF4:Gd,Yb,Tm/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是由NaLuF4:Gd,Yb,Tm上转换纳米晶与纳米TiO2复合而成(其中NaLuF4:Gd,Yb,Tm与TiO2的质量比为1:1-1:3);所述的NaLuF4:Gd,Yb,Tm的化学式为:NaLuF4:Gd,Yb,Tm。本发明制备的NaLuF4:Gd,Yb,Tm/TiO2纳米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LuF4:Gd,Yb,Tm/TiO2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快速、完全降解难降解的有机染料罗丹明-B。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40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8555.9
申请日:2011-09-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01J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ZnO-石墨烯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是以石墨烯为骨架,负载有ZnO而形成的复合型纳米光催化剂;其中石墨烯与ZnO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100~10:100。由于GS的加入,电子-空穴的复合率降低,在紫外灯照射下降解甲基橙的过程中,光降解率有很大提高。而且如果再考虑参数的优化,比如ZnO,GS二者加入量的最优比,pH,温度的影响等,ZnO/GS的催化活性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制备的ZnO/GS复合催化剂成本低,可以回收利用,并且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效果,有望应用于工业废水、废气的光催化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