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柴油污染的湿地的茈菰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940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5045.3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受柴油污染污染的湿地的茈菰修复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将从野外采来的茈菰幼苗,栽植于柴油污染浓度为20000mg/kg以内的岸边沉积物土壤中;采用室外盆栽试验方法培养野茈菰,每天根据气候变化保持一定的液面,进行岸边湿地油污沉积环境的模拟植物修复。实验研究证明利用茈菰作为修复植物,在油污湿地土壤中栽植茈菰幼苗,密度控制在100~250株/m2范围内,通过茈菰生长及反复刈割过程,即可除去岸边沉积物中的过量油污。这种湿地岸边沉积物柴油污染的茈菰植物修复方法具有修复效率高、费用低、可操作性强、环境风险小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油污污染湿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4373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90952.3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油污污染湿地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采集待修复的受油污污染湿地的土壤,用含有所受的油污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土著嗜油菌的筛选,并扩大化培养筛选土著嗜油菌,将其以尿素浓度为40g/L,过磷酸钙浓度为15g/L的营养底物,制作成OD600≈1.5的活性菌制剂;在油污污染的湿地土壤中种植藨草幼苗或藨草种子,种植密度为:2500~5000株/m2;待幼苗生长旺盛时期,将步骤a所得的活性菌制剂按质量比约为100∶1的比例加入到种植有藨草幼苗的根系土壤中,待开花期、成熟期结束后,在嗜油菌群与植物根系的共同作用下,修复油污污染的湿地。该方法与传统土壤治理方法相比,具有投资少、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不很高等优点,无二次污染。修复进程不仅不会破坏土壤生态环境,还有助于改善因石油烃污染而引起的土壤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恢复并提高其生物多样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