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晕车座椅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87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329174.6

    申请日:2017-05-11

    Inventor: 肖梦婷 李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晕车座椅,该座椅包括底座、坐垫、扶手、靠背及靠枕,所述的座椅设有频率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坐垫和底座中的弹簧阻尼器单元以及与频率测量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控制弹簧阻尼器单元震动频率的控制中心,当频率测量传感器测得座椅的震动频率接近人体人耳前庭系统的频率,控制中心控制弹簧阻尼器单元的电流,从而调节其震动频率,抵消座椅的震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源头解决共振现象,即从通过增加或者减弱汽车座椅的频率,使得此频率不在与人体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内,进而消除共振,避免了药物等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

    一种用于飞行仿真模拟机的教员台运动控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4198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674581.0

    申请日:2017-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模拟器教员台运动控制机构,属于飞行模拟领域。一种用于飞行仿真模拟机的教员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飞行模拟器底座的直线导轨和直线导轨两侧的辅助滑轨,所述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滑块,所述直线导轨滑块上方设置有教员台底座,教员台底座底面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在辅助滑轨上滑动,所述教员台底座的上面设置有水平转动机构。该装置可方便实现教员的前后移动和周向的转动,该装置设置有直线导轨和辅助滑轨,使教员台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的稳定。本用于飞行仿真模拟机的教员台运动控制机构还设置有滑动定位器和转动定位器,方便教员将教员台牢固的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和角度。

    一种多功能捶腿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817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0329188.4

    申请日:2021-03-27

    Inventor: 陈聪聪 李程 韩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捶腿装置,包括总箱体、红外理疗模块、捶腿模块、开关模块和垫腿板,红外理疗模块和开关模块位于总箱体的顶端,捶腿模块位于总箱体的侧面,垫腿板位于总箱体的底部外沿,垫腿板的顶端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按摩豆,按摩豆通过控制板与开关模块连接,按摩豆内部设有加热器和震动器,在对使用者足底按摩的同时对足底进行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足底按摩的局限性、理疗和捶腿同时使用、具有较高的舒适性等优点。

    一种一体式电脑按摩椅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4368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32804.9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祁琦 李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电脑按摩椅,包括按摩椅主体,按摩椅主体设于圆弧框架内,按摩椅主体的背部设有电脑机箱,底部通过重力感应器与移动座椅支架连接,圆弧框架设有三脚架结构,三脚架结构包括三个支架,其中两个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另外一个支架固定在圆弧框架的末端,按摩椅主体包括按摩坐垫和按摩靠背,重力感应器位于按摩坐垫和移动座椅支架之间,按摩坐垫和按摩靠背内设有按摩设备,通过按摩设备对坐在按摩坐垫和按摩靠背上的使用者进行按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方便使用者在按摩的同时进行办公,降低了按摩过程对办公进度的影响,提高了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优点。

    一种飞行模拟器并座式驾驶操纵连动及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0748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674489.4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模拟器并座式驾驶操纵连动及加载装置,包括主副驾驶操纵盘,与主副驾驶操纵盘相连的横向连动机构和纵向连动机构,与横向连动机构相连的横向加载机构及与述纵向连动机构相连的纵向加载机构;横向连动机构用于实现主副驾驶操纵盘之间的横向操纵的连动,纵向连动机构用于实现主副驾驶操纵盘之间的纵向操纵的连动,横向加载机构用于检测主副驾驶操纵盘之间的横向操纵的角位移并根据检测的角位移实施力的加载,纵向加载机构用于检测主副驾驶操纵盘之间的纵向操纵的角位移并根据检测的角位移实施力的加载。本发明结构简练,设计合理,实时性强,人机互动直接,模拟感觉真实。

    一种飞行模拟器的多通路语音通信仿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447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710674487.5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飞行模拟器的多通路语音通信仿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控制信号采集和状态显示模块、与控制信号采集和状态显示模块相连的语音通信主机、与语音通信主机相连的多个音频采集和传送模块及与音频采集和传送模块相连的位置终端;控制信号采集和状态显示模块用于采集多个无线电调谐面板和音频控制面板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的状态进行显示,语音通信主机用于控制信号的逻辑处理及解算各个音频采集和传送模块的音频信息发送和接收状态,音频采集和传送模块用于接收语音通信主机解算后的状态量及采集和播放对应位置终端的音频信息。本发明各个功能模块分割明确,结构合理,软件更新调试方便,有较强的移植性。

    一种防晕车座椅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87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29174.6

    申请日:2017-05-11

    Inventor: 肖梦婷 李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晕车座椅,该座椅包括底座、坐垫、扶手、靠背及靠枕,所述的座椅设有频率测量传感器、设置在坐垫和底座中的弹簧阻尼器单元以及与频率测量传感器连接并用于控制弹簧阻尼器单元震动频率的控制中心,当频率测量传感器测得座椅的震动频率接近人体人耳前庭系统的频率,控制中心控制弹簧阻尼器单元的电流,从而调节其震动频率,抵消座椅的震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从源头解决共振现象,即从通过增加或者减弱汽车座椅的频率,使得此频率不在与人体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内,进而消除共振,避免了药物等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

    一种救援航空器灭火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72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63717.8

    申请日:2024-05-27

    Inventor: 李程 顾越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救援航空器灭火装置,涉及火灾救援技术领域,包括航空器机构,航空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终端,底部固接有灭火机构,灭火机构包括固接在航空器机构底部的滑动槽,滑动槽内转动有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的任一端传动连接有电机,双向螺纹杆的不同螺纹段分别螺纹连接有驱动块,两驱动块远离航空器机构的一侧固接有夹持板,两夹持板相向的一侧配合夹持有卡板,卡板上固接有灭火器具;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控制两夹持板靠近或远离,以实现卡板的夹持和脱离。本发明在航空器机构底部设置可以自动分离和安装的灭火器具,当灭火器具内灭火剂用完时,航空器可自动返回更换新的灭火器具。

    一种航空仿真断路器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12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610369.4

    申请日:2021-06-01

    Inventor: 周昌野 李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仿真断路器的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属于航空信号采集与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主机、通信设备、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源单元、集成转接板、航空仿真断路器;其中航空仿真断路器通过集成转接板连接到数据采集控制模块;电源单元为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供电;工控主机上运行有采集与控制软件,并通过通信设备控制数据采集控制模块接受和发送实时数据,对仿真断路器状态信号统一进行监测、采集和控制。本发明信号采集基于RS485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在远距离实时仿真数据的传输工作中起到更高效的作用,采用集成转接板和分段式线缆布局,简化系统的复杂性,节约成本,大大提高系统使用率和维护性。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启动的水暖式暖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978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730003.6

    申请日:2020-07-27

    Inventor: 邢健 李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启动的水暖式暖机装置,采用含有节温器的T型三通水管I在降温进水管和冷暖进水管的连接处接入升温进水管I的一端,升温进水管I的另一端与水泵II、升温进水管II、加热器、升温出水管的一端顺序连接;升温出水管的另一端采用T型三通水管II在冷暖出水管和降温出水管的连接处接入;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及套在加热管上的加热器螺旋水管;本发明借助发动机水箱中的冷却液,首先通过电暖的方式加热发动机的冷却液,然后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将热量带回发动机以水暖的方式加热发动机的机体以及油底壳和机油油道中的机油,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也更加灵活;实现了冷却液的“一水两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