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奶牛的青贮大豆添加饲料配方

    公开(公告)号:CN117837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11100.5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青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饲喂奶牛的青贮大豆添加饲料配方,其中青贮大豆的发酵方法包括:将大豆植株彻底粉碎后,用青贮发酵剂接种发酵至少90天,获得青贮大豆;其中,所述青贮发酵剂包括麦芽糖、咖啡酸、甘油脂肪酸酯和微生物菌剂;本发明所获得的青贮大豆配方有助于提升奶牛产奶量和牛奶品质。具体来说,该配方能有效补充奶牛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其免疫力,从而降低发病风险,保障奶牛的健康状况。此外,蛋白质是奶牛乳腺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一种植物基因组survey的分析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723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37474.X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植物基因组survey的分析方法属于植物基因组学领域,通过植物材料和测序、数据的质控、去除DNA中来源于细胞器的序列、再用k‑mer分析估计基因组大小和重复率,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初步组装,组装前使用KmerGenie(v1.7051)选择最佳的k‑mer进行组装。然后,使用SOAPdenovo2(v.2.04)根据所选的最佳k‑mer构建初始contigs和scaffolds。本发明的一种植物基因组survey的分析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更为精准的k‑mer分析。对于有细胞器基因组参考或者近缘参考信息的物种,采用直接比对的办法去除细胞器序列;而对于没有参考的,可以使用GetOrganelle进行初步组装,然后作为参考序列进行过滤。这种方法对各种植物物种的基因组survey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有助于对基因组大小和复杂性进行更精确的评估。

    大豆脂氧酶以及7S、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杂交后代的筛选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82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34644.9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脂氧酶以及7S、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杂交后代的筛选鉴定方法。本发明通过改变操作流程和试剂组分与配比,通过一次痕量取样实现了脂氧酶三个同工酶Lox‑1,Lox‑2,Lox‑3的三种同工酶同时存在,同时缺失,Lox‑3缺失,Lox‑1,Lox‑2缺失等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4种性状的精准鉴定,克服了因β‑胡萝卜素极易被氧化而无法通过颜色差异鉴定脂氧酶缺失各性状的缺点,解决了现有检测Lox‑1,2,3三个目标性状缺失与否过程中存在的Lox‑1,2,3三个条带距离太近不能判定某一条带缺失与否的弊端;利用脂氧酶鉴定后的残渣,不增加取样次数实现了7S与11S球蛋白各亚基缺失与否的同步鉴定。

    一种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双缺失的大豆新种质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3245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041057.4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双缺失的大豆新种质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利用本发明改良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大豆种质中筛选获得7S球蛋白的α、α'与β三个亚基同时缺失的大豆品种,然后以脂氧酶三个同工酶同时缺失的东富豆3为母本,以7S球蛋白三个亚基同时缺失的大豆品种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利用本发明改良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7S球蛋白与脂氧酶缺失检测,获得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同时缺失的大豆新种质。该方法不但可以降低检测成本、节约检测时间2倍以上,还可以降低检测废弃物的排放2倍以上,减低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基因聚合育种过程中低世代分析检测的瓶颈,为大豆品质改良育种提供了最佳的检测方法。

    一种大豆品种脂氧酶缺失的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375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36893.3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品种脂氧酶缺失的鉴定方法,包括:(1)将待鉴定的大豆种子播种,待出苗后取长出的子叶为样品提取蛋白质;(2)将所提取的蛋白质采用ISDS-PAGE方法进行电泳,分析鉴定Lox-1,2,3三个目标条带是否缺失。本发明将播种前从种子取样改为播种出苗后取样,这样种子不受损,降低了种子感染病虫害的几率,能够确保含目标性状的大豆种子能安全出苗,大大降低了含目标基因性状个体的死亡率,含目标性状个体的成活率由传统取样法的50%左右提高到99%以上。本发明鉴定方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含目标基因形状的成活率,还有效节约了时间及人力成本。

    一种新型大豆无损去皮农业机械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6906764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20043795.4

    申请日:2022-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去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大豆无损去皮农业机械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底部有活动脚轮,箱体顶部有入料口,箱体内有转动辊组件、传动组件、筛动组件;转动辊组件包括支撑杆、转动杆A、转动辊;转动辊组件一侧有固定箱,固定箱内有去皮组件;去皮组件包括电机A、去皮板、齿轮A、转动杆B、齿轮B、连杆A、连杆B、连杆C、转动摩擦球;传动组件包括电机B、传动辊A、传动辊B、传送带;筛动组件包括震动泵、弹簧、筛滤网;箱体侧壁上有鼓风机,箱体内有斜板,箱体另一侧侧壁上有出皮口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去皮效果好的新型大豆无损去皮农业机械设备。

    一种便于根系观察的可拆分移栽盆

    公开(公告)号:CN204518631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93626.9

    申请日:2015-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根系观察的可拆分移栽盆,是由卡环、盆体和盆底组成,卡环呈环形,盆体由尺寸相同、呈半圆柱形的左盆体和右盆体组成,左盆体和右盆体组合后呈圆柱体,盆体的上端套有卡环,盆体的下端插入盆底进行固定,盆底由底座、盆托和水孔构成,底座与盆托粘合,盆托下方设有水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单棵培育,定量土壤、定量施肥,避免肥料随水流失,同时盆体分开容易,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根部的完整性。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生产,同时可根据需求灵活设计大小,为不同需求的植物作盆栽培养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盆栽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