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贮大豆与大青叶混合青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38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65860.5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青贮饲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青贮大豆与大青叶混合青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豆和大青叶分别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除去泥土杂质;2)将青贮窖地面和墙面用水清理干净并进行灭菌并干燥;3)将大豆粉碎,大青叶切碎成2‑3cm长度,并平铺在青贮窖地面上,待摊铺厚度10cm以上时在其上摊铺粉碎的大豆,随后交替摊铺大青叶和大豆,大豆层厚度为大青叶层厚度的3‑8倍,并在大豆与青贮窖墙面5‑10cm处填充大青叶;4)在最上层,摊铺大青叶10‑20cm,在其上压上重物,进行青贮;5)青贮期间,控制青贮窖内的温度在30‑40℃之间,及时清理底部的液体,青贮时间1‑12个月,得混合青贮料。

    大豆脂氧酶以及7S、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杂交后代的筛选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82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034644.9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脂氧酶以及7S、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杂交后代的筛选鉴定方法。本发明通过改变操作流程和试剂组分与配比,通过一次痕量取样实现了脂氧酶三个同工酶Lox‑1,Lox‑2,Lox‑3的三种同工酶同时存在,同时缺失,Lox‑3缺失,Lox‑1,Lox‑2缺失等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4种性状的精准鉴定,克服了因β‑胡萝卜素极易被氧化而无法通过颜色差异鉴定脂氧酶缺失各性状的缺点,解决了现有检测Lox‑1,2,3三个目标性状缺失与否过程中存在的Lox‑1,2,3三个条带距离太近不能判定某一条带缺失与否的弊端;利用脂氧酶鉴定后的残渣,不增加取样次数实现了7S与11S球蛋白各亚基缺失与否的同步鉴定。(56)对比文件Y. Zhang et al. .Effect of theabsence of lipoxygenase isoenzymes on the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grains.《Journal of Stored Products Research》.2005,第87–91页.藕 冉等.大豆 7S 球蛋白亚基与脂氧酶双缺失性状遗传解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第第40卷卷(第第1期期),第042-048页.谢雄泽等.大豆脂氧酶与 7S 球蛋白亚基双缺失 株系的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6,第第38卷卷(第第6期期),第764-770页.Y. Zhou, et al..The absence oflipoxygenase and 7S globulin of soybeansand heating temperatures on theproperties of soymilks and soy yogurts.《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第1-10页.沈文飚等.胡萝卜素漂白法快速筛选耐储藏水稻品种《.中国水稻科学》.2003,第第17卷卷(第第4期期),第387-389页.王绍东等.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检测大豆脂氧酶缺失方法《.大豆科学》.2011,第第30卷卷(第第3期期),第484-486页.傅翠真等.中国大豆脂肪氧化酶类型鉴定及酶活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1996,第第11卷卷(第第1期期),第25-29页.杨 柳等.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鉴定方法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第12-14页.Suda et al..Simple and Rapid Methodfor the Selective Detection of IndividualLipoxygenase Isozymes in Soybean Seeds.《J. Agric. Food Chem.》.1995,第第43卷卷(第第3期期),第742-747页.王先虚等.亚甲蓝与β-胡萝卜素双褪色法在大豆种子脂氧酶缺失育种上的应用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第第44卷卷(第第5期期),第1123-1129页.王磊等.利用大豆鲜子叶快速检测脂氧酶缺失《.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第第42卷卷(第第2期期),第264-270页.

    一种大豆青贮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9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04544.5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青贮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青贮添加剂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青贮玉米新鲜液体40~60份、植物乳芽孢杆菌7~10份、乳酸片球菌8~10份、植物乳杆菌5~10份、营养混合物12~15份、益生菌激活剂3~5份、生物酶混合物5~7份;本发明的青贮添加剂能够促进青贮过程中pH的下降,自然发酵中对乳酸菌的繁殖有促进作用,使得大豆单独成功青贮,且丁酸含量降低,抑制难闻气味,适口性有所保证,且有利于粗蛋白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等养分的均衡,在青贮饲用大豆不同质量配比下,也能够保证饲用营养价值。

    基于青贮玉米和大豆混配的养殖饲料品质测定系统和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1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62853.3

    申请日:2022-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青贮玉米和大豆混配的养殖饲料品质测定系统和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青贮玉米与不同饲用大豆分别按照0:4、1:3、2:2、3:1、4:0的五个质量比混合处理,进行主要饲用品质指标的测定;步骤二: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主要饲用品质指标分析和饲用价值指标分析;本发明选用综合饲用品质性较高的主栽品种与不同生育时期相遇的三个大豆品种进行不同比例混配的饲用品质试验,根据熵权法计算出每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并根据因子权重和隶属函数法来对其进行综合判断,从中筛选中最优的品种组合的最佳混配比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明确、客观的反应出不同品种不同比例青饲料的饲用品质综合表现。

    一种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双缺失的大豆新种质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32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41057.4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双缺失的大豆新种质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利用本发明改良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大豆种质中筛选获得7S球蛋白的α、α'与β三个亚基同时缺失的大豆品种,然后以脂氧酶三个同工酶同时缺失的东富豆3为母本,以7S球蛋白三个亚基同时缺失的大豆品种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利用本发明改良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7S球蛋白与脂氧酶缺失检测,获得脂氧酶以及7S球蛋白同时缺失的大豆新种质。该方法不但可以降低检测成本、节约检测时间2倍以上,还可以降低检测废弃物的排放2倍以上,减低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基因聚合育种过程中低世代分析检测的瓶颈,为大豆品质改良育种提供了最佳的检测方法。

    一种无腥味高营养豆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1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313913.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制备无腥味高营养豆粉的方法,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大豆精选,浸泡,超微磨浆,风味蛋白酶酶解,茶多酚复配,浓缩,喷雾干燥,筛粉,制备无腥味高营养豆粉,对高营养豆粉的感官风味和功能性进行探究。本发明利用酶解和茶多酚复配的方法,以期解决在豆粉制备中存在豆腥味的问题,使其口感更好,而且加入茶多酚,利用大豆蛋白和多酚类物质的相互作用,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既拥有良好的感官风味,又兼顾营养健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青贮大豆品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8828.6

    申请日:2021-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青贮大豆品质检测方法,包括:S1、收集青贮饲用型大豆的地上植株并烘干粉碎后作为待测样品;S2、对待测样品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划分为校准集和验证集;S3、对待测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得到吸光值;S4、对吸光值进行预处理;S5、基于校准集的吸光值以及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采用PLS分别构建不同理化指标的青贮大豆品质预测模型;S6、基于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校验,获取最优预测模型;S7、基于各理化指标所对应的最优预测模型完成青贮大豆品质检测。本发明能够提高青贮大豆饲用品质的检测效率及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检测过程简洁、高效、绿色,填补了青贮大豆植株品质近红外检测的空白。

Patent Agency Ranking